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管理
管理家務
(2)[安排]:安排
安排葬禮
(3)[照顧]:治療;處理
孩子們已經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了。
◎烹飪
【熟食(通常指。肉和魚的菜肴
西門町的日本料理是我每天都去的。
1.關心;照顧《晉書·王徽之傳》:“嘗會徽,曰:‘卿在府久矣,汝當照顧之。“《太平廣記》卷301引用唐的《易洸記》:“妳的妻子若是我的妻子,我情願不去管它。元·《種花》詩雲:“苗生初夏,早晚忙做飯。”朱自清《背影》:“再說,我這個年紀的人,還不能照顧好自己嗎?"
2.排列;處理。《宋書·吳溪川》:“當以食為天,勝於勞作。”馮明夢龍《智囊補雜智·閃耀光》:“【閃耀光】就是收受賄賂做菜。中官若幹,衙門若幹,可封以防萬壹。”清·清·程子《徐致壹安以陵》:【以陵】管理家事有條不紊。”郁達夫《遊園會》詩:“黃毛中亭為小塔,烹西山需多才。”
3.補救;整理壹下。北魏賈思勰《齊姚敏樹植榆楊樹》:“榆生,草長,不必管。”宋立剛《馮昭條·有邊防之利》:“不但顧淮南,還欲建康守城墻,修宮室,立府,造軍營,為翠華之運,可粗抄之。”清代李煜《玉搔頭極諫》:“種種不祥之言,為亡國之兆,我未許他,故去理諫。”
4.推廣;支持。南朝、宋代的劉義慶在《世說新語·德》中寫道:“選官者,當善用此人。”"宋周唐《清伯別誌》卷:"望明日去長葛取之。"
5.指點;教育。唐·段石成《酉陽雜奇術》:“他的人留在鄭州,是因為他說,‘妳能做幾百次我就照顧妳。”“朱自清背孩子”:“他不寵他們,但沒有耐心照顧他們,他們是不可能成功的。"
6.修理。唐代端安節《琵琶記》:“內庫琵琶面兩張,編號大雷虎、小雷虎,因失銜,送崇仁坊南詔家烹。”宋、趙、石《客退錄》卷壹:“[劉邊公]曰,‘人破猶可修,人毀矣。’語言不完美,美甲學校在這裏,廚藝如新。"
7.驅逐出境;娛樂。唐涵予《鳳中丞過酒城南路邊古墓上禮部外侍衛小室張道士》詩曰:“我不自知我在飲酒。”金段克己《鷓鴣答正道》詩雲:“窮愁約詩煮,春日酒價高。”清江玉《湘粵嘉定趙胤谷北歸靠其聲賜》雲:“不嘆徘徊江湖,教天烹,悠然居人間。”
8.期待。魏《雲石篇》:“若欲折之,遠寄之,無此長臂。煮竹人,宜少寒枝香。”
9.日本漢字。烹飪。也指菜肴。郭沫若《離開蔣介石後》:“她壹聽說我不吃早飯,也不吃午飯,就趕緊點了些日本菜。”
中文裏做菜的本意是請客、料理,但日語裏做菜這個詞的意思是菜。隨著日本經濟的迅速擴張,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日本料理作為世界料理的壹員,自然在各國生根發芽。日式小屋、榻榻米、穿著和服的服務員、色彩鮮艷、餐具精致的日本料理,構成了美食世界的獨特風景。日本食物的口味和飲食也開始被廣泛接受。
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借詞
壹、唐代中國向日本學習與近代中國向日本學習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許多有趣而有意義的事情。總的來說,有兩個時期特別引人註目。壹個是中國唐代,壹個是近代。
到了唐代,是日本人貪婪地向中國學習,甚至大和民族在接觸了中國文化之後,第壹次遇到了書寫,然後學會了寫字。日語的“假名”(字母)只是漢字的變體。
在近代,是中國試圖向日本人學習。不考慮其他方面,僅從語言和文字方面來說,到了近代,日本已經成為了漢語的輸出國。日語“漢語”沖擊了東亞國家的語言系統。當然,它也大量進入中國的漢語,成為中國人民日常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學生先生和學生先生
從時間順序上看,中國接觸西方文化比日本早得多。早在7世紀,基督教僧侶就來到中國傳教。此後,13世紀的凱爾·波洛和16世紀的利瑪竇是古代西方文化的知名使者。在利瑪竇時期,西方的中文翻譯工作已經開始。眾所周知,徐光啟與利瑪竇合作翻譯了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1870年,新教傳教士馬禮遜來到中國。他把新約翻譯成中文,完整版出版於1814。更重要的是,他還編了壹本漢英詞典。該詞典第壹卷於1817年出版,整部詞典為四開本,六卷4595頁,於1823年出版。
