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大運營商、廣電,還有互聯網巨頭們這些幾乎囊括整個通信及互聯網圈的“豪華”陣容參與,這個新公司肯定是個非常重要且前景遠大的項目了。
那麽,這些通信及互聯網圈的頂級豪門聯合在壹起,是要幹什麽呢?當然是為了促進互聯網更好的發展了。
目前,隨著5G的發展,今後高清視頻、VR/AR,還是人工智能、車聯網等各類新的數據業務對互聯網網絡性能的要求都急劇提升。而依靠還依靠骨幹直連與傳統交換中心的數據流量交互模式已不能滿足需求。
更何況目前的互聯網直接和傳統交換中心模式還存有因三大運營商之間明裏暗裏競爭導致的互聯網互聯互通問題、帶寬資源問題的痼疾。
因此,這個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不僅將打通徹底基礎電信企業多方互聯互通的網絡,還有利於實現運營商、雲服務、CDN企業等各層級網絡間流量的快速疏導,降低網絡繞轉和流量交換成本,提升網絡互聯互通效率。更是將能有效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作為“新基建”關鍵領域的數字經濟發展。
對於移動、電信、聯通以及廣電這些基礎運營商來說,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的模式,將使網間互聯互通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此外,因為在三大運營商網絡中數據流量交換產生的網間結算費用也是影響運營商通信成本的壹個重要因素。
由此,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的投入運營,則不僅將有助於進壹步規範公平的寬帶市場競爭秩序,還能降低運營商之間的結算成本。
今後,在接入新型互聯網中心後,互聯網及IDC企業則可以根據運營商提供的端口流量大小和傳輸線路資源快慢來選擇購買哪家的服務。這就好比我們選擇購買通信資費套餐壹樣,三家運營商裏哪家網速最快、服務最好、資費還合適,我們就用哪家。
而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具備“壹點接入、多點連通”優勢的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則可以實現多類互聯網絡主體的全方位接入。不僅進壹步實現更便捷的數據、信息、資源互通,還避免了因為互聯互通問題需要在三大運營商服務器上多點部署服務器的難度及成本投入。同時,還能節省數據流量交換時支付的網間結算費用。
這些對阿裏、網易等有大流量需求,但基礎網絡與IDC資源卻依賴運營商服務的企業來說,無疑就是件好事了。
“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能簡化了互聯網網間流量交換步序,解決了傳統交換過程中存在的網間帶寬不足、數據丟包率高、時延長等缺陷,提升了企業間互聯互通的質量和效率。”據業內專家介紹。
據了解,目前, 已經完成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和包括網銀互聯、中移杭研、雲之盟等40余家企業接入了交換中心,接入總帶寬達到了422G。涵蓋三大運營商及互聯網企業、雲計算企業、內容分發企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多類網絡主體。
而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的成立運營,則將提供更便捷的數據、信息、資源互通,助力推動電子商務、雲計算、 遊戲 等互聯網產業的繁榮發展。也為將來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領域的合作創新、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