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廈門晚報特別提示

廈門晚報特別提示

1996年3月,由社經部策劃的系列報道,將原有的獨立經濟專版串聯起來,相繼發表了《唉,花錢怎麽這麽難》、《路路捷卡》等6篇報道,系統反映了公民不得不趕到指定銀行繳納水、電、氣等各種費用的困難。這組報道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讀者寫信或打電話給報社,感謝他們為民發聲。

為了盡快解決問題,這壹系列報道還被整理成材料,送到了市有關領導手中。經過兩年的不懈跟蹤,終於解決了支付難的問題,支付卡於3月1998在廈門正式投入使用。這在中國是首創,被譽為廈門模式。這組報道獲得過國家、省、市新聞獎。文革期間(1969),廈門三萬知青到閩西三縣(永定、上杭、武平)插隊接受再教育。20世紀80年代初,這些知青中的大多數已經回到城市,但仍有480多人留在那裏。

4月23日,1995,廈門晚報刊登了廈門知青作家謝春池的《尋找最後的知青》壹文,反映了留在閩西的廈門知青艱難的生活處境、期望和訴求。文章發表後,原市委書記盧子芬深有感觸。第二天,他給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寫了壹封誠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決閩西知青遺留問題。市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市政府辦公廳組成調查組,召開相關部門協調會,專程到閩西組織知青座談會聽取意見。

1996 10,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閩西廈門知青工作的意見》,廈門晚報以《讓最後壹批知青回城》為題進行報道,在閩西知青及其親友中引起巨大反響。此後,市委組織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勞動局、市教委聯合發文,對知青回城的壹些具體問題作出決定。廈門晚報及時報道了知青回廈有具體規定,隨後在5月17報道了市招辦新規招收廈門知青子女考生。九龍江是我省第二大河流。廈門北溪引水工程建成後,九龍江成為廈門最重要的水源。為呼籲上下遊各界保護九龍江生態,讓公眾了解九龍江,廈門晚報策劃了九龍江喝壹江調查系列報道。

第壹次活動在1998開始,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邀請資源專家洪華生、朱和建介紹情況,聘請朱和建教授擔任本次活動總顧問。阜石師範大學廖善剛副教授、廈大博士後工作站曹作為團隊顧問參加了考察活動。還公開招募了5名誌願者參與。

《廈門晚報》隨後有包括潘在內的四名記者跟蹤報道。

這項調查發生在1999年2月。追根溯源,探險隊行程萬裏,歷時壹個多月,途經閩西、閩南18個縣區,先後考察了九龍江源頭、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梅花湖、鹽市溪、西溪、南溪、九龍江,發回報道和圖片30余張。這些報道通過大量的實地調查實例,全面反映了九龍江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廈門、漳州、龍龍等地和省裏領導的重視,推動了九龍江流域各市共同進行綜合整治,讓市民對廈門的母親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003年9月,廈門晚報再次主辦九龍江第二次綜合生態調查,並與廈門、漳州、龍巖三市環保局在九龍江源頭連城縣瞿溪鄉堤豐村聯合立九龍江源頭紀念碑。推進上中下遊合作。2002年6月的壹個晚上,壹個叫徐玉紅的市民打通了晚報熱線,講述了在回廈門的火車上遇到壹個14歲的智障女孩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個小女孩是安徽警方在偵破壹起拐賣婦女兒童案件中解救出來的。她只能提供自己的名字,江,在福建石獅工作。其余的提供不了更多的信息,她連自己的姓和籍貫都不知道。徐小姐從姜的口音判斷她不是石獅子。為了避免讓女孩再次入虎口,徐小姐向廈門晚報求助。

接到電話後,廈門晚報的領導和幾名記者立即來到和女孩身邊,把姜留在了後面。為了幫助江找到回家的路,《廈門晚報》的記者寫了壹系列充滿曲折和懸念的報道。根據讀者提供的關於女孩來歷的信息,他聯系了湖南衛視,兩地聯手。這壹系列報道引起了兩地民眾的強烈關註。在讀者的幫助下,這位14歲的女孩終於回到了湖南邵陽老家。當地村民壹路放鞭炮,感謝救援。很快,當地縣政府發來傳真稱,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小姜已經上學了。政府還呼籲全縣人民學習廈門市民熱心幫助弱者的崇高精神。2003年8月,廈門大學在美國留學的學生謝發來壹份傳真。遠在大洋彼岸的哈茲米人奧茲·波茲南斯基博士,希望探尋65,438+0,000年前出生於廈門的美籍華人藝術家周的生活經歷,尋找他在廈門的親友和有關他生活的資料。卡茨是華盛頓大學著名的經濟學教授,也是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他用自己的眼睛和眼光發現了周的作品,並在西雅圖舉辦了周畫展。

