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世紀初,美國,金融資本滲透,CPA審計發展
審計範圍:資產負債表
報告使用人:股東、債權人
審計目標:幫助債權人了解企業信用
制度基礎審計:
時間: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美國《證券法》、《證券交易法》後
審計範圍:財務報表
報告使用人:股東、債權人、證券交易機構、稅務部門、金融機構及潛在投資者
審計目標:保護投資者
風險導向審計:
時間:二戰後(1945年後)到現在,跨國公司,國際資本,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發展
審計範圍:財務報表
報告使用人:社會公眾
審計目標: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