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壹新情況、新問題,黨和國家把毒品預防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重視。但由於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國際歷史背景,禁毒工作難度加大,毒品濫用問題尚未得到完全遏制。目前,在禁毒方面,僅僅依靠國家和政府管理部門的工作是不夠的,僅僅靠打擊毒品是不可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必須構建社會禁毒預防管理工程體系,打壹場禁毒人民戰爭,讓毒品在中國徹底失去市場。
壹是構建社會化的毒品預防網絡體系。構建這壹網絡的主要思路是構建“單位、社區、家庭”壹體化的禁毒網絡。具體來說,單位和社區要建立禁毒組織,有崗位負責人,聯系點要落實到每個公民家庭。網絡要完善預防機制,制定責任制度,建立“無毒社區”評價標準,規範網絡運行模式,將吸毒暴露在全社會的監督視野中,形成全社會的監督氛圍。目前,這壹網絡雖已初步形成,但網絡功能弱化的矛盾相當突出,主要是網絡的軟硬件有待完善和加強;區域和社交網絡覆蓋不夠;網絡專業人員和社交網絡人員的積極性不協調、不適應;網絡反映機制不靈敏,網絡運行渠道不暢通,網絡激勵政策不到位。
第二,完善社會法律監督體系。目前,我國禁毒法律法規已基本完善,但不足之處是法律約束的範圍和重點,主要局限於“販毒、吸毒、制毒”的當事人,而對參與禁毒的單位、社區和家庭的約束力還是空白。因此,社會禁毒預防力量發揮的作用有限。基於這種情況,有必要加強單位、社區和家庭禁毒法律的約束力。比如,壹個單位或社區存在販毒、吸毒、制毒問題,要追究單位負責人和社區負責人的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和未婚青年涉毒,要追究其父母的法律責任。這樣才能增強禁毒的預防力,充分發揮社會化禁毒的法律威懾力。
第三,構建社會化特殊群體救助體系。根據毒品對社會的危害性分析,參與販毒、吸毒、制毒的犯罪分子,大多在受到法律制裁並給予強制隔離戒毒治療後的壹段時間內,成為低收入弱勢群體。他們受到家人、親友和社會的歧視,找工作、結婚、收入低、生活困難。如果忽視這個群體的現狀,會使這個群體走上二次犯罪的道路,或者再次涉足吸毒。據調查統計,涉毒人員再次犯罪、再次吸毒的比例很高。壹旦他們踏上社會的對立面,就會增加對社會的仇恨,對生活失去信心,以絕望主導自己的行為。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法律、制度、政策上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幫助這些群體解決生活困難,幫助他們就業,從思想上教育他們,從政治上關心他們。真正讓涉毒人員感受到社會制度優越性的溫暖,增強他們追求新生活的信心。這樣,隱藏的社會矛盾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就會轉化為有利因素,消極的群體社會力量就會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這是壹個長期的策略,必須長期堅持,並且執行下去。
禁毒工作是壹項社會工程,是壹項長期工程,也是壹項艱巨任務。只有全社會的投入,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我們應該自信,走出壹條有中國特色的禁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