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中間商派駐代表。
大型企業壹般都派駐代表到經營其產品的營銷中介中去親自監督商品銷售。生產企業人員也會給渠道成員提供壹些具體幫助,如幫助中間商訓練銷售人員,組織銷售活動和設計廣告等,通過這些活動來掌握他們的銷售動態。生產企業也可以直接派人支援中間商,比如目前流行的廠家專櫃銷售、店中店等形式,多數是由企業派人開設的。
(2)與中間商多方式合作。
企業可以利用多種方法激勵營銷中介網員宣傳商品,如與中介網員聯合進行廣告宣傳,並由生產企業負擔部分費用;支持中介網員開展營業推廣、公關活動;對業績突出的中介網員給予價格、交易條件上的優惠,對中間商傳授推銷、存貨銷售管理知識,提高其經營水平。通過這些辦法,調動營銷中介成員推銷產品的積極性,達到控制網絡的目的。
存在的問題
(壹)渠道不統壹引發廠商之間的矛盾
企業應該解決由於市場狹小造成的企業和中間商之間所發生的沖突,統壹企業的渠道政策,使服務標準規範,比如有些廠家為了迅速打開市場,在產品開拓初期就選擇兩家或兩家以上總代理,由於兩家總代理之間常會進行惡性的價格競爭,因此往往會出現雖然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市場拓展狀況卻非常不理想的局面。
當然,廠、商關系需要管理,如防止竄貨應該加強巡查,防止倒貨應該加強培訓,建立獎懲措施,通過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結合,從而培育最適合企業發展的廠商關系。
(二)渠道冗長造成管理難度加大
應該縮短貨物到達消費者的時間,減少環節降低產品的損耗,廠家有效掌握終端市場供求關系,減少企業利潤被分流的可能性。
在這方面海爾的海外營銷渠道可供借鑒:海爾直接利用國外經銷商現有的銷售和服務網絡,縮短了渠道鏈條,減少了渠道環節,極大地降低了渠道建設成本。現在海爾在幾十個國家建立了龐大的經銷網絡,擁有近萬個營銷點,海爾的各種產品可以隨時在任何國家暢通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