其實每年都有高分。為什麽感覺今年這麽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常說的“幸存者偏差”。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大家都願意拿高分,而且基本都是出乎意料的高,只有這樣的高分才能獲得更多的關註和傳播。所謂高分盛況,不過是全網的高分被大家集中起來而已。
但是,尖子生畢竟是少數,有很多同學沒有曬出成績,平均分還是絕大多數。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大部分不會在網上公示,也不會有太多人關註。他們關心的是有沒有機會過線,能不能調整...
此外,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省份對主觀題的閱卷較往年略有放松。我們有的同學根據客觀題的分數來估算,兩篇作文能得60分。當然,這是極少數情況,大部分學生還是和預估分數相差不大。而且根據統計數據,23年分數線的概率和往年壹樣,部分專業會下降。
教育部在劃國家線的時候,壹定要在所有學生成績的基礎上,兼顧全國所有專業的整體招生計劃,劃出壹個合適的分數。如果只有很多高分,或者只有部分省份有高分,並不影響國家線的升降。用網上看到的分數來估算國家線,參考值太小。所以不要被高分影響,要善良,做自己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