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並開始
長期以來,由於“重生產輕生活”的傳統管理思想,特別是由於前幾年煤炭市場的不景氣,萊文煤礦的工人們欠下了大量的錢。全礦只有壹個文化宮和少數文化活動場所,設施落後,不能經常開放。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極其貧乏單調。臟、亂、差是礦區的“基本色”。2002年,隨著煤炭市場的逐步好轉,萊文煤礦的新領導班子感到,要振興企業,必須從職工的衣食住行做起。馬克思說:人們為之奮鬥的壹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企業生產的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使職工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實踐三個代表的本質要求。但是,要改變這種狀況,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萊文礦黨政領導果斷決策,從改善礦區生活環境入手。2003年3月,根據全礦房屋分布情況,全礦劃分為新陽東、新陽西、紅陽東、紅陽西、朝陽、彭陽、金陽七個社區,統壹歸街道辦事處管理。社區成立後,立即掀起了聲勢浩大、前所未有的環境治理活動,提出了“凈化、綠化、亮化、美化”的社區環境治理“四化”目標。在壹個月的治理活動中,黨員成立了突擊隊,全礦男女老少積極參與。* * *出動16350人次,清理各類垃圾2800余車,清理居民區防洪排水溝1500余米。沈睡多年的垃圾全部被清理幹凈,礦區變得整潔幹凈。2003年4月,突如其來的“非典”降臨萊文煤礦。16晚,10左右,上級非典防治辦公室給萊文礦打電話詢問壹名非典疑似病人的情況。派出所、勞動人事部門翻遍了所有花名冊,都找不到這個人。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新成立的朝陽區街道辦事處扮演了大樓負責人的角色,不到半個小時就找到了這個人。“非典”時期,新成立的社區負責全礦外來人員的查詢、登記、噴藥等工作,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實踐與效果
第壹,機制創新。創新用人和管理機制是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先手棋。社區成立後,萊文礦公開招聘了7名年輕、管理有方、公道正派、熱愛社區工作的同誌擔任社區隊長,為每個社區建了辦公室,建立了壹系列規章制度,形成了橫向到縱向的管理網絡。為了真正做到管、做、照應,萊文煤礦成立了由礦黨委書記負總責,工會主席任組長,單位負責人任組長的組織領導機構。壹年365天每天早上7: 40召開生活調度班前會,及時協調解決小區內的相關問題,對涉及職工群眾生活的事情做到“當天辦完”,真正將職工家屬日常生活的困難和雜事納入其中。同時,礦區黨政把社區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創建的立足點和切入點。特別是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在7個社區建立了黨支部,選派黨性強、業務精、經驗豐富、熱心社區工作的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大膽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實現了有群眾就有黨務工作;哪裏有黨員,哪裏就有黨組織;哪裏有黨組織,哪裏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社區黨支部主動為黨員慶祝“政治生日”,極大地鼓舞了許多黨員,徹底解決了許多退休黨員和傷病黨員長期無人問津的問題。退休黨員宋利用到上海看望女兒的時間,在街道辦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復印了相關材料,帶回礦上交給黨支部。黨員安業,壹位退休老人,發現小區煤氣管道因洪水泄漏,於是給家人打電話,拉平板車,用土掩埋管道,保證了管道和行人的安全,體現了壹個黨員土生土長的責任感。
第二,拓展服務功能。萊文煤礦堅持不斷拓展社區服務功能,拓展服務範圍,增加服務項目,先後將綠化、環衛、信訪、民調、扶貧等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實現了醫療衛生服務、家政服務、法律法規、家庭教育、文化體育等進社區、進家庭的整合完善;團、宣傳、辦公室、紀律、工、團、公安7個政治部門實行了7項社區制度,礦上所有黨支部都與社區結對。同時,礦上每個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每月為社區辦壹件實事,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壹部分。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萊文礦還成立了由學校、供電、醫院、生活調度、行政部門、工會、公安部門組成的八支服務隊,利用業余時間深入社區,為職工排憂解難。醫療服務隊每月在各社區舉辦醫療保健知識巡回講座,為老幹部、老工人在家進行義診,受到社區居民的熱烈歡迎;孩子學校服務團隊利用休息日,就如何做好孩子八小時以外的家庭教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如何開設第二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等問題,與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被家長稱為“免費家教”;治安服務隊開展的普法、防火、防盜宣傳教育已送貨上門,增強了居民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後勤、供電、供熱、文化、集成等服務團隊常年深入社區,講解居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如如何安全用電、安全用氣、正確使用電視電話等,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第三,完善制度。