1898年秋,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潛入日本軍艦大島號,逃往日本。這時候大量的西方名詞和術語進入了日語,在《美女歷險記》和《與美國談判》中自然有很多這樣的翻譯,被稱為“政治小說”。他輕而易舉地向中國讀者介紹了民主、科學、政治、經濟、自由、法律、哲學和美學等詞匯。梁啟超在翻譯和介紹日本政治小說到中國的同時,也開啟了雷伊先生《黃金十年》中提到的近代中日關系史上的“黃金十年”,在全國掀起了學習日本的熱潮。已經被翻譯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這壹時期被翻譯成中文,甚至日本的中級教科書也被翻譯過來用作教材。
這也意味著日語“外來詞”傳入中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開始的。
三、求真求易與壹手二手
本來洋務運動就是要學習和了解西方,所以要翻譯西方的著作。但是,壹轉到日本當老師,人們學習西文的動力就降低了。學習日本,無非是希望通過學習日本來間接學習西方。當時朝野普遍認為這樣可以事半功倍。然而,中國近代第壹位翻譯家嚴復卻堅決反對這股學習日本的熱潮。在《外交報》發表的“給主人的信”中,他寫道:
當我聽到學術的東西,我必須尋求第壹名,然後得到真相,我會盡力得到我在兩個房間裏看到的,和在它上面的那個。其次,乞討精神是通過簡單的策略傳播和師友的教導。但是,兩者都是,毫無疑問,必須用於其原始目的的文本也是。最底層是求的翻譯,離真相很遠。現在我們國家嘗過科技的翻譯很少。也就是說,日本辛辛苦苦爭取來的,只不過不是它所擁有的,我的鄰居也沒必要回避。他離開才三十年。日本,2000-3000年來壹直在尋求太西的學術成果,30年的努力才有收獲。雖有譯作,但其名可斷定不安,其考證可預言不密。只是因為我與妳親近,所以才引天下學者追隨。那些沒有野心又不善於學習的人怎麽辦?矮子問道比修人高,信以為真,因為他們比較自足。妳所做的是不同的。
嚴復強調,要深入了解西方思想和學術,必須直接閱讀原著。借助翻譯,是不得已而為之,借助翻譯,會有更多的塵埃,更進壹步的真相。他認為日本對西方概念的翻譯不準確,所以不能無條件借用。比如,他反對日文翻譯“經濟”而代之以“紀學”,並在《傅園》開頭的“譯例”中解釋了原因:“紀學,西文名葉科諾米,是希臘文。葉克,主講人。諾米,對於聶莫的轉折,這種說法是有規律的。如果妳遵守諾言,它的意義從管理家庭開始。報價並申請,對於材料經紀人存出納的所有東西,擴大並填充,以生食報國。把它的培訓萌芽公之於眾,把日文翻譯為經濟,中文翻譯為財務管理。期待的話,經濟面太廣,理財太舒服。自己做的,就要借鑒。”
他認為“經濟”壹詞的本義比西方的“經濟”壹詞更寬泛,所以不適合翻譯。再比如,他拒絕借用“社會”的日文譯法,而是堅持把“社會”的西文譯法翻譯成“團體”,把“社會學”翻譯成“團體學”。另外,《資本論》每日翻譯“資本”,嚴格翻譯“母財”;“進化”的日文翻譯是“進化”,嚴格翻譯是“自然表現”;“哲學”翻譯日本的“哲學”,嚴格意義上的“理學”;“玄學”在日本翻譯為“玄學”,在嚴翻譯為“玄學”...
第四,有形的數量和無形的影響
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詞”數量驚人。據統計,我們今天使用的社會人文領域的名詞和術語,有70%是從日本引進的。這些都是對應西方詞匯的日語翻譯,自從傳入中國後就牢牢紮根於漢語。我們每天用來大聲說話,使勁思考,說“東”“西”的大部分概念,其實都是日本人發明的。
事實上,沒有日語的“外來詞”,我們今天幾乎不會說話。即使我寫這篇關於日語“外來詞”的文章,也必須大量使用日語“外來詞”,否則根本寫不出來。近年來,這個問題也不時以不同的方式被談論。例如,雷伊先生在介紹美國學者任達《新政革命與日本》壹書的《黃金十年》壹文中寫道:
這些新詞幾乎涉及各種題材,或是現代日語新造,或是利用舊詞賦予新意。現在它們被中國的知識分子借用,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詞匯,促進了漢語在許多方面的變化,為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石。目前我們常用的壹些基本術語和詞匯,大多是從日本引進的。如服務、組織、紀律、政治、革命、政府、政黨、原則、政策、應用、解決方案、理論、哲學、原則等。,其實都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語”,還有經濟、科學、商業、幹部、衛生、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主義、和諧、美學之類的東西。
每當我想到我們用來思考、說話和寫作的70%的概念是日本人創造的,我就想:這壹事實在過去的65,438+000年裏是如何影響中國人的思維的?
