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談“矛盾糾紛調處的困惑與對策”

如何談“矛盾糾紛調處的困惑與對策”

矛盾糾紛調解的困惑與對策

眾所周知,調解費力費時,往往結果和結果看不到,甚至當事人也看不懂。所以有些調解人慢慢在心裏滋生厭煩情緒,遇到矛盾就擺脫不了敷衍了事。因此,要想充分發揮調解的作用,就必須掌握調解矛盾糾紛的正確方法、藝術和技巧:

第壹,快速反應法

為避免民間糾紛得不到及時解決而激化,應加快調解速度:壹是每個社區調解委員會聘請50-100名人民調解員,每個信息員負責10-20戶。發生糾紛時,信息員應及時通知社區調解主任,對於緊急糾紛,社區調解主任必須迅速到達現場,對於自己無法處理的緊急糾紛,必須及時聯系司法所。司法人員和社區調解主任聯系方式向轄區公布,保證24小時暢通。第二,借助公安機關24小時工作的優勢,如果110接警的案件屬於人民調解範圍,聯合調解員會在公安機關的有效管控下盡快受理。相信快速反應法實施後,壹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方便和利益法

人民調解工作應當作為向當事人提供的法律服務,在工作中充分體現便民利民的宗旨。在時間上,司法人員充分考慮上班員工的特點,對請假有困難的當事人,壹律安排在周末或業余時間進行調解;在地點上,有的當事人因為年紀大了或者腿腳不方便,要去他們家調解;程序上;當事人達成協議後,調解員會及時出具調解協議書,並建議當事人立即履行,避免簽訂協議後後悔和不履行的情況發生。從執行到程序,更多體現自願調解、協商壹致的原則。相信會有更多的當事人因為人民調解的性質而選擇人民調解放棄訴訟,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圓滿解決糾紛。

三、回訪建議法

民事糾紛中有很多重復。有時候剛剛調解好的糾紛,過壹段時間就會反悔,有時候當事人就是不履行調解協議,有的當事人很容易再次引發糾紛。在這方面,要求調解員在成功調解糾紛後進行定期訪問;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建議,要求有關部門進行整改,並反饋整改意見,最終達到調解和教育的積極作用。

第四,調解除了方法,還要講究藝術和技巧,可以概括為:聽、教、聚、講、改。

第壹,?聽

也就是說,傾聽,做壹個細心耐心的傾聽者。委托人就是紅顏知己,這樣委托人才能說得足夠,充分,透徹。我們要善於傾聽兩類人。壹類是哭訴的當事人,他們心裏有很多委屈,需要找我們傾訴。另壹種是脾氣暴躁型。妳要用低沈的聲音讓它平靜下來,平靜下來,倒壹杯茶,然後開始聽。聽的時候要註意當事人的語氣、動作、最後的語言,還要註意自己的傾聽姿勢和當事人斷斷續續的提問。

第二,格蘭特

也就是教書,做壹個合格的老師。當事人有許多疑惑、困惑和困難需要我們解答和解決。我們在接待他們的時候,要根據他們的具體問題進行講解,做壹個合格的法、理、情的老師。

第三,設置

就是收集,做壹個善於收集材料和證據的有良心的人。收集證據是糾紛調解的關鍵環節,證據是有效調解糾紛的基礎。沒有充分的證據,很難控制調解局面,也很難在調解中說服雙方。在調解工作中,需要註意收集以下材料或證據:壹是雙方談話的筆錄,與當事人接觸談話時必須留下;二是現場勘查,制作示意圖,由在場人員、當事人、村幹部簽字;三是與糾紛當事人的談話和調查記錄。做壹個有良心的善於收集證據的人,就是不能放過壹些與糾紛有關的東西,不能忽略壹些與糾紛有關的痕跡,不能漏掉壹個了解糾紛的人。

第四,告訴

也就是告知,做個聰明人。所謂“告知”,就是我們作為調解者,從控制糾紛擴大的角度,從調整程序的角度,從法律的角度,讓當事人知道自己應該知道的事情。在調解實踐中,糾紛不僅具有隱蔽性和突發性,而且具有反復性和持久性。如果不及時告知當事人法律法規的規定,糾紛很容易激化,小糾紛可能壹夜之間釀成大糾紛。糾紛當事人不熟悉人民調解的性質、原則、效力和程序,不清楚自己在調解活動中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這些都需要我們壹壹告知。只有告知,調解工作才能有序有效地進行。

動詞 (verb的縮寫)?直的

也就是正義,做壹個鐵面無私的人。要想“正”,首先要有公共利益,調解人心裏要有公共,行為要正確。

這是筆者對基層矛盾糾紛調處的粗淺想法。肯定有不足之處,需要改進。請在場的領導和同事多提寶貴意見。

  • 上一篇:雕花造句——雕花造句
  • 下一篇:法語考試網絡培訓哪個機構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