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誰能說說歷史上的金遼蒙古和宋朝?

誰能說說歷史上的金遼蒙古和宋朝?

廖廖(907-1125)

創建於907年,國號契丹,創建於916。937年(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夏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編輯此段]資本和領土

東起太祖耶律保吉,東至南京(今北京),與北海、渤海接壤,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龍堆沙漠),北至克魯倫河、爾昆河、塞林格河流域,東北至興安嶺南麓,南至山西北部、河北白溝河、甘肅北界。

發展和消亡

遼朝與統治中國北方的北宋對峙,於1125年被金所滅。太祖、唐太宗時期,保基建立了奴隸國家,確定皇權世襲,建立軍隊,制定法律,建都,造字,然後繼續向外擴張。西有甘州回紇被推翻,東有渤海被滅,南有十六州被占。唐太宗死後,通過世宗、穆宗和景宗,爭奪皇權的戰爭壹次又壹次爆發。982年,聖帝繼位,進行了壹系列改革,在很多方面削弱了奴隸制,建立了封建統治。其間領兵南侵,與宋結盟。兩國比較保守,此後沒有發生大的戰爭。聖宗統治半個世紀,是遼朝的鼎盛時期。興宗、道宗時期,皇族政變頻繁,各族人民不斷反抗遼朝,遼朝日漸衰落。金政權建立後,接連擊敗遼朝,迅速取代遼朝在東北的統治地位。1125年去西夏途中,天佐帝被遊牧民族俘虜,遼亡。

遼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前期由於國力主要用於向外擴張,采取奴隸制的掠奪性經濟,遼代初期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直到遼聖宗統治時期,遼朝經濟才有大發展,這無疑是封建改革的結果。遼朝獲得十六郡後,進壹步吸收中原體系,逐步完善漢制。遼國的醫學成就也是顯著的,其針灸、脈診、婦產科、屍體保存等技術都是高水平的。

遼代君王907~1125

太祖:大聖大明神,兇帝耶律大石的諱字保吉907-926。

唐太宗:孝武帝惠文帝怕德光927-947。

世宗:孝和皇帝莊仙怕阮947-950。

穆宗:小安皇帝忌諱京951-968。

景宗:程瀟·康靜皇帝害怕做壹個正直的人。

聖宗:武文大孝宣帝許奇龍982-1030

興宗:聖孝皇帝禁忌真1031-1054。

道宗:孝文帝忌諱弘基1055-1100。

天佐帝:燕1101-1125。

(1)朝代名稱,907~1125,為契丹人盧野阿保機所建。在中國北方,原名契丹,947年(938年)改稱遼。它的都城不在幽州,而在上京[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因為石敬瑭為了當上中原皇帝,向遼國求助,作為禮物送給遼國,遼國遷都幽州。

[1]

[編輯此段]金國概況

晉國(公元1115-1234)是宋朝時期中國女真人建立的政權。創始人是金太祖·洪雁·完顏阿骨打。晉國先建立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白城鎮),後遷都燕京(今北京),後又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徐金國經歷了九個皇帝,* * *壹百二十年。疆域鼎盛時期,從東北壹直延伸到今天的渤海,南至淮河和秦嶺,西至甘肅省,北至興安嶺和鄂霍次克海,為中國北方的社會發展和民族融合做出了貢獻。

女真族的祖先長期生活在長白山和黑龍江流域。五代時,女真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史書中,被契丹統治。以女真完顏部為首的部落聯盟建立後,女真各部迅速統壹。從此,女真族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時期。廖天慶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率兵宣誓效忠來流河(今黑龍江與吉林省之間的拉林河),向遼朝契丹統治者宣戰。他在寧江勝利與楚河店之戰中獲勝後,於廖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國號國號。晉國建立後,在保步答幫之戰中大敗遼軍,隨後以遼、吳、京為戰略目標發動滅遼戰爭。攻下五都前後的臺階分別是東京(今遼寧遼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奇以南)、中京(今內蒙古寧城以西名城)、西京(今山西大同)、南靖(今北京)。五次進京後,遼朝立即滅亡。金滅遼後,與北宋為敵。金太宗即位後,消滅了遼國的勢力,迅速南下,於天惠五年(公元1127年)滅了北宋。之後金與南宋多次交戰,南攻北伐都無力改變南北對峙的局面。