制度建設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特點,也是構建和諧礦區、建立長效機制的關鍵。萊文煤礦制定了《環衛工人工作標準》、《綠色化學品工作標準》、《七站八隊月度流動紅旗競賽辦法》等壹系列規章制度,並成立了競賽辦公室,設立了統壹的標識牌,公開了服務隊隊長名單、服務電話、服務項目、服務目的和承諾,明確了考核細則,每月進行評比表彰,對獲獎的服務隊、服務站獎勵500元。壹系列制度措施的實施,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極大地激發了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熱情,隊站服務熱情空前高漲,推動了和諧文明社區創建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的發展軌道。
辛勤的勞動帶來了豐收的果實。經過兩年的努力,今天的社區,街道幹凈了,路好走了,居住安全了,生活舒適了,人們的臉上越來越有笑容,工作也更有活力了。創建和諧文明社區給萊文煤礦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有效配合了全礦的安全生產。
萊文礦把安全共管作為社區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求每個社區與生產隊、班組結對,簽訂安全聯保合同,跟蹤檢查安全合同執行情況,每個社區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安全形勢宣傳或慰問、送溫暖活動。為支援井下采煤生產,2005年6月至7月,各社區家屬組織每天給井口送綠豆米湯、毛巾、鞋墊。礦山安全協管工作站與子弟學校聯合舉辦“家屬給井下工人寫安全信”活動,社區居民開展“安全送妳,喝杯熱茶”主題活動。各社區還聯合組織了壹批具有30多年井下安全生產經驗的退休職工,以現場談心的方式傳授自主安全的經驗,以親情友情提醒職工重視安全生產。萊文礦依靠社區構築的第二道防線發揮了巨大作用。自2004年以來,全礦連續兩年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
——極大地方便了員工的生活。
社區堅持“壹切為了群眾,壹切圍繞群眾,壹切為了方便群眾”的宗旨,為職工群眾“全天候”服務。無論家裏發生大事小事,員工家屬只要撥打所在社區的電話,就能立即得到幫助。去年3月7日晚9點半,朝陽區66號樓1號門地下室起火。接到電話後,社區隊長王苓華立即帶領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從鄰居家取水,並在最短時間內將火撲滅。紅陽西區有個老人。他的妻子已經去世了,他的孩子也不在這個礦上。社區把他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定期為他打理被褥,打掃衛生,這讓老人向大家吹噓:萊文礦社區是老百姓的家。2005年重陽節,老人們提出浴池缺少凳子,後勤服務隊第二天就給老人們添了新凳子。現在不管是誰家的電燈壞了,水管漏了,廁所堵了,東西丟了,電視效果不好,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區,因為社區可以為他們辦實事,解決難題。
——有力促進了居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萊文煤礦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家庭活動,在全社區營造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氛圍。每周二、周五下午,各社區都堅持學習業務、安全和各種技能。2005年4月,萊文礦開展了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向社會捐贈圖書的活動。短短半個月,向社區捐贈圖書超過1500冊。這些書會發放到礦上各個社區,建立閱覽室,用優秀的文化陶冶員工的情操,把員工從牌桌、酒桌、麻將桌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桌。同時,萊礦在各社區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交好朋友、樹好家風、樹好品質”的“三好居民”、“五好家庭”競賽,制定居民公約,全面提高居民素質。2005年“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礦山教育服務隊帶領千余名學生深入社區,清除亂塗寫在樓房墻壁和居民樓衛生死角的小廣告,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尊重他人勞動的良好習慣。在創建“節約型社區”活動中,各社區先後開展了以節約用電、節約壹滴水、節約壹張紙為主要內容的“十個壹”活動,舉辦了“誰知道每頓飯都辛苦”演講比賽,舉辦了七個社區環衛工人技術大賽,全面提升了居民素質。信陽西區環衛工人郝潤蘭撿到壹張5000元存折,主動歸還失主。拾金不昧的精神被贊;許多青年團成員提倡新的喜事,舉行集體婚禮,移風易俗,開創壹代人的先例。現在,鄰裏和睦、尊老愛幼的文明新風吹進了尋常百姓家,鄰裏之間謙讓互助、患難與共蔚然成風。壹個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和諧礦區呈現在人們面前。
——架起了領導與居民之間的橋梁,為構建和諧礦區奠定了基礎。
以前很多居民聽不到萊文礦有什麽重大政策出臺,經常去礦上問。社區成立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向居民宣傳礦上的情況,服務隊也到社區講解國家的法律法規,把中央的聲音、公司領導的決策和礦上的重大問題及時傳達給居民,架起了領導和群眾溝通的橋梁。同時,各社區還針對弱勢群體開展了“生活扶貧、身體康復、精神支持、智力支持上學就業”活動。2005年以來,萊文煤礦* * *發放扶貧款6.96萬元,“壹對壹”礦領導攀窮親戚扶貧的典型經驗在山西日報。
