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是誰的兒子?史書上沒有記載。《三國誌·裴松之》中的註釋說,曹嵩是夏侯惇的弟弟,但《三國誌》作者陳壽說,曹嵩的來歷沒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騰是宦官,宦官沒有後代。但為了繼承香火,宦官可以收養兒子,於是曹騰收養了曹嵩做養子。
其實曹操父親曹嵩的來歷,史書上並不清楚。曹嵩的父親在法律意義上是曹騰,但曹嵩的父親在血緣上是誰?我不知道,但應該不是夏侯惇的弟弟,因為現在的DNA檢測顯示曹操和夏侯家族沒有血緣關系。況且按照當時的收養慣例,曹騰收養的孩子壹般都是從自己家收養的,而不是從夏侯家。
比如四十多歲還沒有兒子的諸葛亮,就收養了自己的親哥哥的次子諸葛喬為養子,繼承香火,香火是從宗族內部收養的,而司馬師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為了繼承香火,他收養了自己的弟弟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作為養子,這也是家族內部收養的。這畢竟叫,這也是當時強大的宗族觀念在起作用。
壹般來說,收養是在宗族內部。以劉備為例,收養寇峰做養子是壹個很特殊的案例,因為劉備家在北方,劉備當時極不穩定,最後去了南方的荊州,無法收養本族的孩子。
所以曹嵩本人很可能是曹騰的同宗之子。至少曹嵩是誰的兒子不重要。只知道他是西漢宰相曹參的後代。這在《三國演義》中也有明確記載。要想分清曹操的宗族關系,首先要從曹騰這壹代說起。為敘述方便,暫且從曹騰作為曹操家族第壹代開始。
第壹代:曹騰、曹博興、曹中興、曹樹興、曹豹。
曹騰有四個兄弟,分別是:曹博興、曹中興、曹樹興、曹豹。從名字上看,前三位都不是真名,只有曹豹是真名,曹豹是潁川太守。如果曹騰的關子是從同宗收養的,那麽曹嵩很可能就是曹拳、曹中興、曹叔行、曹豹其中壹個的兒子。《水經註》記載曹嵩是曹豹之子,但此為孤例,無法證實是否正確,但極有可能。
第二代:曹嵩、曹丁、曹馳、曹寅、曹禺。
曹嵩被曹騰接受後,就成了法律意義上的曹騰的兒子,而且因為曹騰是宦官,曹嵩是唯壹的養子,所以曹嵩沒有法律意義上的兄弟。至於親兄弟,肯定是有的,不然不可能領養,也不會有人領養獨生子女。兄弟肯定有,只是暫時不知道。
雖然沒有兄弟,但曹嵩有同宗兄弟,即:曹丁、曹馳和曹寅。
據《三國誌》記載,曹丁是曹洪的叔父,曹秀的祖父,但誰是曹丁的兒子卻沒有記載。曹馳是曹豹的兒子,然後曹馳有兩個著名的兒子,曹仁和曹純,他們是兄弟。曹寅也是曹豹的兒子,但誰是曹寅的兒子卻沒有記載。此外,還有壹個曹禺,是曹操父親曹嵩的兄弟姐妹,出生不詳。
第三代:曹操、曹仁、曹純、曹洪。
曹操是曹嵩的長子,曹仁、曹淳是曹馳的兒子,曹洪的父親不詳,只知道曹洪和曹操是兄妹,也就是說,曹操、曹仁、曹淳、曹洪是兄妹。
曹仁、曹純、曹洪基本上第壹次開始跟隨曹操的軍隊。曹仁是三個人中最強壯的。在加入曹操之前,曹仁憑借自己的能力,集結了數千大軍在淮河和泗水之間活動。後來直接率軍加入曹操,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曹操率軍作戰時,曹仁總是率軍輔助,曹操進攻徐州。曹仁不僅是先鋒,也是孤獨的。
曹操拿下張繡,曹仁率軍攻打周邊郡縣,俘虜敵軍三千。官渡之戰,曹仁在後方的汝南打敗了劉備和劉辟的騷擾。後來,曹仁在曹操手下成長為壹名有統治力的將軍。南郡之戰,曹仁在南郡獨守江陵城,抵抗孫劉聯軍長達壹年,避免了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後全軍迅速潰敗。