《廈門晚報》刊登了《尋訪周》壹文後,立即接到許多讀者的來電,提供了有關周及其家庭的重要信息。記者龔小萬、黃合作完成了對周家族人才現象的深度報道。凱茨教授在得知《廈門晚報》已經了解到周的情況後,立即飛往廈門。《廈門晚報》邀請了廈門藝術界的壹些知名人士來探討周的油畫藝術

2003年2月5日,65438,卡茨教授再次來到廈門,提出兩點建議:壹是在鼓浪嶼舉辦周個展;第二,在鼓浪嶼建立油畫博物館,長期展出周本人捐贈的部分畫作。1997 8月15-20日,廈門晚報在華安山區舉辦青少年訓練營。

廈門晚報派了壹個專人作為領隊和輔導員來負責這個活動。本次活動參與者60人,均為獨生子女,年齡12-14。

活動通知發布後,不到兩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原定名額。沒有報名參加活動的家長通過各種渠道托人說情,想送孩子去受苦。報名參加活動的家長要求不要給孩子任何特殊照顧。

這些營員在華安山區經受了很多磨煉: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幾裏山路,參加野外作業;探訪不斷自強不息的貧困家庭學生和盲女;晚上住教室,睡桌椅搭成的鋪位;洗個冷水澡,吃點簡單的茶和米飯。

訓練營結束後,廈門晚報邀請營員、營員家長、教育專家共同探討,反思教育理念,共議素質教育。2006 54 38+0 9月23日下午,由廈門晚報獨家策劃實施的廈門首屆雙胞胎聯誼活動在廈門悅華會展酒店草坪舉行。超過450對雙胞胎和多胞胎在廈門相遇。他們中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只有兩個月大。雙胞胎才藝秀和450對雙胞胎、多胞胎合影將活動推向高潮。30,000多名公民參加了晚會,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記者參加了晚會的報道。

整個活動歷時近壹個月,* * *經歷了報名、初賽、復賽、決賽幾個階段。從報名那天起,廈門晚報每天都會刊登壹篇關於雙胞胎的故事,穿插了很多生命科學的知識。雙胞胎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認為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娛樂性都很高。2003年3月底,首屆國際馬拉松賽在廈門舉行。為了給參加第壹屆馬拉松的市民暖場,廈門晚報於2003年3月2日在環島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車場舉辦了廈門市民馬拉松賽。比賽分為A組和B組,A組10公裏,B組半程。這是中國第壹個由當地媒體贊助的市政馬拉松。

來自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1200名市民朋友參加了這場歡樂健康的聚會。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10歲。同時,交通、醫療等多部門通力合作,成功進行了壹場廈門國際馬拉松賽的演練。從2002年3月開始,廈門晚報和市總工會聯合發起了幫助下崗職工創業的春雨行動。

200多個家庭申請,許多人寫了商業計劃書。市總工會組織專人對申請人進行入戶調查。廈門晚報和總工會聘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和退休企業家組成顧問團,對這些家庭的創業計劃進行分析評估。《廈門晚報》還向社會征集金點子,發動讀者為下崗職工創業出謀劃策。

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紛紛表示,要為春雨行動中的創業家庭提供最優惠的政策和最快的服務。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第壹批種子家庭陸續創業。分別是:陳亞青的春雨花店,葉劍鋒的春雨花店,軍嫂項的春雨百利餐廳,呂碧欣的春雨寶記餐廳。廈門晚報樹立了壹批自己創業,自己找出路的典範。壹時間,春雨名聲大噪,很多市民為下崗工人加油,去打理生意,幫助失業者。每年新生報到入學時,廈門晚報熱線總會接到壹些新生及其家長的電話,詢問入學註意事項,講述備考中的各種困難和困惑。為此,廈門晚報新聞部於2004年7月至8月策劃發起了“新生壹起上學”行動,旨在為即將踏上大學校園的新生創造壹個相識相知、互幫互助的平臺,順利走出人生這重要的壹步。

2004年,東北、西北等五個區,200多名大壹新生通過晚報記者的采編相互交了朋友。

流行大壹新生第壹次壹起上學,第二年繼續。老同學們踴躍報名成為誌願者,為弟弟妹妹們當向導、保駕護航成為壹大亮點。那壹年,五個區300多名新生組成了校伴,甚至有泉州、南平、三明的新生參加。廈門晚報還邀請廈航和火車站派專人到現場提供查詢和訂票服務。

大壹新生壹起上學已經成為廈門晚報壹年壹度的活動。以工代賑是由市慈善總會和廈門晚報聯合開發的全新幫扶模式。活動倡導企業為貧困高考學生提供暑期勤工儉學工作,讓他們打工掙錢,既籌集學費,又鍛煉能力。

第壹次援助後活動於2005年6月啟動。半個月內,24家企業提供了206個就業崗位。180多名學生申請了助學崗位,學生順利上崗,最後壹名學生拿到了兩個月的工資。

援後活動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吸引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中國社會報和廈門的各種媒體進行深入報道。福建電視臺新聞頻道專門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采訪,連續報道。2005年初,廈門晚報新聞部開始與警方籌劃成立反盜版誌願者大隊。

