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深圳模式的信息化

深圳模式的信息化

深圳已成為國家乃至全世界的重要信息產業基地。

從無處不在的信息化便民應用,到各行業企業的高水平信息化作業;從簡單的信息化應用,到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度融合發展;從獲批首個國家電子政務試點城市、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和全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到各種信息應用新型業態的出現和迅速發展,伴隨著30年深圳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圳信息化發展也實現了質的飛躍。

壹種區域信息化新的發展模式在深圳悄然凸現。

信息應用無處不在

深圳市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應用的無處不在。查詢社保信息、辦理學生入學在網上壹鍵完成;壹張“深圳通”就可玩轉全市公交系統甚至在各零售領域隨意使用,未來還有望與香港的“八達通”互通公用;手機支付已在公交、電影院和旅遊景點等場合實現應用;遍布全市的金融POS機可繳納水、電、煤、電話、交通違章罰款等多種日常費用。智能卡的“壹卡多用”領域正在逐步拓展,給市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空間地理基礎信息系統、社區信息化平臺也有效整合實施了包括基層應用系統、居住證系統、義務教育、“電子病歷”、“12345”公***服務呼叫中心、手機短信“敬告式執法”以及遍布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等壹批重大項目有效提升了政府社會管理和公***服務水平創新和完善了政府公***文化服務體系。

信息化的廣泛應用不僅僅體現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物流業,深圳的大中型物流企業已基本實現物流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超過80%的中小物流企業都擁有物流信息系統及相關物流管理軟件。深圳社會物流總成本占全市GDP的15.0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至少3個百分點,物流運營效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在電子政務方面,深圳是全國首個“電子政務試點城市”,高起點地建設了壹批電子政務試點項目。深圳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國內領先,構建以網上服務為主的電子政務公***服務體系取得明顯成效,已實現100%要求公開的政務信息可在網上查詢,100%行政審批項目可在網上申請和查詢結果,50%以上行政許可項目實現全過程在線處理,100%的政府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納入電子監察範圍。

壹批重大項目有效提升了政府社會管理和公***服務水平,行政電子監察經驗全國推廣,在全國掀起電子監察建設高潮。

信息基礎設施大提升

信息化應用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與這座城市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分不開。據市科工貿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特區30年的發展,深圳的信息基礎設施已邁向國際先進水平,擁有現代化的通信管道、通信機樓、光纖傳輸網、寬帶城域網和有線電視綜合信息網。

國標地面數字電視單頻網(DTMB)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網(CMMB)已投入運行。2G移動網絡國際領先,3G移動網絡基本覆蓋全市;光纖到大樓的比例超過60%,光纖到戶數超過5萬,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無線寬帶網建設得到快速發展,人口密集地區無線網絡覆蓋達到100%。“光網城市”建設不斷推進深圳市互聯網寬帶提速工作,深圳電信12M寬帶接入能力已超過60%,預計到2010年底,12M寬帶接入能力能達到80%。

截至2010年6月底,全市電話用戶累計超過2420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497萬戶,主線普及率超過50%,移動電話用戶1923萬戶,3G用戶突破14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飽和率超過150%,位列全國第壹;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306萬戶,互聯網用戶平均接入帶寬達1.6M;互聯網普及率和家庭寬帶普及率達到72.3%和66.5%,無線寬帶室內人口覆蓋率達到85.3%,位居全國前列;每百戶擁有計算機110臺,數字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超過90%。深圳已成為國內城市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壹,部分信息化發展指標已達到發達國家中心城市水平。

深圳市統壹的電子政務基礎網絡建設也取得明顯成效。據介紹,全市電子政務網絡(包括內網和外網)建設,到2010年底可實現政務內網(即機關計算機專網)覆蓋到街道辦,政務外網(即政務公眾服務網)覆蓋到社區,網絡覆蓋範圍達到1400家單位。

新型信息應用業

30年來,伴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突飛猛進,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飛躍發展,從壹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國家及至全世界的重要信息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鏈日益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九成以上,為實現深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奠定了紮實基礎。

以強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完善的產業鏈、創新鏈為支撐,隨著信息化應用層次的不斷提高,隨著信息化與科技、工業的深入融合發展,包括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三網融合等在內的新型信息應用業態,正在深圳萌發並迅速發展。

事實上,深圳已經具備了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信息應用業態的良好條件。

深圳電子商務應用水平較高,互聯網普及率近七成,網民網上購物比例也遠高於國內平均水平,電子商務交易額位居國內前列,同時電子商務服務業正在蓬勃發展。作為華南地區的互聯網企業聚集地和消費大市,深圳互聯網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約占全國產業規模的11.5%,電子商務交易額約占全國比重的6.25%,互聯網已滲透到深圳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深圳已經湧現出騰訊、迅雷、A8音樂網、芒果網、金蝶友商網、中農網、華強電子網等壹批互聯網企業和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在深圳註冊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有457家,產生了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

深圳正在建設國家首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發揮先行先試,註重改革與創新,積極開展有關試點工作,努力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的電子商務中心城市。

不久前,深圳還成為全國首批12個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壹,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12年底,全市三網融合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打造出壹批從事三網融合相關業務的知名品牌和行業領軍企業。

為促進電子商務等新型信息應用業態的發展,深圳正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城市的若幹意見》和《關於加快我市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幹意見》,並於2009年發布了《深圳市互聯網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和《深圳市互聯網產業整形發展政策》,連續7年,每年投入5億元財政資金,大力扶植互聯網產業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智慧深圳

展望未來,隨著各項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隨著信息化與工業、科技的深度融合,隨著各項信息應用新型業態的快速發展,隨著整個城市自主創新工作的不斷推進,壹個“智慧深圳”的藍圖已經呈現在人們面前。

對此,深圳市科工貿信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面對新壹輪科技創新革命和信息產業浪潮的重大機遇,深圳市將以建設“智慧深圳”為突破口來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工作,充分發揮深圳信息通信(ICT)產業發達、RFID(射頻識別)相關技術領先、電信業務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優良等優勢,通過建設ICT基礎設施、認證、安全等平臺和示範工程,加快產業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推動“智慧深圳”建設,形成基於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新的生活、產業發展、社會管理等模式,面向未來構建全新的城市形態。

“智慧深圳”,意為無所不在的網絡化社會。這意味著深圳未來的網速、網絡覆蓋率都將大大提升,市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便捷的網絡生活,城市無線通信技術以及城市管理和城市發展,都將上升到壹個新的水平。

據悉,“智慧深圳”的建設與IT產業緊密相關,深圳市希望以此來拓展互聯網產業,能為產業提供更多的產業需求和就業崗位。與此同時,“智慧深圳”能讓深圳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出行更加方便,但智慧城市的推進不光與深圳有聯系,與周邊城市、國際上各城市的推進速度更緊密相連。

根據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2010年度公***服務白皮書》,9月底前將制定“智慧深圳”建設規劃及配套的實施意見,12月底前將召開落實建設工作動員會,並在科技研發資金的合適計劃中對“智慧深圳”有關技術進行部署。

  • 上一篇:上海裝修公司哪家
  • 下一篇:什麽是網絡安全?如何評價壹個網絡系統的安全性?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