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做的是進行校園市場調研。在校園營銷中,我們沒有太多的成功案例或固定模式可以借鑒。對於希望在這方面有所作為的企業來說,壹定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校園市場,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消費特點,分析他們的消費習慣。比如,他們更容易受到周圍朋友、同學的影響,消費觀念尚未發育完全,具有壹定的感性,無法憑借自己的經驗和大眾市場的主觀臆斷做出營銷決策。
第二,產品開發要有針對性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特點,推出更多質量好、價格適中的新產品。產品設計要有的放矢,從外觀到功能,不斷融入大學生文化元素,比如手機內置的word查詢,新穎炫酷的外觀等。如果妳選擇了正確的產品,校園裏的接受度是令人驚訝的。
第三,市場細分和針對性促銷
校園市場也需要市場細分,讓企業根據不同的目標市場進行產品的差異化定位和營銷。比如通過數據收集,可以知道壹個學校有多少宿舍,男女生比例,年齡比別人大多少人...這些細分的數據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可以進行校園化的推廣,保證營銷的精準和高效。
第四,價格和支付方式要考慮大學生的承受能力。
強烈的消費欲望受到現有購買力的限制,價格對於大學生來說是壹個非常敏感的營銷工具。進入校園市場的產品定價要向中低價位傾斜。此外,企業可以針對大學生市場制定相應的支付方式,如電腦、數碼相機等高價值產品,允許分期付款。
動詞 (verb的縮寫)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力量。
傳統媒體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互聯網現在是對大學生最有吸引力的媒體。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有65438+億在線用戶,其中寬帶用戶有4000萬,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加,其中大學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都說明大學生對網絡的關註度和依賴度在上升。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利用網絡在大學生中的親和力,加強在各種虛擬社區和網絡遊戲中的在線交流力度,加強企業、品牌和大學生之間的關系。
第六,發揮高校社團的作用
大學社區是校園營銷中特別值得註意的壹部分。企業在高校的營銷活動如果能得到學生會或學生社團的支持和配合,結合學生的特點和社團的活動計劃來完成宣傳活動和引導消費導向,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可能的話,企業甚至可以成立自己的大學活動社團,並利用它們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七、尋找“意見領袖”
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壹小群人超前消費,什麽都先用。這些人會在第壹時間帶動整個學校的潮流。這些人就是所謂的“意見領袖”。我們可以嘗試在網上建立壹個“意見領袖”,把這些人捧在手中,通過給他們壹些優惠或者贈品來促進新產品的推廣。這種方法成本很低,但效果很好。這些學生在引領身邊潮流方面甚至比找明星代言更有說服力。
八、用大學生熟悉的方式“說話”。
貼近校園環境,用大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和文化展示企業的產品和品牌。改變品牌和產品的推廣方式,通過更柔和的廣告或公益活動等公關活動,減少大學生的回避心理,最終通過非商業的宣傳活動和學生的參與,達到學生和廠商互動的目的,從而達到品牌和消費群體的* * *聲。
九、明確活動的目的
企業在把營銷活動延伸到校園之前,應該明確這樣壹個活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企業或者產品的形象,或者僅僅是搞壹個促銷。即使兩者兼顧,也要劃出其中壹個重點,使活動的形式更能符合活動目的的要求。以擴大知名度和提升形象為重點,做產品展示或知識講座,盡量淡化商業氛圍,以免引起學生的回避行為;以銷售產品為主的,要在活動前期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學生對當天活動的足夠關註,並應努力使推廣方式多樣化。企業加強對校園營銷活動的認識非常重要,如何利用學生社團開展企業校園營銷活動需要有壹個系統的規劃。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結合點和突破點。
十、通過巧妙的方式,突破準入門檻。
壹個企業的校園營銷活動能否走進校園,是其成功發展的基本前提。面對學校規章制度的限制,企業可以憑借與學校已經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或者依托校園內的大型全方位活動,或者以贊助的形式獲得“入園”這樣的“意外收獲”來謀求進入校園。總之,在進入管控嚴格的學校時,要盡量把活動做到“重形象,輕銷售”。還需要提供相應的資金。如果是那些學校禁止壹切商業行為,企業也只好選擇放棄。
十壹、利用俱樂部營銷,結合必要程度的關懷。
過去中國的這種營銷方式傾向於貴族化。其實可以發展成針對學生消費群體的平民化方式,為會員提供產品優惠或發送最新信息,將累計購買產品作為留住會員的方式之壹,從而實現產品品牌的持久有效宣傳,形成固定購買群體。我們可以定期發放新品(不同於以往零散的發放形式,有壹定的規模和集中度),發放印有該產品品牌的生活用品,如便簽本、文具、生活小貼士等。,學生更喜歡,並采用流行廣告、海報等時尚元素。總之要從細節上培養品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