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根據世界城市發展的壹般歷程,城市發展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城市化、郊區化、反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在城市化階段,如果人口的過度集中超過了工業化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壹些發展中國家就會出現“過度城市化”現象,產生壹系列被稱為“城市病”的矛盾和問題。世界特大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膨脹
特大城市通常對人口有很強的集聚效應,人口的快速集聚成為大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因之壹。在人口快速聚集的過程中,壹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快速增長的需求,各種城市基礎設施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增長,就會引發環境汙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壹系列矛盾和城市病。比如19年底前後,英國城市人口迅速膨脹,導致住房短缺,貧民窟遍地;公共衛生設施匱乏,空氣和水汙染嚴重,環境惡劣;就業競爭激烈,勞動者處境艱難;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另壹個例子是拉丁美洲。20世紀中葉進入工業化階段後,城市人口迅速聚集,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出現“過度城市化”(或稱“高級城市化”)。"
世界主要城市的人口和面積
名字
區域
(平方公裏)
人類人口
(萬人)
年齡
上海
6340.5
2347.5
2011
北京
16410.54
2018.6
2011
廣州
7434.4
1270.0
2010
紐約
1214.4
大約1940
2010
巴黎
14518.3
1206.7
2009
倫敦
1577.3
751.24
2006
莫斯科
1081
1200.26
2007
"
塞車
交通問題壹直是大城市的首要問題。大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交通擁堵和汙染、安全等壹系列問題。在倫敦,政府機構、法院、大量企業、金融機構和娛樂場所都集中在鬧市區,就業崗位超過654.38+0萬個。每天有超過654.38+0萬人次、4萬輛機動車在高峰時段進出中心城區,造成該區域交通嚴重擁堵。區內平均車速僅為654.38+04.3 km/h,這已經成為巴黎,在60年代,由於采取了“適應小汽車發展”的政策,私家車數量與日俱增,導致市區交通擁堵嚴重,1973環城高速公路開通後不久就出現了持續擁堵。在曼谷,因為車速慢,整個城市就像壹個停車場,三個月內甚至有900名孕婦因為堵車被迫在車裏分娩。
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功能下降,還會導致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慢性疾病”。交通擁堵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抑制了人們的日常活動,大大降低了城市的活力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此外,交通擁堵也導致事故增加,進而加劇了擁堵。據有關統計,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00億美元。第三,交通擁堵也破壞了城市環境。隨著機動車的快速增長,交通對環境的汙染也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城市環境質量惡化的主要汙染源。根據20世紀90年代倫敦的檢測報告,大氣中74%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尾氣排放。交通擁堵導致車輛只能低速行駛。頻繁的停車和啟動不僅增加了車輛的能耗,還增加了尾氣排放和噪聲。
根據英國SYSTRA公司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狀況的分析,交通擁堵造成的經濟增長成本約占GDP的2%,交通事故成本約占GDP的1.5 ~ 2%,交通噪聲汙染成本約占GDP的0.3%,汽車空氣汙染成本約占GDP的0.4%,汽車空氣汙染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成本約占GDP的1 ~ 3%。
環境惡化
在過去的壹個世紀裏,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全球氣候和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和土壤入侵。
侵蝕加劇、生物多樣性銳減、臭氧層損耗、大氣化學成分變化等。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預測,未來全球變暖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未來100年氣溫將升高1.4℃~ 5.8℃,給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如農作物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加劇等。環境汙染使城市從傳統的公共衛生問題(如水媒疾病、營養不良、缺乏醫療服務等)轉向。)到現代健康危機,包括工業和交通造成的空氣汙染、噪音、振動和精神壓力。環境汙染對城市經濟影響很大。世界銀行曾估算,汙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產力損失約相當於GDP的1%至5%。
資源短缺
2002年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壹致同意將水資源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壹。同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全球環境展望》中指出,“目前,世界上壹半的河流已經大大減少或受到嚴重汙染,80多個國家或世界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壹趨勢得不到遏制,未來30年,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缺水問題。”在缺水國家或地區中,大城市缺水最為嚴重。據聯合國相關機構預測,到2010年,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大中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頓、雅加達、洛杉磯、華沙、開羅、拉各斯、達卡、聖保羅、墨西哥城和新加坡,都將面臨嚴重缺水。
此外,土地資源短缺也是國際大都市城市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由於土地供給的絕對剛性,在大量人口和產業向中心城市聚集的過程中,壹些大都市,如東京、紐約、倫敦等,都遇到了嚴重的土地短缺問題,土地對現代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更加突出。如何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擴大區域範圍,成為各大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貧困
