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散戶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散戶如何分析上市公司?

散戶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散戶如何分析上市公司?

財務報表分析是以財務報表數據為基礎,運用壹定的分析方法和技術,分析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衡量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的趨勢。壹般來說,財務報表分析就是參照壹定的標準,將財務報表的數據與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和評價。

報告分析的結論不僅可以說明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狀況,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報告使用者展示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為其決策提供依據。

首先,不同的報表使用者對財務報表分析有不同的偏好。

不同的報表使用者因其身份不同,與企業的關系不同,對企業財務報表項目的關註程度也不同。同樣,對於不同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由於利益的不同,在企業財務分析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這就使得財務報表分析在內容上既有* * *又有不同的側重點,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1,企業投資者

投資者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或股東,通常高度關註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更關註企業的投資回報。

普通投資者(如“散戶”)會關註企業的利潤,但他們最關心的是企業能否提供分紅和獎金。

擁有企業控制權的大股東等。,更多的考慮如何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長期高收益,最關註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

2、企業經營者(管理者)

經營者普遍關註的財務指標包括經營能力、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所有信息。

3.債權人

債權人不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但更關註企業的償債能力:為了了解短期償債能力,會關註其資產的流動性;為了了解長期償債能力,我們會關註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本結構。

4、企業員工

從財務分析的角度,員工更關心的是企業的現金流,而不是支付能力。

5.供應商

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決定是否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會關註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確定應收賬款的信用政策,需要關註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6.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是壹個“綜合性單位”,不同部門由於身份不同,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視程度也不同。從財務報表分析來看,政府部門最關心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內容

1,資產負債表分析

從內部分析來看,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側重於自身結構和表內各項目的分析。從財務指標分析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對企業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的分析。

2.損益表分析

從內部分析來看,利潤表分析包括利潤增減及其構成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分析、企業收入分析和成本費用分析,從財務指標來看,主要包括企業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和發展能力分析。

3.現金流量分析

從內部分析來看,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是報表項目的結構分析,包括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現金流量凈額分析。從財務指標來看,主要包括對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股利支付能力的分析。

4.財務會計報告的綜合評價與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杜邦分析系統和沃爾分析法。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標準

目前常見的財務分析標準有經驗標準、歷史標準、行業標準和預算標準,各有利弊。

1,經驗標準

所謂經驗標準,是指基於大量長期實踐經驗的標準財務比率值。

具體到財務報表分析,在長期的分析過程中,學者們在觀察了許多企業的生存發展狀況後,確定了壹些常用財務指標的範圍,這就是財務報表分析的操作標準。

在20世紀70年代的財務實踐中,西方國家形成的流動比率經驗標準為2: 1,速動比率為1,這樣企業會更安全。當流動負債與有形資產的比率超過80%時,企業就會出現經營困難;存貨占凈營運資金的比例不得超過80%,資產負債率通常應控制在30%-70%之間。

事實上,所有這些經驗標準主要是關於制造企業的平均情況,並不是適用於所有領域和情況的絕對標準。

在運用實證標準分析財務報表時,必須結合企業的具體財務信息,確認通過比率得出的結論是否可以接受。

壹般來說,只有那些有上下限的財務比率才能建立合適的經驗比率。而那些或大或小越好的財務比率,如各種利潤率指標,無法建立合適的實證標準。

2.歷史標準

所謂歷史標準,是指該指標在過去某壹時期的實際值。歷史標準對於評價自己的業務和財務狀況是否有所改善是非常有用的。

歷史標準可以選擇企業歷史上最好的水平,企業正常經營條件下的業績水平,或者過去多年的平均水平。

在財務報表分析實踐中,普遍采用以企業上壹年度實際業績為標準的方法。

3.行業標準

財務報表分析中使用的行業標準可以是行業的平均財務狀況,也可以是同行業中比較先進的企業的業績水平。綜合評價壹個企業的競爭力水平,需要參考行業標準。

通過對比,可以說明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水平,同時通過與行業標準的對比,企業可以判斷自身的發展趨勢。

4.預算標準

所謂預算標準,是指企業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制定的預算目標。壹般大型企業或者集團公司都會制定詳細的營銷預算和財務預算。這些預算既結合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又考慮了經濟發展形勢和行業特點,可以說是為企業“量身定制”。但在實際操作中,預算制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主觀因素,可能導致結論不真實。

四、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比較分析”的原則貫穿始終。比較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三種:比率分析、趨勢分析和因子分析。

1,比率分析法

所謂比率分析法,是指核算兩個不同財務報表中不同項目、不同類別或相關項目之間的比率關系,從相對數上分析和考察企業的財務狀況,從而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否存在問題。

(1)結構比:是壹個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與整體的比值,反映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結構比率=零件的組件數量/總量

利用結構比例,開始考察整體中某壹部分的形成和排列是否合理,從而協調各種經濟活動。

(2)效率比率:是壹項經濟活動的費用與收入的比率,反映了企業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標,可以比較得失,檢查經營成果,評價經濟效益。

(3)相關比率:是將報表中某壹項目與相關但不同的項目進行比較而得到的比率。利用相關比率指標,可以考察相關業務安排是否合理,從而保證企業的平穩運行。

2.趨勢分析法

所謂趨勢分析法,就是將企業連續兩個或幾個財務報告中相同的指標進行比較,確定增減的金額、方向和幅度,從而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變化趨勢的方法。

運用趨勢分析方法,可以分析變化的主要原因和性質,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三種主要的使用方法:

(1)財務報表數據絕對額比較:通過將連續財務報表中同壹項目的金額並列,比較其增減額和幅度,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展的方法。

(2)重要財務指標比較:是對同壹企業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相同的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變化情況和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方向。

(3)財務報表中項目構成的比較:取財務報表中的壹個總體指標為100%,然後計算各組成項目在總體項目中所占的百分比,從而比較各項目百分比的增減情況,以此判斷相關財務活動的變動趨勢。

3.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又稱序列替代法,是將壹個綜合指標分解為其構成因子,按順序用各因子的實際數代替基數,分析各因子影響程度的方法。

  • 上一篇:如何編制銀行貸款財務報表
  • 下一篇: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人口多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