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選址原則

選址原則

為了實現CO2在深部鹹水層的地質封存,CO2必須以超臨界流體的形式封存在地下,即封存深度必須大於800 m..地質封存CO2相當於建設壹個地下人工氣藏,其選址條件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位於地質構造穩定的地區,地震、火山活動和活斷層不發育,封存氣體向大氣泄漏的可能性小;儲層具有較高的孔隙度和滲透率,並具有壹定的厚度,能夠達到所需的庫容;用氣密罩覆蓋(張等,2005;孫舒,2006;徐誌剛等人,2008年;張森起等,2010)。

與天然氣儲層條件不同,應考慮以下因素:儲層壓力超過CO2的臨界值,CO2在此壓力下被壓縮,密度為600-800 kg/m3,浮力低於天然氣但高於原油;較低的地溫梯度和地熱流值使CO2在較小的深度達到較高的密度。對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和資源的負面影響較小(沈,2009)。

綜上所述,既有可灌性好的儲層,又有穩定的蓋層,區域地質構造穩定,地震、火山活動和活動斷層不發育,未連通的蓋層不存在裂縫、斷層、廢棄井等地質缺陷風險因素,可保證CO2安全地質封存1000年以上,註漿場地地面工程不受地表不良地質作用影響,源匯匹配合理,成本相對較低。也符合當地工農業發展規劃、相關法律政策和環保目標的要求,“地下決定地上,地下兼顧地上”是深鹹水層CO2地質封存選址的基本原則。

(1)目標儲層以二氧化碳可儲存30年以上為原則,儲存量大。

就現代燃煤電廠的平均使用壽命而言,深鹽水層CO2地質封存場地的合理使用壽命應在30年以上。

深層鹹水層CO2地質封存場地的使用壽命是從CO2註入到關閉的時間。理論上,使用時間越長,每單位二氧化碳的地質儲存成本就越低。所以選址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場地的使用年限。

有效庫容是通過應用壹定的技術條件(地質和工程),如蓋層的物理條件(孔隙度、滲透率、溫度和壓力)、埋藏深度、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其他資源(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和礦產等)的開發利用情況,來限定庫容的評價範圍。)在存儲區。

為了確定擬建場地的有效儲存能力,需要通過地球物理勘探、鉆探、樣品采集和測試、灌註試驗和監測收集數據,以明確儲層的幾何形狀、圈閉結構的完整性,以及深層鹹水層的埋深、厚度、孔隙度、滲透率、非均質性、壓力、溫度、巖石礦物學特征、流體流向和鹽度等數據,篩選潛在儲層,並通過數值模擬確定。

(2)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深鹽水層CO2地質封存選址的重要原則。泄漏的CO2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如下:壹是可能增加受納水體的酸度,打破原有的地球化學和生態平衡,導致地下水汙染;第二,壹旦發生強烈的地殼運動,大量的CO2泄漏到地表,會對附近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災害(周喜堂,2006),影響人們的健康;此外,還可能誘發地震,產生地面變形,產生地質災害。

因此,在項目選址階段,需要進行場地地質資料收集、遙感地質調查、場地綜合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鉆探、灌漿試驗和環境背景監測,查明場地歷史地震、活動斷層和地殼穩定性、蓋層封閉性,以及是否存在廢棄鉆探和斷層等潛在CO2泄漏通道。明確水庫上部是否有可用於工農業的地下水含水層、與可利用地下水主要補給區的關系和距離、與河流、水庫等地表飲用水源的位置關系和距離、與固定居民點的距離、與固定居民點的主導風向關系以及與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目標區的距離等基礎數據。在選址階段,消除了地質缺陷造成的深層鹹水層CO2地質封存的局部風險。

(3)經濟原則

目前,以合理的技術經濟方案、較少的投資和其他化石能源的額外消耗,實現CO2在深層鹹水中的地質封存是基本原則。

因此,在選址階段,要搞清楚CO2源的分布和規模,碳源的遠近,基礎設施(水、電、交通、通訊、醫療等。),了解征地和CO2灌註工程建設的價格,論證運輸方式,提出最佳經濟方案。

(四)符合壹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選址條件,不受外部不良地質因素影響。

目前,CO2地質封存的實踐大多將CO2作為工業廢物處理。因此,CO2地質封存項目屬於環境保護項目。同時,由於CO2地質封存存在泄漏風險,在選址階段應堅持滿足壹般建設項目環保選址條件的原則。

例如,GB 18598-2001《危險廢物填埋汙染控制標準》規定如下。

(1)垃圾填埋場的選擇應符合國家和地方城鄉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場地應處於相對穩定的區域,不會受到自然或人為因素的破壞。

(2)填埋場不應選在城市工農業發展規劃區、農業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文物(考古)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供水遠景規劃區、礦產資源保護區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

(3)填埋場到機場和軍事基地的距離應在3000米以上。

(4)填埋場邊界應位於距離居民區800 m處,在當地氣象條件下不會影響附近居民區的大氣環境。

(5)填埋場必須位於百年壹遇洪水標高線以上,遠期規劃中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淹沒區和保護區以外。

(6)填埋場與地表水區域的距離不應小於150 m

(7)填埋場的地質條件應符合下列要求:位於地下水和飲用水源的主要補給區以外;地質構造比較簡單穩定,沒有斷層。

(8)填埋場選址應避開以下地區:破壞性地震和活動構造區;受海嘯和浪湧影響的地區;濕地和低窪集水區;地應力高度集中、地面擡升或沈降速率快的地區;溶洞開發區;廢棄礦區或塌陷區;崩塌、巖堆和滑坡區;山洪和泥石流地區;活動沙丘區;不穩定的沖積扇和沖溝地區;高壓縮性淤泥、泥炭和軟土地區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場安全的地區。

(9)填埋場應選擇在交通便利、運距短、建設和運行費用低、能保證填埋場正常運行的區域。

上述環保選址條件可供深鹹水層CO2地質封存地面工程選址參考。

  • 上一篇:網絡監管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 下一篇:在非洲工作生活是什麽感覺?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