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向教育主管部門舉報或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或向法院提起訴訟。補課機構應當與需要補課的壹方簽訂收費服務協議,相互約束。如果學生對機構提供的補課服務不滿意,可以要求退款,但只能退壹部分,需要雙方協商。非人為因素導致學生無法繼續參加輔導班的,輔導機構應當退還部分費用。無正當理由退學的,機構可以不退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85條,當事人可以約定壹方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壹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增加違約金。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支付違約金的,違約方在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上一篇:患者請假協議有法律效力嗎?下一篇:法律和教育在提高人們節約意識方面有哪些作用?法律和教育各有什麽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