可以說,日語“外來詞”的湧入,絕對影響了100年來中國人的思維,100年來中國的文化,以及100年來中國的歷史進程。但是,要從整體上思考現代漢語中的這種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思考日語“外來詞”的影響時,我們必須使用日語“外來詞”,這就像蛇咬尾巴壹樣。——這應該是西方漢學家的絕佳話題。
雖然不能從整體上說日語“外來詞”的影響,但還是可以舉出壹些具體的例子。
幾十年來,歷史學家壹直在爭論中國古代是否有“資本主義”的萌芽。但鬥爭本質上是觀念上的鬥爭,區別在於對“資本主義”概念的理解。同樣的歷史事實,有人認為它能解釋“資本主義”的萌芽,有人認為它不能。有沒有關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爭議,歸結到為什麽是關於資本主義的爭議,而“資本”和“主義”這兩個詞都是日本人發明的,也是日本人用資本主義來翻譯西方語言中的資本主義。如果把“資本主義”翻譯成另壹個中文詞,這種爭議還會發生嗎?就算發生了,表達方式會不會不壹樣?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領域出現了所謂的“審醜學”。“醜”是相對於“審美”而言的。“美學”是日本人中江兆民對西方語言“美學”的翻譯。但“審美”的本義是“感性”。如果壹開始就沒有“審美”這種翻譯,翻譯成其他形式,比如“感性”,那麽所謂的“醜”還能成立嗎?
今天我們把短至幾百字到幾百萬字的虛構作品稱為小說,但小說和短篇小說是有區別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命名,只指出長短的區別,其他不做說明。於是就有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在審美意義上是否有本質區別的研究和爭論。有人說是指不同的審美方式,有人說只是在字數上有區別。其實,我們今天使用的“小說”這個概念,是日本現代作家平內逍遙在《小說的本質》中對英文“小說”的翻譯,而英文“小說”原本是指壹部長篇作品,短篇作品則以“短篇故事”來表達。兩個不同的名字都強調了不壹樣。應該說,用“小說”翻譯“小說”未能完全傳達原意。如果我們不把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稱為“小說”,而是有不同的標題,我們對它們的理解會不會和壹開始就不壹樣?還有長篇和短篇之爭還會發生嗎?
五、舊的不去,新的來。
還有很多例子。最後,我想說:因為我們用的西方概念,基本上都是日本人給我們翻譯的,所以中西之間永遠會有壹個日本。
不知道這個說法能不能成立。
六、日語外來詞分為以下幾類:
[1]修飾符+修飾符
(1)形容詞+名詞
例子:人權、國庫、特權、哲學、外貌、美學、背景、化石、戰場、環境、藝術、醫學、入場券、下水道、公證人、分類表、低能兒。
(2)副詞+動詞
例子:互惠、排他、交流、強迫、特許、否認、肯定、投票、告別、仲裁、妄想、緩刑、假釋、假死、假設。
[2]同義詞復雜的例子:
解放,供給,解釋,方法,* * *身份,主義,階級,開放,* * *和諧,希望,法律,活動,命令,知識,綜合,說教,教導,解剖,鬥爭。
[3]動詞+賓語
例子:斷交、脫黨、動員、失蹤、投票、休戰、打架、投資、投機、抗議、規範、搬家、拍照處罰。
[4]由上述詞語組成的復合詞
例子: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治外法權、土木工程、工藝美術、自然科學、自然淘汰、攻守同盟、防空演習、政治經濟學、唯物史觀、動脈硬化、神經衰弱、企業財團、國際公法、最後通牒、經濟恐慌。
其他的有:
[動詞]
服從,審查,支持,分配,克服,支配,配給烹飪。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
哲學、心理學、倫理學、民族學、經濟學、金融學、物理學、衛生學、解剖學、病理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河流工程、電氣通信、建築學、力學、簿記、冶金、園藝、聲學和工藝美術。
[結束語]
(1):統壹、多樣化、通用化、自動化、現代化等。(2):移動、簡單、方程式、日文、新等。
(3)炎癥:肺炎、胃炎、關節炎、氣管炎、皮炎等。(4)力量:生產力、原動力、想象力、勞動力、記憶力等。(5)性:可能性、必然性、偶然性、周期性、習慣性等。(6)大眾性、民族性、科學性、絕對性、開放性等。標準型、體驗型等。(9)感覺:美感、好感、優越感、敏感、讀後感等。(10)點:關鍵點、焦點、觀點、起點、盲點等。(11)觀點:主觀,客觀,悲觀,樂觀,人生觀。警戒線(13)率:效率、生產率、增長率、利率、頻率等。(14)方法:辨證法、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憲法學、民法、刑法等。(15)程度:進度、深度、廣度等。紀念品等。(17):作者、讀者、譯者、勞動者、創始人、先進工作者等。(18)功能:同化、異化、光合作用、心理功能、副作用等。(19)問題:人口問題,社會問題,民族問題,教育問題。舊社會的(21)社會: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國際社會等。(22)主義:人本主義、人文主義、波慢主義、現實主義、帝國主義、排外主義等。(23)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中產階級、無產階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