此前,曾有市民自發開展反盜版活動,但這些見義勇為人員比較分散,缺乏相應的管理和專業技能培訓。基於此,廈門晚報倡議成立有組織的民間緝私隊伍,由警方統壹管理,保險公司提供意外傷亡保險。

2005年6月,在市公安局的協助下,我們取得了市有關領導的支持。《廈門晚報》記者開始與主動打擊扒竊的市民吳東亮取得聯系。多次采訪資深反扒民警、專業反扒民警姜。在警方的支持下,他與關押在看守所和戒毒所的老排取得了密切聯系,獲得了大量第壹手材料。

經過充分的準備,廈門晚報從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正式推出系列報道,從我市反扒竊的現狀、扒竊團夥的內幕、警方打擊扒竊遇到的阻力等等,將反扒竊從民間壹步步推向前臺。壹個月來幾乎天天都有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民間反海盜壹時成為廈門市民關註的熱點,報名參加誌願者大隊的市民非常踴躍。

到5438年6月初+2005年2月,時機相對成熟。經市公安局正式授權,廈門誌願反扒大隊於當年6月65438+2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首批成員80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炳發稱他為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正氣老師。此後,全社會迅速形成良好的反扒竊氛圍,見義勇為事件層出不窮,壹批老扒手逃離廈門。1995,市公交公司推出無人售票車,實施過程中乘客投訴找零等問題。9月的壹天,時任廈門晚報副總編輯的嘎倫覺根據乘務員嘲諷他坐公交車拿零錢,甚至1元錢的經歷,寫了《無人售票車點評》,發表在廈門晚報1的備註欄上,認為公交公司需要改進窗口服務。

這件事引起了公交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雙方決定順勢而為,公交公司花錢買意見,在廈門晚報開設公交與市民專欄,讓市民對公交服務安全路線提出批評和建議。

短短半個月,《廈門晚報》編輯部就收到800多封來信,規模空前,有批評也有建議,有的甚至還畫了附加服務設施的設計圖。公交公司領導表示,如此透徹的公交透視,有助於深化公交系統改革。市委宣傳部新聞辦負責人表示,這是廈門新聞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討論。2000年4月,很多讀者來信反映島內城鄉結合部豆腐黑店衛生條件差。《廈門晚報》記者從衛生防疫部門了解到,廈門只有6家豆腐加工店發放了衛生許可證,但無證黑店卻有200多家。根據這壹信息,廈門晚報新聞部立即計劃跟進報道。

女記者孫立平和何崇梅假扮成餐館老板和采購員,暗訪壹些黑店。那裏的衛生條件令人震驚,許多用於制作豆腐的石膏粉實際上被用於工業,甚至是從醫療廢物中回收的。而廈門市民吃的豆腐80%都是這樣生產的。

記者根據暗訪情況,發布了現場通訊《白嫩豆腐的背後》,引起了市民和相關單位的極大反響。湖裏區立即對黑店進行全面執法排查,廈門晚報連續三天跟蹤報道。時任市長朱亞彥在報告旁親自批示,責成糧食局調查,並召開工商局、衛生局、糧食局領導會議,討論解決黑豆腐問題。朱市長也對記者的工作表示感謝。

隨後,全市島內外聯合行動,查封了壹些非法加工點。與此同時,壹批現場加工的正規豆腐店也應運而生,讓市民吃上安全衛生的豆腐。2004年6月至3月,65438,廈門晚報刊登了揭露地溝油的系列報道,在本市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劉從廈門壹家餐館的廚師處了解到,壹些餐館和酒店使用的油很不規範。為此,記者以“餐廳廚師揭開地溝油骯臟的報道”為題,推出了系列報道的第壹篇。之後以地溝油如何制作、地溝油如何周轉、商鋪如何用油震撼等話題,曝光了廈門地溝油的生產、加工、周轉以及小商鋪用油現狀。

後來,廈門晚報和廈門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起了“廈門餐飲行業拒絕地溝油承諾書”,首批38家餐飲企業參與借調。終於在2004年3月15日,廈門各大餐飲企業成立了拒絕地溝油誠信單位聯盟,從正面引導餐飲企業規範用油。

此外,為了從源頭上切斷地溝油流向餐桌,廈門相關部門和企業也已經行動起來。首先,地溝油加工企業在廈門晚報上發出呼籲,要求正規企業大規模回收地溝油,制作生物柴油或肥皂,抵制野生回收者回收地溝油送上餐桌;其次,工商部門也出臺了堵油措施:所有糧油銷售店必須建立臺賬,工商部門對不合格餐飲店張貼“禁止標誌”,告知消費者店內食用油有問題;相關部門還倡導餐飲企業安裝油水分離器,防止廚房油流向地溝。

  • 上一篇:如何在精細化管理中提現工匠精神
  • 下一篇:商務談判的技巧和策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