在金與南宋、西夏共存時期,他強迫西夏大臣依附南宋,羞辱他們講和,始終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然而,隨著蒙古帝國的崛起,金的強國地位受到了威脅。與的恩怨很深,蒙古人對金“怨入骨髓”。山西西北毗鄰蒙古,西鄰西夏,南接南宋。處於西西北南三戰之地,戰略地位明顯薄弱。在應對三國的戰略上,金的正確選擇是聯合夏宋對抗蒙古。與西夏聯合,可以從西到南牽制蒙古。建國後,成吉思汗“決定議金,但不敢輕舉妄動”。重要原因是他擔心西夏進攻黃金時可能帶來的側面威脅。與南宋聯合,可以免除後顧之憂,避免兩面作戰,全力對付蒙古。然而,晉國統治者錯誤地選擇了拒夏、攻宋、抗蒙的策略。結果他們三面樹敵,自我孤立,導致形勢急轉直下。蒙古攻打西夏,西夏向金求助,金無可奈何。西夏聯合蒙古,與蒙古聯手攻金,金在西、北之間進退兩難。金為了緩解壓力,將都城從中國遷到汴京,采取棄北引南的策略,攻打南宋,企圖以鄰為壑,敗給蒙古,而使宋朝受益。所以“南開宋,西起侵夏,實力分,補患。”結果金朝北方徹底敗給蒙古,南方則被宋朝挫敗。國土萎縮,國力衰退。在蒙古和宋朝的夾擊下“喪權辱國”。

晉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前後都有變化。女真部落聯盟采用國相制,無論是國相還是部落聯盟首領都激烈地分屬於各個部。晉國建立後,廢除了國體,建立了極其蓬勃的輔助政治體系。當初有四極轟轟烈烈(本義是官方):階級極烈,國家論極烈,國家論極烈,國家論極烈。後來又增設了國論室B,組成天皇以下的最高統治機構。金太宗年間,占領遼宋之地後,采用了許多遼宋制度。金熙宗年間,改革了各種制度。晉海陵王遷都中都(今北京),統壹制度,進壹步改革。金世宗,這個制度被普遍建立起來。中央設置尚書省負責政務,由官、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組成。地方政府有四級:道、府、州、縣。

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是晉國的主要社會經濟部門,地區間經濟發展差異很大。金文化雖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壹些文化傳統,但基本上繼承了遼宋時期的漢文化。天興二年(公元1234年),晉國在蒙古軍隊和宋軍的聯合進攻下滅亡。

蒙古族少年鐵木真,創建於1206,初名蒙古。1271年,忽必烈建立國號為元,1279年,南宋滅亡。註:明朝的博爾濟吉特金和茜拉,因為名字裏的刺打不準,所以這裏用這個刺代替。原話是王字旁邊的壹捆,希望打出來的朋友幫忙。

元朝始於蒙古,馬耳只是金的。蒙古統治者建立的統壹王朝。元太祖9歲的時候,鐵木真的父親被塔塔家毒死,壹家人失散,和寡母過得很艱難。再久壹點,依附於蒙古高原克烈部最有權勢的首領托裏,尊他為父,能夠集其父舊部於壹身;薩格勒布安三部首領劄木合,逐漸發展自己的勢力,廣結聯盟,選拔人才,任用人才,對元朝和四大可汗國[大蒙古國(中國)]的人都很慷慨,吸引了不少蒙古部和齊顏氏的貴族投票,被提升為可汗。金大定末,劄木合反戈壹擊,率領13的三萬大軍進攻。鐵木真召集各部三萬人馬,分13翼作戰。太和元年(65,438+02,065,438+0),率軍打破劄木合組織的松散聯盟。到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上大大小小100多個部落都被擊潰,韃靼、克烈、米爾齊、奈曼、蒙古五大部統壹在鐵木真的旗幟下。鐵木真於是在南河源舉行大聚會,建立蒙古,被尊為成吉思汗,統壹蒙古。1235年,窩闊臺建哈慈、臨城(即和林)為國都。蒙古統治著亞洲和歐洲的大片地區。根據泰山(今阿爾泰山)以西的術赤、察合臺、窩闊臺的封地和西征後旭烈兀占領的波斯土地(見伊犁汗國),先後成為名義上是大汗的附庸但實際上有獨立地位的汗國。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定都開平,定都燕京(今北京),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國名為大元,次年升為大都。1279滅南宋。1368年,明軍入侵大都,元順帝退出中原。據漠北記載,其繼承者仍沿用元朝的名稱,史稱北元。

