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來看看兩者的特點。
法律和道德是社會規則。法律的制定在壹定程度上要參考道德標準,同時被接受的法律觀點也可能影響道德流向。
不同的是
法律是明確的、人為定義的(狹義的、穩定的——也可以說是呆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的(穩定的),並且具有底線的性質。
而道德則是自發的、約定俗成的(廣泛的、漸進的——柔性的),其強制力是微弱的(不穩定的),但由於這種相對的松散,道德可能具有向上的“理想化”性質。
兩者在很多地方有重疊甚至相互轉化,壹定要頭腦清醒,否則容易混淆。
* * *了解了特點,就知道法律的明確性、強制性、合理性是優勢,在這方面與之對抗是不明智的。而道德則有自發形成的群眾基礎,有高尚追求的積極意義,有“本土”(指覆蓋法律無法顧及的地方)的廣泛優勢,這就是道德的力量。
從這個角度看,法律和道德可以分管不同的層面(當然沒有明確界定,但各有壹定傾向)。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以下
1,法律就像壹條韁繩,緊緊束縛,防止馬偏離方向。道德就像馬自己的血肉神經,使它能夠自由奔跑,而不是跌跌撞撞地甚至痙攣斷韁。(就像最近的校園殺人犯,他就是瘋了。)
2、法律可以說是外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約束,道德可以說是內在的,是發自心底的思想追求。
所以在這個話題上完全打敗任何壹方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還是揚長避短吧。
* * *以上是看他們的特點,以下對比。
1深度
“世界上有兩件事能深深震撼人心。壹個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壹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
社會的構成首先是人,人的生活動力首先是自身的內在追求,而引導這種內在追求的首先是道德。很明顯,法律的狹隘和嚴格,是沒有資格做這個項目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道德是社會發展基調的決定因素之壹,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給這輛車註入活力,是豐富社會生活的動力之壹。
因此,要維持社會的健康發展,首先需要良好的道德建設。
從這個角度來說,道德比法律更深刻,更有力。沒有道德的土壤,法律就會成為壹個枯萎空洞的軀殼。
2寬度
法律的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強制性的、嚴格的,這就決定了它的範圍是狹窄的,否則就會成為暴政和濫用法律。
而道德則是自下而上的,自然涵蓋的範圍更廣。
3變化和靈活性
法律總是有漏洞的,是制定法律的人思維的漏洞,是人類語言的先天缺陷(這是個數學問題,呵呵),是社會發展的漏洞。壹方面需要不斷修改,另壹方面又出現新的問題,總是滯後(憲法總體穩定,但過於籠統)。
道德也變了,但不管“規定”怎麽變,總的目標是穩定的,就是向往富裕美好的生活。可以說這是寫在基因裏的規則(自己找論據)。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道德有時候並沒有那麽嚴格和明確,但可以說這是使其非常靈活和具有前瞻性的優點之壹。
在真正完美的社會裏(這樣的社會,像絕對的司法社會,當然是不存在的,但是概念壹定要清晰,才能明確自己的優缺點。也可以試探壹下對手。司法社會是什麽樣的?這是壹種“終極討論”)。借用法律術語,“法律條文”是符合“憲法”精神的,是因地制宜的。
題外話:其實道德的“矯正”功能也可以說是壹種審判,只是其過程和規則不同於法律,具有不確定性。反過來,法律使這壹過程系統化。從這個角度看,他們的界限是模糊的。
4終極版
在討論社會依靠誰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社會的未來走向。我們人類社會會是什麽樣子?
正義與道德之爭,在壹定程度上也是受社會條件限制的辯論。
如果妳相信未來真的會有壹個物質極大豐富,文明極大發展的社會(管它叫不叫* * *資本主義都無所謂),那麽如果真的有,爭議怎麽解決?
法律和法院畢竟只是少數人的參與。能不能讓“社會意誌”來評判?(當然,有些人是個人主義的,不壹定會被社會審判說服。這只是壹個討論。)
也許那個時候科技極其發達,人類的智力和身體都極其發達。任何糾紛都可以讓整個社會“瞬間討論”,成本極低(現在信息相當發達)。
那麽,這種“整體意誌”是合法的還是道德的呢?哈哈,自圓其說。(但我傾向於認為這就是道德。畢竟是大家的看法。這種法官數量上的變化,足以顛覆法律的概念。法,就讓它隨風而去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