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法學碩士

法學碩士

清華文科還是要提高的!

建議妳考北大,武大!

北大法學院:名師薈萃,學科齊全

學院簡介:北京大學法學院是中國現代法學高等教育的發源地。經過百年的努力,北京大學法學院已經建設成為國內壹流的法學院。北大法學院名師薈萃,在職教授36人,副教授32人,講師15人。其中不乏國內外著名的法學家。老壹輩學者中有全國政協副主席(行政法)羅教授、港澳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憲法》主要起草人肖教授、著名法學家沈教授、著名民法學者教授等。北大法學院學科門類齊全,教學科研水平在全國占據領先地位。法學院現有學科中,法理學、經濟法、刑法學、憲法行政法是國家重點學科,其中憲法行政法是國家重點文科研究基地。法學院擁有法學壹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07碩士點。

培養目標:本科教育是北大法學院的教學重點。本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系統掌握法學壹般原理,重點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部門知識,外語水平較高,能夠與外國進行交流的法律專門人才。北大法學院本科只有壹個專業,就是法學專業。根據我國法治建設的需要,本專業主要培養律師、法官、檢察官、立法和行政機關法律工作人員、涉外法律工作人員,為培養高層次法學研究人員提供後備力量。

課程設置:北大法學院分為四個學科群,分別是:(1)理論法學,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等。在這個學科群中,有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法學理論和憲法行政法,是北大法學院的強勢學科。(2)民商經濟法,包括民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等。在這個學科群中,有壹個經濟法國家重點學科。民商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密切相關的壹個部門法。北大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有自己的優勢,尤其是北大第壹個經濟法本科專業,說明該領域的教學和研究處於領先地位。(3)刑法,包括刑法學、刑事訴訟法、監獄法、司法鑒定學、犯罪學等學科。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學科秉承刑事壹體化的研究理念,在刑法學哲學和比較刑法學領域具有學科特色。(4)國際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學科。

就業導向:北大法學院本科畢業生以理論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著稱。相當壹部分畢業生出國深造或在國內讀研。其他學生大多受聘於各級國家機關、司法部門、國內外著名律師事務所和著名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學教育的工具

學院簡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50,是新中國誕生後創辦的第壹所正規高等法學教育機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擁有全國法學院中數量最多的博士學位點、重點研究基地、重點學科和博士後流動站,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法學院之壹。

法學院有10個附屬研究所(研究中心);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全國性學術期刊《法學家》雜誌;兩個教學實習基地——物證技術鑒定中心和迪士律師事務所;三大教學輔助機構——法學院圖書館、中國法律信息港和國內高校最大的物證技術實驗室。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的德才兼備的高級法律專門人才。

課程:

專業主幹課程

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物證技術等。

開設有診所法律教育、律師、證券法、保險法、海商法、民法案例分析、刑事案例分析、行政法案例分析、經濟法案例分析、知識產權案例分析、國際經濟法案例分析等近50門專業選修課。

就業方向:近幾年該院本科畢業後,大部分取得了碩士學位,還有的進入司法機關和政府行政機關擔任法官、檢察官、警官和政府公務員,還有的取得了律師資格,從事法律服務工作。清華大學法學院:

擴大對外學術交流學院簡介:清華大學法學院現有教師40人,其中教授20人(含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13人。法學院已獲得民商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還有法學理論、民商法、國際法、經濟法、訴訟法、刑法等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含20個研究方向),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學院還與香港大學合作,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招收法學第二學位學生。法學院積極擴大對外學術交流,先後與哈佛大學、杜克大學、早稻田大學、名條大學、橫濱國立大學、名古屋大學、香港大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並定期派出師生講學和學習。

課程設置:清華大學法學院開設了“法學”本科專業。自2001起,經學校批準,全面實行學分制。除人文社科類課程、自然科學類課程和必要的跨部門選修課外,還有法學概論、憲法學、民法通論、商法通論、刑法通論、國際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與管理。學院開設大量選修課,根據課程性質分為不同的課程,包括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法律史、民法、商法、經濟法、刑法、環境資源法、訴訟仲裁法、國際法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誌向,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專業課。

就業方向:法學院畢業生適合在司法機關、政府機關、保險行業、公司、律師機構、高校、科研單位工作。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培養雙學位人才

學院介紹:中國政法大學在國際上享有“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法學大學”的美譽。50年來,學校在多個專業領域開創了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國第壹個法制史、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比較法等專業均出自中國政法大學,新中國第壹批法學博士也誕生於此。

課程設置:法學專業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特色專業,招生人數約占總招生人數的65%。為了充分利用法學和各學科資源,培養綜合性人才,學校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標桿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實行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和雙學位+碩士學位培養模式。所有學生在入學兩年後都有選擇第二專業的機會,從而在五年內實行雙專業雙學位教育。目前只有德語專業實行雙學位碩士培養模式,實行五年雙學位兩年碩士培養模式。學生在學習了前五年的德語和法學課程後,直接進入該校中德法學院成為中德比較法研究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包括在德國著名大學法學院的65,438+0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治國理政的骨幹人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司法實務人才和法學領軍人才。

