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環節的安全
牧場安全
這是奶源安全的基本保障。奶牛要想產奶,首先要吃到優質無汙染的牧草,其次在養殖的各個環節都要達到國家標準。在農場環節、乳制食品、奶牛健康檢查、鮮奶采集都需要質量保證。相對於從零售奶農或者不同牧場買奶,自有牧場可以盡量從源頭上保證奶粉生產的安全。同時也避免了部分零售奶農養殖水平相對較低導致的菌落控制不佳;而優質飼料的缺乏導致牛奶中蛋白質含量低。
生產安全
生產加工環節也直接影響奶粉的最終質量。在生產配方上,要保證奶粉的安全衛生。禁止在奶粉配方中添加各種違禁化學成分。同時要嚴把生產設備關,包括經質監局檢驗合格的設備,嚴格培訓使用人員,盡壹切努力保證每道工序的安全[1]。
2.傳送桿的安全性
運輸安全
生乳制品營養豐富,天然具備培養基的條件,在記錄、儲存、加工過程中容易被各種微生物汙染。這樣就需要在牛奶驗收、預處理、標準化、冷卻、殺菌、濃縮、粉碎、包裝、檢驗、入庫、發貨等環節采取關鍵控制措施[2]。這也是牛奶和奶粉各種安全標準和認證的意義所在。
儲存安全
由於富含植物油和壹定量的必需脂肪酸(EFA),配方奶粉容易氧化,給寶寶健康帶來風險。因此,在奶粉的加工和儲存過程中,管理脂肪氧化穩定性的變化也是重要的壹環,包括溫度、時間、均質壓力、氧氣和壹些微量元素[3]。
乳品企業只有真正實現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的全產業鏈壹體化管理和運營,才能保證奶粉的安全。
3.認證標準的保證
國內標準
符合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準非常重要。
2014年,時任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副主任的韓俊華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而且因為國情更適合中國人的體質。比如國內80%的孕婦貧血,和國外不壹樣,所以國內配方奶粉中相應元素的標準也不壹樣[4]。
2017央視《消費主張》欄目采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俊波教授,提到[5]部分海淘奶粉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比如日本碘缺乏的風險很低,所以沒有規定奶粉中碘的含量;有些國家沒有規定硒的含量,但中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的兒童卻受到硒缺乏的影響。為了避免克山病,我國還規定了硒的添加。
國際認證
在標準上,歐洲也有很多嚴格的標準。
比如歐洲BRC(全球食品安全標準)A+ top認證,IFS(國際食品標準)優先認證。
歐洲對食品安全的嚴格管理標準壹直是國際公認的。其中,BRC全球食品安全標準是對整個食品安全生產管理運行體系的全面認證,包括HACCP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工廠環境、產品控制和加工過程控制,覆蓋了工廠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生產鏈,是國際公認的食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