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系是壹個以金融、商業和管理為主的教學系。始終堅持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面向崗位群體需求,培養具有壹定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中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目前有2個四年制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1個三年制本科專業。本科、專科在校生***1400余人。把專業和課程建設作為系裏教學改革的重點,其中會計專業已申報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財務會計、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公共關系等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其他相關專業和課程被列為院級重點學科。全系師資力量雄厚,師資結構合理。教授1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12人。此外,成立由具有社會實踐經驗的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指導專業教學和實踐活動。
根據現有專業的特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提供必要的教學設備,建立滿足學生社會教學實踐需要的實習基地,在學校設立專業實訓和實驗室,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我系學生在省市級專業競賽中成績優異。由於突出以提高綜合素質、加強能力培養為基礎的辦學特色,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最低達到70%,大部分畢業生在專業崗位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肯定。
計算機工程學院
計算機工程學院成立於1983,現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三個專業。2001-2007年,與吉林師範大學合作期間,開設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為社會培養了500多名本科人才。2009年,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與神州數碼合作開通3G。
計算機工程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培養面向社會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建立雙軌制實踐教學體系,提高教師“雙師型”素質,建設技能型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師資力量雄厚,專任專業教師16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研究生6人,雙師型教師12人,兼職教師65438人。與神州數碼、北京銀河高科聯合辦學,形成“2211體系”的企業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基於實際工作過程,實施新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技能,提升學生的工作體驗,初步完成在校學習期間從學生角色到企業員工角色的轉變,使學生在畢業前基本達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我們不僅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也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學會學習、交流、合作、生存、創造,為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搭建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舉辦專業比賽,成立學生專業發展協會,開展演講、讀書活動等大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通過講座和學生的自我管理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自主學習意識,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管理中,應采取管理與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增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機械工程學院
四平職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創建於1986。其前身是四平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2002年更名為機械工程系。
系下設兩個教研室:機械教研室和數控教研室。現有專兼職教師2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8人,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10人。我系現設有機械設計與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機械設計與制造、焊接技術及其自動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四個專業,在校生860余人。
該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基地和中國商務人士職業資格認定基地。學校教學科研設施齊全,實習實訓基地功能齊全。機械工程系有許多實驗室,如機械零件實驗室、液壓實驗室、數控加工實訓室、CAD制圖室、金工實驗室等。,並擁有校內外自建、合作的實踐實訓基地,占地2400多平方米,耗資近200萬元,並專門配備見習教師進行指導。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學校與四平收割機廠、四平東達風機有限公司、四平冶金液壓有限公司、四平方向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建立了學校的校外金工實習基地和生產實習基地,積極推行校企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模式,使學生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
為了減輕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的家庭負擔,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學校設立了各種獎學金。其中,校級獎學金分為優秀學生獎學金、三好學生獎學金、貧困學生自強獎學金,金額從150元到800元人民幣不等;省級優秀學生獎學金,金額4000元;國家勵誌獎學金金額2000元,國家優秀學生獎學金金額8000元。此外,我們還為學校貧困家庭的學生安排勤工儉學崗位。經濟困難的學生還可以憑借三級貧困證明向銀行申請相當於當年學費的無息助學貸款,免除學生求學的後顧之憂。
2002年至2007年,學校與吉林師範大學合作辦學,具備了本科培養的實力和資質,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學和辦學經驗,也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教學質量為基礎,以科學管理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專業為品牌,註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了實現本校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學校成立了就業辦公室,負責聯系各用人單位,發布各種就業信息。我們系也把學生就業確立為壹把手工程,由黨支部書記直接負責。我系自成立以來,已向全國輸送畢業生3000余名,受到各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不斷攀升。其中,2008年就業率高達90%以上。
電子工程學院
目前,電子工程學院設有自動化技術教研室、應用電子技術教研室、信息技術教研室。擁有壹支教學經驗豐富的“看老師”教師隊伍。設有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及維修三個專業,壹個本科專業為電子雙興趣工程。配備了電工電子、電力電子、自動穿刺技術、過程控制和可編程控制技術。
師資力量:有28名專兼職教師。擁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雙師型教師22人。校企合作:先後與紅嘴集團、方向機械、網通、維克斯等企業合作。開展以成人為目標的文化活動。就業率80%。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承擔著全校公共外語和專業外語的教學任務。十多年來,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壹切工作的首位,把為國家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最高使命。外語系由壹批年富力強、學識淵博、學業有成的中青年教師組成。
外國語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每學期聘請英美等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外籍專家授課。有3個現代化的多媒體語言實驗室,2個資料室和100多種專業書籍。同時積極吸收各大高校英語教學的經驗,采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強調聽說訓練和實用翻譯訓練。優秀畢業生遍布全國:北京中財易電信公司總裁丁大勇、深圳華能集團總經理助理劉雪楓、漢高集團上海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康平、四平少林武文學校校長車文龍等都畢業於該校。在高考中,外語系學生的升學率每年都在30%以上,最高的壹年達到98%,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定期舉辦英語演講比賽、寫作比賽、戲劇比賽,外教舉辦英美文化習俗教育講座,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形成了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強、能力多元的人才培養特色。
外語系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課程設置註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同時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和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貿、涉外秘書、涉外旅遊需求大的社會趨勢。專門設置商務英語和旅遊英語兩個專業,培養學生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學生就業將面向商業、金融、經濟管理、旅行社、旅遊服務壹線,從事導遊、旅行社管理、英語翻譯、涉外秘書等涉外工作。
外語系的目標是把這個系打造成壹個多層次、全方位、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的優秀系,與英美綜合性大學的英語系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