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谷、雜草種子為食,耐饑餓能力強,數月不百進食也餓不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在10℃以下時,即靜臥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壹般從11月到次年4月,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至20℃開始攝食。20℃以上怕熱,躲在深水淤泥中。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烏龜生長速度為:壹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至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成熟最大個體壹般在750克以下。
分布於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陜西、甘肅等地;在在廣西各地均有分布,而以玉林、博白和邕寧等地數量較多。
主要價值
肉:烏龜肉補益氣血,用於氣陰兩傷、營養不良。煮食龜肉,有促進恢復之效。
龜板:為烏龜的腹甲,現也用背甲。甘,寒。有滋陰、益腎、健骨等功效
龜板膠:作為龜板膠最好的是海龜膠。用於氣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