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兩個愛國者(壹個是150到200字,壹個是200到250字)的愛國事件,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

兩個愛國者(壹個是150到200字,壹個是200到250字)的愛國事件,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

首先推薦錢學森。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時,錢學森和他的妻子蔣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商量著盡快回國報效祖國。此時,以麥卡錫為首的美國對* * *制作人進行了全面調查,在全美掀起了壹股驅使員工效忠美國政府的歇斯底裏狂潮。錢學森參與機密研究的證書突然被美國軍事部門吊銷,原因是他涉嫌* * *制作人,拒絕曝光他的朋友。這讓他很生氣。錢學森以此為由要求回國。然而,錢學森萬萬沒想到,他回國的意願竟然變成了壹場災難!美國海軍副部長說:“他知道美國導彈項目的所有核心機密。壹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隊師。我寧願槍斃這家夥,也不願讓他回中國!”另壹位說,第二位部長說,“我不是有意要逮捕他。太可怕了。”“這是這個國家做過的最愚蠢的事情。”

此後,美國對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突襲了他的家,將他拘留在特米娜島65,438+0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學院65438美元+0.5萬美元的巨額保釋金,他才被釋放。後來,海關沒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的書籍和筆記本。他們堅持說裏面有機密材料。事實上,錢學森曾要求他們在打包前檢查。美國檢察官再次審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後,證明他是光明正大的。

錢學森在美國遭到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中國,新中國震驚了!國內科技界的朋友通過各種渠道支持錢學森。中共中央極為關註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違背錢學森的意願監禁他。

1954年4月,美、英、中、蘇、法在日內瓦召開國際會議,討論解決朝鮮問題,恢復支那和平。與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想到中國有壹批留學生和科學家在美國被拘留,於是指示,既然美國人要求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通關系,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辟新的接觸渠道。

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於6月5日1954與美方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國民問題展開初步會談。美國向中國提交了被中國扣押的美國華僑和部分美國軍人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壹個回國的機會。為了顯示中國的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6月1954日舉行的第三次中美會談中作出慷慨讓步,還要求美國停止拘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學生。

然而,中國的正當要求遭到了美方的無理拒絕。1954 7月21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了不中斷通訊渠道,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同意美方從7月22日起在日內瓦舉行領事會談,1954。為了進壹步顯示中國在中美談判中的誠意,中國釋放了四名被扣留的美國飛行員。

中國的高調態度,最終是為了讓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但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眾議員約翰遜依然不肯放手,因為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正原因。

就在周恩來總理為此焦慮不安的時候,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同收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壹封信。他打開來,署名“錢學森”。他不禁感到壹陣震驚。他很快讀完了這封信。信的內容原本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

這封信是錢學森給他的比利時親戚(蔣英的妹妹)寫在壹張小卷煙紙上的信,交給陳叔同副主席。對於這樣壹封不同尋常的越洋信,陳叔同知道它的分量,當天就送給了周總理。“這真的太棒了,完全可以反駁美國政府的謊言!”周恩來總理立即作出周密安排,指示外交部將這封信交給正在中美進行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並指示王炳南:“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美國當局仍在阻止中國公民回國。妳應該用這封信在談判中揭穿他們的謊言。”

1954 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開始時,王炳南率先對約翰遜說:“大使先生,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奉命向您通報以下消息:7月31日,中國政府根據中國法律程序,決定釋放包括阿諾德·魏在內的11名美國飛行員。我希望中國政府采取的這壹措施將對我們的會談產生積極影響。”說到錢學森回國,約翰遜還是老調重彈:“沒有證據表明錢學森會回國,美國政府不能強行命令!”於是,王炳南亮出錢學森寫給陳叔同的信,理直氣壯地反駁道:“既然美國政府早在1955年4月就發布公告,允許留美學者自由來往,為什麽中國的科學家錢學森博士卻在6月寫信給中國政府求助?顯然,中國學者要求回國的請求仍然受阻。”在事實面前,約翰遜無言以對。美國政府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的請求。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九月17,錢學森回國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這壹天,錢學森帶著妻子蔣英和壹雙年幼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了返回祖國的征程。

由於錢學森回國,中國的導彈和原子彈發射至少提前了20年。

吉鴻昌

1895在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壹個姓姬的小茶館後院,取名鴻昌。對於吉鴻昌的父親吉君庭來說,添人加嘴是件喜事,但多了張嘴吃飯,吉鴻昌還是設法熬到了18歲。恰好馮玉祥在河南征兵,於是報名參軍,開始了他壹生的軍旅生涯。

吉鴻昌自小視嶽飛、文天祥為英雄,所以為人誠懇、勤勞、勇敢、善戰,以至於被稱為“姬旦”。他領導的部隊被稱為“鐵軍”。到1930年,吉鴻昌35歲,升任國軍第22路軍總司令,當時正好北伐結束。而國民黨卻以“外忙”為借口,極力消滅* * *產黨。此時,吉鴻昌奉命進攻鄂豫皖蘇區。他偽裝成前線的補鍋匠,進入蘇區。親眼看到* * *制作方的真實情況,他覺得應接不暇,給自己定了壹個目標:“選錯了就拔腿!”所以他準備領導起義。沒想到蔣介石得到密報,迅速解除了吉鴻昌的軍權,並以“考察”為名將其驅逐出境。

吉鴻昌出國前夕,發生了918事件。聽到這個消息,他“崩潰”了,流著淚說:“國難臨頭,所有有良知的軍人都應該宣誓救國!”他堅持留在國內,與日本帝國主義血戰到底,但蔣介石無動於衷,仍強迫他出國。滿懷悲憤的吉鴻昌無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酒店墻上留下壹首詩,說“惟使龍城飛,莫教胡瑪度上山”,以明其心。

愛國的吉鴻昌在美國遭遇種族歧視。有人告訴他,如果妳說妳是日本人,妳可以受到禮遇。吉鴻昌大怒,說:“妳以為中國人丟臉,我卻以為中國人光榮!”為此,他專門做了壹個木制徽章,上面用英文寫著:“我來自中國!”“並且隨時隨地穿著它,面對那些看不起中國人的人,用中華民族的自尊挑戰美國的種族歧視。

吉鴻昌在國外到處宣傳抗日。在壹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人問他:“日本有飛機和大炮。中國為什麽抗日?”他拍著胸脯憤怒地回答:“我們有四千萬人的血,中國人的憤怒已經到了極點。我們都有‘寧死不屈’的決心,發誓犧牲壹切,為生存而戰!為真理而戰!”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恰逢那裏的華僑華人集會,紀念孫中山誕辰65周年。他應邀在會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說。壹位華僑聽了很多人的眼淚,大聲說:“紀將軍,妳快回國整頓軍隊吧。我們壹定會做妳的後盾!”吉鴻昌激動地說:“我將不辜負同胞的心願,誓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說完,他淚流滿面,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河山!”這時,在場的華僑也淚流滿面,高呼:“犧牲壹切,戰鬥到底!”。

  • 上一篇:辭職承諾書
  • 下一篇:柳州有哪些專門處理離婚案件的律師?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