[編輯此段]元朝皇帝譜

太祖馬可波羅只稱了鐵木真(1162-1227)。

1206叫可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齊沃文,名鐵木真,蒙古族。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侵略擴張,死於1227,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臺(1186-1241)

1229年登基,13年在位窩闊臺。成吉思汗死後,第四子拖雷監國壹年,窩闊臺於1229年登基。1234年,聯合宋朝滅晉國。又於1241年攻下南宋,卒於56歲。

阿基西皇後-

(1242-1246)在年被稱為昭慈皇後,她姓乃馬真,是窩闊臺的第六位皇後。窩闊臺死後,昭慈皇後推薦可汗未果。

貴由(1206-1248)

1246即位,在位三年。他是唐太宗的長子,母親是馬謖。1246即位,1248去世,享年43歲。

舒勤女王-

(1248-1251)年制

舒勤皇後,元定宗的第三任皇後。

仙蹤夢歌(1208-1259)

1251即位,在位9年。憲宗,姓齊,名孟戈,是成吉思汗和他父親拖雷的孫子。他即位後,壹邊改變政治制度,壹邊繼續擴張。1257年,占領大理。1259年,攻打四川釣魚城時,孟戈被炮石打死。52歲的時候。

世祖忽必烈汗(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始祖忽必烈,姓齊沃文,父拖雷,弟蒙哥。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名“元”。1294年逝世,享年80歲。

鐵木爾皇帝(1265-1307)

1294年登基,13年稱帝,忽必烈之孫,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保管東西”的國王。他於1307年去世,享年42歲。

吳宗海山(1281-1311)

1307即位,在位4年。

。武宗,著名的海山人,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其父答刺麻巴拉。海山靠軍事實力獲得皇位。所以即位後會加強中央集權。他死於1311年,享年31歲。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10年在位。

。仁宗,以愛教聞名,是神通廣大的武宗弟弟。他即位後,以儒家思想為統治工具,擺脫了武宗的弊端。他於1320年去世,享年36歲。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奇性,名師八刺,仁宗之子。英國教派在他即位後改革了政治。挺開朗的。嚴格執法。1323年,朝廷政變被殺。他21歲。

泰鼎地(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又名孫鐵木爾,是元世祖真金親王的嫡孫,其父是伽馬。1323加冕皇帝。基本保留了仁和英王朝的改革成果。1328年去世,享年53歲。

天順地(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

天順帝,名阿蘇吉巴,泰定帝之子。1月在位,戰敗逃亡,不知去向。

文總(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5年。

文宗,本名圖鐵木爾,是武宗的次子。內戰中與帶刺的沙都子建立天順帝,勝利後即位。他於1332年去世,年僅29歲。

明教(1300-1329)

(1329.438+0-1329.8)八月登基。

明教,明和的長子石臘。上任八個月,猝死。30歲的時候。

寧總(1326-1332)

(1332.10-1332.11)上任壹個多月。

寧宗名叫林逸,是元明宗的次子。

舜帝(1320-1370)

(1333-1368)在位舜帝36年,本名睦兒,明教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大將徐達率明軍攻大都,逃走,袁死。1370年,舜帝病逝,享年51歲。

  • 上一篇:羅翔的經典句子。妳以為妳不會這麽壞嗎?
  • 下一篇:Qtv的專欄介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