襄樊之戰,曹仁作為征南將軍鎮守樊城。此時的曹仁已經是曹操三大軍區的指揮官之壹,鎮守襄樊。面對三國第壹名將關羽的暴風驟雨般的進攻,曹仁堅持了下來。直到黃旭打敗關羽,他才救了襄樊。曹仁在曹操死後成為騎戰車的將軍,指揮荊州、揚州、益州的軍事,成為獨立的軍事將領,曹操和
曹純20歲跟隨曹操,後來成為曹操最精銳虎豹騎騎兵的首領。曹純率領虎豹騎參加了南皮之戰,打敗了袁譚,還參加了出征烏桓白狼山。在張遼的指揮下,以少勝多,擊敗烏桓人,在塔墩活捉烏桓可汗。曹淳還參加了長阪坡之戰,俘虜了劉備的兩個女兒,但曹淳早在公元26544年就去世了。
曹洪也很早就跟隨曹操,曹洪參加了曹操天下第壹戰——汴水之戰。當時曹操被董卓的大將徐榮打敗,曹洪把自己的馬送給了曹操。曹操只撿回壹條命,曹洪奇跡般的活著回來了。曹洪隨曹操參加了徐州、兗州之戰,迎進漢獻帝許昌。他還參加了官渡和漢中戰役。
曹仁、曹純、曹洪其實都是曹操信任的人。如果壹定要排除名將的話,從重用程度來說,曹仁第壹,曹洪第二,曹淳第三。
第四代:曹秀、曹真、曹丕、曹植、曹彰、曹雄。
曹秀是曹洪的親侄子,也就是曹操的親侄子。曹操真的是曹操的養子。曹操有壹個特殊的愛好,他喜歡招寡婦,同時又招寡婦的兒子,比如秦朗和言和,就是曹操招的寡婦的兒子。曹真的父親原本在曹操手下,後來被殺了。曹操見曹真可憐,就收養了他。
曹丕、曹植、曹彰、曹雄是曹操的親生兒子,還有曹操的嫡系兒子,卞夫人所生的四個兒子,也是曹操最有名的幾個兒子。
曹休和曹是曹家族第四代的傑出代表。曹秀早就死了,他想隨母親投靠江東。後來曹操興起,曹秀千裏投靠曹操。此後壹直跟隨他,成為虎豹騎的護衛,參加漢中之戰,識破張飛誘敵之計。曹操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訓練有素了。曹操死後,曹秀開始擔當重任。曹丕即位後,曹秀先後成為重鎮。
曹丕死後,曹秀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地位甚至高於曹真。然而,他在石婷之戰中因低估敵人的粗心大意而被吳軍擊敗,後來羞愧而死於背上的癰。
起初,曹真和曹秀壹起在虎豹騎中擔任護衛,後來又壹起參加了漢中之戰。與曹休不同,曹真主要防守西部邊境,主要在關中和涼州、永州,並成功東征河西,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成為曹魏在西部的最高軍事統帥,在諸葛亮北伐前兩次成功抵禦諸葛亮的進攻,有壹次不成功的伐蜀之戰,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病倒。
曹秀的地位比曹真略高,更受信任。至於曹操的四個親生兒子,不用說,都是曹操信任的。
第五代:曹爽、曹睿。
曹爽是曹真的長子,曹睿是曹丕的長子,兩人是同輩。不同的是,曹爽和曹操沒有血緣關系,而曹睿是曹操的親孫子。曹操生前很喜歡曹睿。至於曹爽,是在曹睿死後,才被自己的侍從孫子和劉芳蠱惑,才選了曹爽當輔政大臣,但能力遠不如父親葉。
所以應該說、曹仁和夏是曹操最信任的三個人,因為這三個人是曹操那個時代鎮守整個邊境最重要的三個人。他們有軍權,有地位,有信任,尤其是夏侯惇,可以自由出入曹操的內室,無需通報。這是很大的榮譽,所以夏侯惇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他們都沒有這個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