貧民窟問題是發展中國家大中城市加速城市化進程中的特有現象。貧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城市貧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貧民窟,比如印度孟買、巴西聖保羅。貧民窟帶來的社會
主要社會問題有:壹方面,大多數貧民窟居民處於貧困線以下,無法作為公民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居住、出行、衛生、教育條件極差,不僅影響當代人的發展,也影響下壹代人的發展。另壹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民族感情的隔閡。此外,貧民窟脫離了社區和正常的社會管理,壹些貧民窟被黑社會控制,成為城市犯罪的窩點。1900年,紐約有150萬人居住在43000個貧民窟裏。直到21世紀,紐約還有貧民窟。目前,孟買16萬人口中,有60%的人住在路邊的貧民窟和簡易建築裏,而這些地方只占城市土地面積的十分之壹。貧民窟已經成為這座世界聞名的港口城市和印度經濟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貧民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來人口的湧入和這個城市人口收入差距過大。主要有以下原因:第壹,土地所有權的嚴重不平等造成了大量的失地農民。以巴西為例,巴西大部分土地已經被少數大地主控制,大量無地農民遷移到城市,而且這種流動是單向的,無法回流到農村。二是城市化進程中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失業、就業不足和就業質量差是大量城市貧困人口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往往將產業重心轉移到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部門,導致大量勞動力進入傳統服務業和第三產業中的非正規部門。壹般來說,非正規就業部門的工資只有正規部門的壹半。沒有勞動合同,沒有社保,沒有法律保護。第三,城市規劃、建築用地、基礎設施和社區發展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要求。生活在城市貧民窟的80%的人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因此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建造房屋的土地和住房,他們也無法回到農村。他們只能非法侵占城市公共用地(如山頂、城鄉結合部的公共用地)和私人土地,建造簡陋的房屋,從事違法建設。第四,公共政策不完善。比如國家教育支出過度向中等和高等教育傾斜,初等教育相對萎縮。在中等教育階段,註重通識教育和人文教育,忽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師範教育,不利於改善低收入階層子女的教育和就業狀況。
-
中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城市規劃對城市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做好城市規劃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但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仍存在諸多問題,如環境汙染、公眾參與不足、土地利用不科學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做好城市規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反措施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TU984文獻識別碼:A
壹,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給我國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挑戰。城市規劃中存在壹些不合理的做法,導致了很多問題,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經過詳細的調查和分析,筆者將當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壹)土地利用不夠科學。目前,我國城市規劃用地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經過分析研究,筆者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壹是土地利用浪費嚴重,大量占用農田和耕地。其次,城市土地規劃不規範,為經濟利益炒作房地產開發,導致土地資源稀缺,不利於城市經濟協調發展。
(2)缺乏公眾參與。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缺乏公眾參與。經過分析研究,筆者將其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壹方面,城市規劃沒有真正的公眾參與。相關行業的專家參與並不是真正的公眾參與,因為他們並不是社會各階層利益的代表。所以城市規劃沒有真正的公眾參與。另壹方面,公眾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目前,我國城市規劃法律法規本質上是壹種以行政管理為主的法律模式。它們只是為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原則,但公眾的參與權並沒有在法律制度中得到體現。
(3)環境汙染問題嚴重。由於城市規劃中缺乏對城市環境規劃的重視,出現了壹系列環境問題,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汙染和破壞。這些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作者對中國城市環境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查閱了城市環境問題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他做了分析和研究,將中國城市面臨的諸多問題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第壹,從城市固體垃圾來看,中國城市固體垃圾泛濫。近年來,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造成了環境汙染。其次,從城市水質來看,中國城市水汙染嚴重。隨著我國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城市中每天產生大量的汙水,對水質造成極大的破壞和極其嚴重的汙染。第三,從城市空氣質量方面,城市空氣汙染嚴重,空氣質量嚴重惡化。近年來,我國城市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工業生產需要消耗大量資源。這些工業生產向大氣中排放灰塵、臭氧和其他物質,嚴重惡化了空氣質量。