就業導向:50年來,學校為各行各業培養了65438+多萬名高素質政法人才。中國三分之壹的高級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以及十分之壹受過高等教育的司法工作者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壹直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近三年有61%的學生在國家機關工作,已在企事業單位就業的畢業生分別占28%和1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依托交叉綜合優勢

學院簡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由原隸屬財政部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原隸屬司法部的中南財經政法學院合並而成。目前,法學院是全校規模最大的學校,設有民商法、法制史、憲法與行政法3個博士點,法學理論、法制史、憲法與行政法、刑法、訴訟法、民商法、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9個碩士點,擁有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辦學特色。

培養目標:法學專業立足於師資力量雄厚的法學學科特點,結合財經類、法律類高校實際,依托經濟、管理、人文綜合發展的優勢,促進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相互融合,將學生培養成為以法學為核心,橫跨管理、經濟、人文學科的應用型、通才。

課程設置:法學專業有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司法考試四個特色方向。入學後,經過兩年的專業基礎課,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專業興趣和職業規劃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

法律方向

犯罪學、刑事偵查學、刑事審判實務、司法文書、仲裁法、律師與公證、立法學、國家賠償法、比較憲法學、法律社會學、外國法制史、政治學等。

經濟法方向

合同法、物權法、企業法、銀行法、房地產法、競爭法、婚姻家庭法、繼承法、勞動法、社會保障法、稅法、證券法、環境與資源法、民商法實務研究等。

國際法的方向

世界貿易組織法、海商法、國際貿易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貨幣金融法、國際關系史、涉外民商法、國際商事仲裁、國際技術轉讓法、國際稅法、中國區際沖突法等。

司法考試

主要為深入探討法學教育與國家司法考試之間的內在規律,研究司法考試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提高法學畢業生在司法考試中的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

就業方向:各級法院、檢察院、國家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以及各級人大、CPPCC、政府、黨組織、軍隊政法部門;海關、審計、監察、工商管理、財政、稅務、交通稽查、金融、保險、內外貿、新聞出版等行政執法部門,以及對外經濟貿易公司、航運企業、外資企業等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公證和政法院校以及法律研究、咨詢和服務機構等。

復旦大學法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

學校簡介:復旦大學法學院創建於1929,重建於1994(包括法律系、國際政治系、社會學系、人口研究所),2000年6月+065438+10月重組為單學科法學院。目前有法理學、法制史、國際法、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刑法、訴訟法7個專業碩士學位點,並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法學碩士(簡稱JM)專業學位授予權。學院先後成立了比較法研究中心、民商法研究中心、中國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國際法中心、法治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日本和東亞國家法律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學教學和研究體系。

培養目標:擁有設備先進的模擬審判和信息中心,為本專業學生的法律實踐和學術研究提供各種支持。培養學生具有紮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敏銳的法律意識,掌握各部門法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處理法律實務的能力。

課程:

專業設置

主要專業課有:法理學、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商法、知識產權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專業基礎課。

專業選修

物權法、金融法、海商法、公司法、勞動法、稅法、仲裁法、信托法、銀行法、證券法、擔保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金融法、國際經濟合同證據法、法律診所等。

就業方向:學院法學畢業生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和出國留學外,主要在律師事務所、司法機關、政府部門、商業銀行、跨國公司從事法律工作。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壹種互動教學模式介紹: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是師資力量最強、科研教學成果最豐碩的院級單位。名師雲集,群才輩出,是法學院各專業學科的特色。目前已形成壹支知識、年齡、學歷、學位、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

課程設置:法學院教師負責法學前沿、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公證、律師制度等20余門本科、雙學位、碩士、博士課程的教學。經過各專業學科的長期努力,刑法學、訴訟法和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均為省部級重點學科。

培養目標: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全院教師通過互動教學、案例教學、模擬審判、網絡教學等措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克服了以往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高分低能等弊端,形成了師生互學互鑒、良性互動的教學局面。

武漢大學法學院:培養創新人才

學院簡介:學院下設法律系、國際法系、社會學系,設有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三個本科專業。法學專業包括民商法、經濟法、刑法、國際法、環境法。學院現設有四個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環境法研究所、港澳臺法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和四個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刑法比較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比較憲法研究中心)。還設有中外文藏書近20萬冊的法學圖書館(含聯合國文獻中心)、《法律評論》編輯部、國家法律核心期刊、成人教育部、律師學院、珞珈。有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學理論、法制史、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環境資源保護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社會學、民俗學)和5個博士點(國際法、刑法、憲法學、民商法、環境法)。包括國際法、刑法、憲法學、民商法、環境法)、1國家重點學科(國際經濟法)、1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際法、比較法)、2個國家文科重點研究基地(環境保護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

課程設置:包括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史、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法。

就業方向:主要是國家機關、律師事務所、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如公安機關、檢察院、律師等。應屆畢業生攻讀碩士的比例達到25%,2004年就業率為92%。(

  • 上一篇:什麽是法律全球化?
  • 下一篇:防疫宣傳誌願者活動總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