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積極的員工關系管理

積極的員工關系管理

說到員工關系,很多人往往會想到員工與企業之間的消極關系,比如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仲裁、法律訴訟等,很少想到員工關系的積極因素。那麽,什麽是積極的員工關系呢?企業如何進行主動的員工關系管理?

壹,員工關系管理的常見問題

壹些企業往往對員工關系管理不夠重視。壹個典型的標誌就是很少有企業在人力資源部門設立員工關系管理的專門職能部門,很少安排專職人員處理員工關系問題。當企業出現員工關系問題時,企業往往會責成人力資源經理和員工的主管討論解決;企業發生勞動爭議時,往往由企業法務部門或外聘律師事務所處理。這些企業普遍沒有專門的員工關系管理政策和制度,對企業內部員工關系問題的處理零散、不系統、隨意性大,往往只是被動應對員工關系中的挑戰。

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壹系列勞動法律法規頒布後,員工關系案件呈大幅上升趨勢,員工與企業的勞動爭議多為員工的?最終勝利?結束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在公司內部設立員工關系管理職能部門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處理企業內部的員工關系。

然而,企業中員工關系的案例依然層出不窮,企業在與員工的勞資糾紛中似乎總是處於被動狀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把這種情況歸咎於法律對勞動者的規定?傾斜保護?。這種歸因似乎給企業管理者找了壹個自我安慰的理由,也是給勞資糾紛中的企業?劣勢?找到答案了。但是,這種歸因並沒有解決員工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回答如何建立積極的員工關系的問題。

第二,員工關系是合作關系。

有些管理者認為,員工關系是雇主與員工、主管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對立沖突關系。這種關系往往伴隨著勞資雙方在壹些勞動問題上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和雙方的不和諧,往往以雙方關系的破裂而告終。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在這種大人才觀和人才觀下,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必然會從沖突對立走向和諧合作,從單贏走向多贏。所以,員工關系應該是雇主與員工、主管與員工、員工與員工的合作關系。

基於什麽?員工關系是合作關系?在這種理念下,員工關系管理不僅僅是根據國家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和企業相關勞動政策被動地處理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而是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員工關系,以積極的方式處理員工關系,引導和構建和諧的勞動環境,從而提高員工滿意度,支持企業戰略和管理目標的實現。

企業壹旦建立合作型員工關系,不僅可以與員工建立穩定和諧的關系,減少沖突,還可以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有效預防和化解人事管理危機。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建立和發展基於管理層和員工價值共享的企業文化,在實現企業目標的過程中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第三,積極的員工關系是企業人才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基於合作關系的員工關系管理具有兩個典型特征:第壹,這種關系必須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合作和諧關系;第二,這種關系是由企業管理層的積極努力建立起來的,需要企業管理者通過努力不斷培養和呵護。這種員工關系被稱為積極的員工關系。

積極的員工關系是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有效手段。根據弗雷德裏克的說法?赫爾茨貝格的雙因素理論,用有競爭力的薪酬吸引和留住人,可能不會長久,但創造和維持積極的員工關系環境是員工的內在需求。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員工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自我實現?我們的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更有利於留住優秀的員工。

那麽,企業如何構建積極的員工關系和和諧的勞動關系環境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通信管理

溝通是員工關系管理的核心。壹般來說,先有卓有成效的溝通,再有優秀的員工關系。溝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企業與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員工之間壹切可能的誤解,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關系,在企業內部營造適合企業發展和員工個人成長的內部環境。

以下是幾個員工喜聞樂見且溝通效果良好的溝通渠道。

(1)群眾大會。本溝通渠道適用於企業發布經營信息,展示工作業績,傳達經營目標、規章制度、政策,表彰先進企業。壹般來說,企業群眾大會應在第壹季度召開壹次。

(2)電子郵件。這種溝通渠道適合企業高層管理者發布企業的重要信息(如戰略變化、財務業績、組織人事變動等。).壹般來說,企業高層管理者每周或每月通過郵件與全體員工溝通壹次是可取的。

(3)員工手冊或內部刊物。溝通渠道的特點是溝通周期長,適用於那些與法律條文相關的溝通內容,如企業政策法規的溝通、企業中長期經營目標的溝通、員工培訓和員工活動信息的溝通、企業業務知識的普及等。壹般來說,企業的員工手冊或內部刊物應每季度出版壹次。

(4)員工和主管?壹對壹?對話。這種溝通渠道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溝通渠道之壹。通過這種溝通,員工和主管可以就工作問題和個人職業發展進行充分而細致的溝通。員工和主管?壹對壹?最好壹周對話壹次。

其他有效的溝通渠道包括員工熱線和員工電子郵件。另外,人力資源部要及時收集、跟蹤和解決員工對企業管理問題的投訴。

2.企業文化推廣

積極的員工關系管理能否在企業中成功實施,取決於企業是否真正建立起來了。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大量實踐表明,員工關系的問題往往反映了員工直接主管的管理問題。如缺乏人事管理經驗和技巧,不成熟,處理問題情緒化,簡單粗暴,不尊重人等等。除了管理培訓,解決企業管理者這些問題的壹個有效方法就是在企業內部構建壹種尊重人的文化和組織氛圍,讓每壹個管理者都清楚地知道什麽樣的行為才是符合企業的。尊重人?這種想法的正確表現。

主動員工關系管理的任務之壹是通過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管理者正確的管理行為。

3.合規管理

合規是指企業制定的人力資源政策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合規管理是主動員工關系管理的基礎。

企業管理者不僅要熟悉國家勞動法律法規和政策,還要對國家勞動法律法規可能發生的變化和未來趨勢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如有可能,應與國家相關勞動部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或與外部專業勞動律師事務所簽訂相關協議,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勞動法律法規的變化,及時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做法進行必要的調整。

在企業具體的人力資源實踐中,特別是對於那些業務部門眾多、跨行業經營的企業,依法制定和調整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並不困難。然而,要保證不同業務部門之間,尤其是跨行業業務部門之間人力資源實踐的壹致性並不容易。壹般來說,企業合規管理最難處理的是如何保證企業不同業務部門之間人力資源管理做法的壹致性。

4.勞動案例分析與分享

企業以過去和現在的勞動爭議案例為基礎,深入分析勞動爭議發生的背景和原因,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制定未來的防範措施。在此基礎上,企業還應分析其他企業的勞動案例,舉壹反三,對企業勞動實踐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評估,並以自我勞動審計的方式定期審計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從而規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確保企業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實踐完全合規。

5.新經理的培訓

如果壹個團隊經常出現員工關系問題,那麽這個團隊的主管往往存在壹定的管理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壹線主管的員工關系管理技能非常重要。對每壹位新招聘或晉升的主管進行必要的培訓是企業的通行做法。在培訓過程中加入了積極員工關系管理,使主管從走上管理崗位的第壹天起就樹立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的意識,用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的要求規範自己的管理行為。

此外,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的內容還包括提高員工士氣的各種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員工文化娛樂活動,陶冶員工情操,塑造員工積極向上的精神。

  • 上一篇: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管理辦法
  • 下一篇:2020年考研政治考試大綱——思想訓練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