可見,目前我國城市規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盡快解決。
二,解決我國城市規劃問題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和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城市規劃還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采取壹些有效的對策,以有效解決我國城市規劃面臨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實現這壹目標,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壹)加強策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
解決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因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兩件事:壹方面,要提高城市規劃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隨著註冊規劃師制度的實施,大中城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和特大城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中層以上領導的任職資格應作為其任職資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壹方面,要加強規劃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逐步建立制度化機制,更新城市規劃知識,提高相關技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城鄉規劃理論和知識,通過短期培訓和專題交流,增強城市規劃意識,提高領導水平。
(B)在城市規劃之前,有必要將環境治理計劃納入城市規劃體系。
為了做好城市規劃,有必要在城市規劃之前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目前,我國城市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形勢嚴峻,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規劃中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因此,只有在城市規劃中考慮環境問題,才能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壹步惡化,並有利於環境的逐步改善。因此,在城市規劃之前,應將環境治理規劃納入城市規劃體系。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決:壹是城市固體廢棄物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城市固體廢物綜合處理方案,是對城市固體廢物利用和處理的對策。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都被固體廢物所包圍,解決固體廢物問題迫在眉睫。第二,空氣汙染綜合整治計劃。所謂大氣汙染綜合治理規劃,是針對城市空氣質量現狀和發展趨勢的控制方案。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汙染嚴重,空氣質量嚴重惡化。因此,規劃的目標應該是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無汙染或少汙染的太陽能等能源;提高城市綠化率,大力發展植物凈化。第三,水汙染綜合整治計劃。所謂水汙染綜合治理計劃,就是控制城市水汙染的對策。具體來說,要減少汙水排放,建設有效的汙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處理,最終實現水資源的有效保護。
(三)進壹步完善法律制度,讓公眾真正參與城市規劃。
要解決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進壹步完善法律制度,讓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為此,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兩件事:壹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建立公民聽證制度。正確把握公眾參與的方式和尺度,防止公眾參與擴大為直接的公共決策。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創造更多的公眾參與機會,形成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強化公眾的規劃參與意識,對於城市規劃的制定和實施至關重要。因此,要合理制定城市規劃,依法審批城市規劃,加快編制城市規劃,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依法履行審批程序,使規劃管理法制化,減少領導決策的隨意性。另壹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有必要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城市規劃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是為了保障公民對政府城市規劃行為全過程的知情權,打破政府公民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城市規劃經批準後,應當向社會公布規劃成果,采取公開展示、公共媒體發布、社區公告、手冊和備查資料等多種形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和認同城市規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城市規劃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城市規劃的重要性,樹立和構建當代城市規劃理念和思想,進行科學的城市規劃,以實現我國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周,季宏宇。論城市規劃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 (05)
[2]高中幫,張冰。對我國城市規劃與發展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城市發展研究. 2010 (02)
[3]宋子龍,張騫。當前形勢下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住房設施. 2010 (06)
[4]才華橫溢。中國當前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商業時報2010 (24)
[5]齊小燕。中國城市規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壹期). 20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