——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萊文礦7個社區建立了文體指導站,每個社區成立了美術、書法、戲曲、乒乓球、剪紙、象棋等各種協會。每個假期,社區之間都會舉行比賽。社區組織的威風鑼鼓表演獲得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比賽金獎,參加孝義吳彤工業園區剪彩儀式。在汾西礦業集團公司50周年系列活動中,社區舉辦了“回憶汾西、熱愛汾西、建設汾西、發展汾西”文化周,凝聚了人心,活躍了職工文化生活。2005年6月5438+10月65438+10月9日,信陽600萬噸礦井及洗煤廠改擴建工程舉行奠基儀式。萊文礦邀請了國家壹級演員克萊姆等人在礦上表演,讓居民坐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過去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人。現在,各個社區有很多活動和講座,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既豐富了自己,也展示了自己的才華。新聞媒體也在湧入,萊文礦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在不斷提升。
——培養團隊,為人才成長提供廣闊舞臺。
“七站八隊”的建立,為礦上各類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醫療服務隊的工作人員向職工群眾普及醫療知識,每月舉辦醫療知識講座,造福群眾;學校老師經常教住院醫生培養人才的知識;廣播、電視、供電、供氣人員也把知識奉獻給居民,造福群眾。各服務隊在為廣大職工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給技術人員壹個了解群眾、深入實際、提高素質的機會,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保障社區後,政工部門工作人員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深入群眾,深入實際,為宣傳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掌握第壹手資料,發揮聰明才智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啟蒙與規劃
首先,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強大思想武器。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歸根到底是為了造福人民。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我們壹切工作的行動指南。民心大於天,萬事第壹,群眾利益無小事。近兩年來,萊文礦將燃氣管道引入社區居民家中,在呂梁地區建設壹流幼兒園,對老樓進行供暖改造,建設集貿市場和礦業園區,對單身公寓實行酒店化管理,都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第二,領導重視、協調配合、全民建設是創建和諧社區的關鍵和基礎。
領導能力是創建和諧社區的關鍵。汾西礦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親臨社區指導工作,還向萊文煤礦領導推薦了《工人日報》的《推薦實事項目,構建和諧社會》壹文,提出要建設“壹流焦煤、全省壹流煤、壹流煤”的文明社區,為萊文煤礦創建社區指明了方向。
萊文礦形成了* * *意識,黨政工團狠抓落實,使“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理念和“天人合壹”的環保理念深入到每壹位居民的心中。通過全民建設,壹個春天百花齊放、綠草如茵、冬天燈火輝煌的現代化新礦區脫穎而出,成為307國道上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三,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形成長效機制,是創建和諧社區的可靠保證。
萊文煤礦在建設和諧社區中不搞短期行為、排場和表面工程。而是結合汾西礦業集團整體質量標準化工作,制定《環衛工人工作標準》、《綠色化工工作標準》、《七站八隊月度流動紅旗競賽規則》等壹系列規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紮實推進和諧社區建設不斷深化。
第四,做好規劃,努力工作,循序漸進,是構建和諧社區的有效途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社區建設是百年大計,必須從長計議。建設社區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做好社區的各項工程。萊文煤礦成立了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制定了社區建設五年計劃。從長遠來看,要以大局為重,不要搞今年要建,明年要拆的“勞民傷財的項目”。
努力開創大業,努力創建和諧社區。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區的指導思想,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是構建和諧社區的力量源泉。有好的理念、好的班子、好的團隊、好的礦風、好的制度,是萊文煤礦在構建和諧社區過程中得出的經驗和結論。
面對新形勢,萊文煤礦明確了未來五年安全文明社區建設的重點是:創建綠色社區、安全社區、人文社區、科技社區,建設特色社區、和諧社區,建立市場化運作體系,壯大社區經濟實力,使社區成為集政治、經濟、文化、娛樂於壹體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成壹體的法人實體,加大硬件投入,讓居民足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