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總物流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倉儲成本、訂單處理和信息成本、批次成本。在所有物流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運輸成本。物流成本也取決於降低存儲成本。中國物流發展空間巨大。
文本:
物流成本是指從原材料供應到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中的總成本。即產品空間位移(包括靜態)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資源的貨幣表現形式是包裝、搬運、儲存、配送加工、物流信息等物理運動的各個環節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
物流成本分析:
壹般來說,總物流成本(TLC)包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倉儲成本、訂單處理和信息成本以及批次成本。即TLC=運輸成本+庫存成本+倉儲成本+訂單處理和信息成本+批量成本。
物流成本之間是壹種互動和制約的關系。物流供應鏈的成本管理不是降低某個環節的局部成本,而是在滿足壹定水平的客戶服務的基礎上,追求物流總成本最低,利潤最大化。
這就需要從系統集成的角度來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
總成本分析是集成物流管理的關鍵。單個物流活動成本的降低必然導致其他成本的增加,處理不當會導致總成本的增加。比如減少配送中心的數量,只在少數幾個中心組裝貨物,固然會降低庫存存儲成本,但會顯著增加運輸成本。或者因服務水平下降導致銷量下降。勢必會影響最終的利潤。
在所有物流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運輸成本。
根據數據,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的成本構成如下表所示:
美國和加拿大公司物流成本的構成
成本含量美國公司(%)加拿大公司(%)
客戶服務、訂單和清關8 8
倉儲25 25
運輸37 36
管理9 8
庫存處理21 23
總的來說,美國物流的發展無論是總規模、企業實力還是先進技術應用都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1998年,歐洲物流支出總額為1460億美元,而美國物流支出高達8860億美元,其中美國物流支出為1060億,占全球總額的1/4。
美國物流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密集而先進的綜合運輸網絡。美國航空運輸幾乎占了全球的半壁江山。2001年,全球十大貨運機場中,美國占了五個:孟菲斯(1)、洛杉磯(2)、克雷奇(4)、邁阿密(6)、紐約(9)。在前20名中,美國占了9個:以上5個加上盧浮宮(10。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航空物流集團是美國的聯邦快遞和ups。2000年,兩家公司分別擁有和租賃了660架和562架貨機,2002年UPS增至604架,訂購的數十架貨機將陸續投入使用。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第三家物流集團能和這兩家“巨無霸”企業相提並論。
美國的海運和內河運輸也很發達,洛杉磯、紐約、長灘、奧克蘭的港口都是世界大港。美國的內河運輸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僅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通航河段就有2000多英裏長,美國內河運輸總長約30萬公裏,為世界之最。2000年,美國公路總裏程約為400萬英裏(640萬公裏),其中洲際公路總裏程為46675英裏(75116公裏),占世界公路總裏程的壹半以上。特別是美國政府非常重視運輸設備的標準化和各種運輸方式的聯合行動。頒布《多式聯運法案》,強調多式聯運,並在交通部2000-2005年戰略規劃中提出多式聯運是美國運輸系統的四大特征之壹。
因此,加強運輸經濟核算可以明顯降低運輸成本。例如,某公司使用計算機系統,對2萬條線路和8種不同的運輸方式采用標準收費和標準路線的形式。可以獲得超過300,000種排列和組合。該系統定期更新,以便用戶可以獲得及時的信息,選擇最佳的交通方式。
物流成本也取決於降低存儲成本。
美國的物流成本雖然不是世界最低(比日本略高),但近十年壹直在穩步下降。物流總支出占GDP的比重從11.6%下降到2000年的10.1%,其中80年代壹直保持在11%以上,最低為165444。1991-2000期間維持在10%左右,最高為19910.6%,最低為1993和1999,為9.9%。2000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5,438+000萬億美元。如果降低壹個百分點,將節省約1000億美元(見下表)。
美國物流支出占GDP的比重表
單位:6543.8美元+0億美元
年度GDP(萬億美元)庫存費用、運輸費用、管理費用、物流費用總額、物流費用、GDP、庫存費用和運輸費用
1986 4.45 217 281 20 518 11.6% 4.9% 6.3%
1987 4.75 225 294 21 540 11.4% 4.7% 6.2%
1988 5.11 251 313 23 587 11.5% 4.9% 6.1%
1989 5.44 282 329 24 635 11.7% 5.2% 6.0%
1990 5.80 823 351 25 659 11.4% 4.9% 6.0%
1991 5.99 256 355 24 635 10.6% 4.3% 5.9%
1992 6.32 237 375 24 636 10.15% 3.8% 5.9%
1993 6.64 239 396 25 660 9.9% 3.6% 6.0%
1994 7.05 265 420 27 712 10.1% 3.8% 6.0%
1995 7.40 302 441 30 773 10.4% 4.1% 6.0%
1996 7.81 303 467 31 801 10.3% 3.9% 6.0%
1997 8.32 314 503 33 850 10.2% 3.8% 6.0%
1998 8.79 323 529 34 880 10.1% 3.7% 6.0%
1999 9.30 332 554 35 921 9.9% 3.6% 6.0%
2000 9.95 337 590 39 1006 10.1% 3.8% 5.9%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美國物流成本的下降主要來自於倉儲成本的節省。2000年,與1990相比,美國物流三大支出中,運輸費用從3510億美元增加到5900億美元,但占GDP的比重僅小幅下降0.1個百分點,從6.0%增加到5.9%,管理費用從250億美元增加到390億美元,保持占GDP的比重不變。這說明美國的交通網絡成熟較早,運輸成本基本與整體經濟發展同步,下調空間有限。信息技術、管理軟件和自動化在倉儲業的廣泛應用以及“準時制”的普及,成為節約物流成本的主要來源。
但目前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20%,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高出1倍。鑒於我國企業“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生產模式,物流管理對我國大多數企業來說還是壹個新概念。據統計,目前我國壹般工業品的流通成本,從裝卸、儲存、運輸等物流環節到消費者,約占商品價格的50%,而水果、蔬菜和壹些化工產品的流通成本有時高達70%。
參考資料:
吳誌輝,美國物流成本
2004年第八期南方物流。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工業出版社作者:羅文平
北京青年報2004年7月至4月
中國物資信息中心2003年6月23日
經濟參考報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