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這不僅意味著財政預算的產生過程必須嚴格經過法定程序,也意味著財政預算的範圍和方向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預算的基本程序有四個階段:編制、審批、執行和決算。在編制階段(新預算年度開始前),預算管理部門確定財政支出總額,再按部門確定初次分配方案。支出部門(職能部門)反饋初步方案後,編制預算草案。經過預算管理部門和各支出部門幾個來回的修改和反饋,形成了最終的預算草案,進入審批程序。在審批階段,立法機關首先對總體預算規模進行審查,然後由專門委員會對預算草案進行逐項審查並提出審查意見。立法機關批準後,它就成為正式的財政預算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