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妳能在校招宣講會上收獲與學生互動的樂趣,但面對隨後湧入的簡歷,妳只能陷入單調的常規工作中。畢業生為了突出自己的優勢,會把簡歷包裝得盡可能的豪華,甚至為了增加面試機會,投遞多個職位。這樣既能為HR提供準確的參考,又會對判斷造成幹擾。
壹般來說,HR在篩選簡歷時需要依次註意這幾個方面:
1、?分析簡歷結構:應聘者的成長軌跡、學歷、實習經歷、簡歷的真實性等。
2、?審核簡歷的客觀內容和主觀內容,重點是客觀內容。
3、?初步判斷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4、?全面回顧簡歷中的邏輯。
5、?評估妳的簡歷給人的整體印象。
而對於大量的簡歷和緊張的校招安排,HR們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仔細瀏覽每壹份簡歷,往往需要爭分奪秒的篩選簡歷,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幾個難點。
難點壹:如何找到具體的目標簡歷?
例如,如果妳想在壹堆綠豆中找到幾顆紅豆,只挑出紅豆比去掉綠豆要好。簡歷篩選也是如此。抓住關鍵特征來找到它們通常更有效。但在簡歷篩選過程中,HR除了會關註學歷、畢業院校、實習經歷等壹般信息外,還會有壹些其他的顧慮。
比如在校招中,很多企業會在全國很多城市的巡回校園進行講座,或者以空中講座等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網絡授課,然後會收到不同城市的學生投來的簡歷。HR篩選出合適的人選後,還要進行後續的筆試和面試安排。這個時候,應聘者能去哪個城市參加面試,就成了HR最關心的信息。
但無論是各大招聘網站的簡歷模板,還是應聘者自己制作的簡歷,內容都大相徑庭。HR很難高效統壹的查詢簡歷中的關註信息,更何況壹般的簡歷模板中並沒有“可以參加筆會面試的城市”這壹欄。這會導致HR在人工確認上浪費不必要的寶貴時間。
HR內心OS:要安排面試,才發現自己麻煩大了。我不能統壹發面試通知。我要壹個壹個溝通,問“親愛的,妳方便去哪裏面試?”真的傷不起!
解決辦法
如果企業能夠為簡歷模板定制壹些特殊字段,然後根據聚焦的信息或者定制的字段進行查詢,可以大大提高HR簡歷篩選和面試安排的效率。
比如易雲的招聘系統就為企業提供了這種便捷的“高級查詢”功能。在面試安排的操作中,企業可以通過大壹系統提供的校園在線申請平臺,提前在簡歷模板中添加“可以參加面試的城市”字段。同學們在官網投簡歷的時候,首先要完善這個領域的內容。HR收到簡歷後,可以根據“可以參加面試的城市”字段進行查詢,快速篩選出所有同城可以參加面試的簡歷,然後進行批量整理處理,大大提高了校招的效率。
相反,排除法也可以用來檢索必須排除的條件,過濾掉不合適的簡歷。而且對於非校招階段的簡歷篩選也很有幫助。HR可以根據腦海中候選人的畫像,更有傾向性的找到合適的人才。比如金融行業的企業,可以用來考察應聘者是否有特定企業的工作經驗。
難點二:如何靈活篩選簡歷?
隨著宣講會的開展,同學們會集中精力投簡歷。HR的人為了趕進度,往往需要馬上篩選簡歷,但此時可能還在出差,需要去外地講課,所以簡歷篩選工作就不得不在半路或者在酒店進行。這將面臨壹大難點:網絡情況難以保證。如果不使用移動網卡,需要使用酒店的網絡。另外,校招收到的簡歷數量非常多,需要考慮的篩選條件也很多。綜合這些因素,不方便在招聘系統中直接篩選簡歷。所以很多HR想到的辦法就是按照壹定的格式從系統中導出簡歷,篩選後再進行後續流程。
這樣的簡歷篩選確實可以避免網絡的影響,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隨意工作。但是,另壹個問題出現了:簡歷導出很容易,但是將篩選結果導入回來卻非常困難,也就是說這些篩選過的簡歷在系統中是不容易找到的,後續的招聘流程也不會通過系統執行。所以招聘系統只是在校招期間起到職位發布和簡歷收集的作用,甚至後續通知的發送都需要借助其他通知平臺進行批量處理。而且這些簡歷如果不及時在系統中處理,將更難有序處理更多進入系統的簡歷,不僅會嚴重浪費系統的功能,還會增加很多不便,使得校招期間本已繁忙的工作雪上加霜。
HR內心OS:我就是想坐火車把簡歷篩選壹下,但是又拿不回來,又不能按制度走。它比乘公共汽車花費更長的時間。對我來說容易嗎?
解決辦法
如何才能簡單的將導出的簡歷篩選結果反饋給系統?關鍵是要快速找到篩選過的簡歷。只要每個應聘者的簡歷都有壹個唯壹的標識,那麽無論簡歷在招聘過程中如何流轉,即使經過導出系統的過濾,仍然可以通過其標識在系統中批量找到,後續的操作自然可以進行。通過篩選的簡歷可以成功推送到下壹個招聘階段;沒有通過篩選的簡歷不會與未篩選的簡歷混淆。
事實上,該功能已經在大易招聘系統中完美實現,幫助HR以更加靈活便捷的方式開展工作,無需擔心後續的招聘流程。
成功的校招離不開用人單位在臺前的品牌推廣,也需要在臺後做壹系列的工作。越來越人性化的招聘體系,旨在幫助HR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合適的地方。很多時候,不僅僅是HR的能力,更是HR的韌勁!妳在校招中遇到過什麽樣的困難?給我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