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什麽是家族企業?

什麽是家族企業?

前我國內地有150萬家民營企業,其中80%以上屬於家族企業。而在世界範圍內,家族企業的比例也高達65%~80%,在美國,90%的企業是家族企業,雇用了50%以上的勞動力,在世界500強中的美國企業,其中有35%是家族企業。在華人中,華人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長江基建等,總市值達到5000億港元,也是家族企業。

中國家族企業在經濟轉軌中發展起來家族企業作為壹種經濟組織形式,源遠流長,久盛不衰,稱得上是企業的“鼻祖”。原始形態的企業就是家族企業。無論在農業經濟的手工業時代,還是在工業經濟的機器大工業時代,家族企業都獲得了迅猛的發展。

當代社會,家族企業仍是最普遍的企業組織形式。美國人克林·蓋爾西克等在《家族企業的繁衍》壹書中指出:“世界範圍內80%以上的企業歸屬於家族企業,其中既有著名的世界最大超級市場奧爾瑪和投資界領袖富達投資公司,也有獨守壹隅的小雜貨店”。

當今中國的家族企業是在經濟轉軌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這種“轉軌”至少包括三個方面:壹是觀念轉變,從私有制是“萬惡之源”轉變成“讓壹小部分人先富起來”,允許開辦個體工商企業和各種形式的私有企業。二是立法保護,從“割資本主義的尾巴”轉變成通過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對私有企業給予支持和保護,逐步改變對私有企業的歧視和平等待遇。三是市場需求,從“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轉變成私營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私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今中國的家族企業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而發展壯大,經歷了四個階段:第壹階段,1978~1987年,1978年12月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私營企業開始萌芽探索;第二階段,1988~1991年,1988年國家頒布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私營企業得到了立法保護;第三階段,1992~1996年,1992年春鄧小平同誌南巡講話,鼓勵私營企業發展;第四階段,1997年黨的十五大肯定了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私營企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擴大,家族企業已有了相當規模,采取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等形式。

家族企業無疑是私有企業,或者稱私營企業。

家族企業現代化的多角分析

壹、家族企業現代化的必要性

社會資源是稀缺的,家族企業現代化的目的就是提高社會資源的效應,可持續發展。從當前國內國際的環境來看,家族企業現代化是非常必要的。

1、中國現代化的要求。據統計,1998年,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中,約有64個國家和地區完全或基本實現了第壹次現代化,占樣本總數的49%。註(2)這些國家正在向第二次現代化邁進。中國仍處於第壹次現代化的攻堅時期,同時在進行第二次現代化,面臨較大的壓力。為了順利實現現代化,中國制定了“三步走”的現代化戰略,前兩步已經完成,第三步的戰略目標是在2050年左右,趕上當時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就是說,中國要在今後50年時間內,全面完成第壹次現代化,基本實現第二次現代化,即完成西方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家族企業必須盡快實現現代化。

2、中國加入WTO的要求。中國於2001年11月加入WTO,隨著市場開放的逐漸深入,市場競爭也將更為激烈。中國的家族企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就要是盡快實現現代化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等高科技的發展,以IT產業、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知識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勞動和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的總和,目前已達到8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導致傳統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例持續下降。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高潮。許多跨國公司紛紛加盟高科技產業,以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家族企業絕大多數為傳統行業,如果不進行戰略調整,難以為繼。

4、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要求。目前,我國不少家族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與工藝落後,勞動生產率低下。在當前企業技術進步不斷加快、新產品層出不窮、市場生命周期呈縮短的形勢下,如果不能及時轉變粗放式經營的狀況,企業將面臨產品缺乏競爭力、市場不斷萎縮的境地而最終被淘汰。

二、家族企業現代化過程中的“兩面性”

從家族企業發展史來看,可以概括為“成也家族,敗也家族”。家族經營管理模式是推動或制約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雙刃劍”。與國有、集體等企業相比,我國家族企業在進行現代化過程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這種“兩面性”對家族企業現代化產生重大影響。

1、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企業有較強的“團隊效應”。在企業初創階段,“團隊效應”更加明顯。壹是借助親情增強家族內部的凝聚力,使家族成員為了***同的目標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地勤奮工作。二是家長式管理能夠形成強大的領導核心與執行能力,能適應市場的瞬息萬變並做出迅速的反應。三是傳統的家庭等級制度和“遵上"、“忠信"、“服從"觀念以及家族成員彼此高度的認同感和壹體感,有利於減少企業內耗、降低管理控制難度和成本。這種較強的凝聚力有利於企業的各個環節進行現代化改造。

企業主有較強的使命感。企業主經營的績效決定家族的成敗興衰,壹榮俱榮,壹損俱損,所以企業主承擔著家族的使命,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壹方面是因為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壹使企業主行為與其利益正相關;另壹方面企業主必須對家族負責,不負眾望,不辱使命。這些利益機制迫使企業主必須竭盡所能來促使企業發展,而個人的經營管理才能也得以充分發揮。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企業主必須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樣就有利於企業的現代化改造。

企業有較靈活的運營機制。 我國大多數家族企業的規模不大,“船小好調頭”,避免了許多生產、管理方面的“大企業病”。家族企業在運營中能夠機動靈活地對外界信息進行反饋。在知識經濟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市場瞬息萬變,機動靈活的運營機制能夠較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

2、劣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個人獨裁”。家族企業中的家長式管理主要是采取集權式的組織模式、恩威並用的管理方法,“家長”的示範效應等方式完成企業的經營管理。這種高度集中的決策機制,在創業初期是高效率的,能夠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然而當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個人綜合素質不全面時,由於企業的股權過於集中在壹個家族甚至壹個家長手裏,缺乏集體的決策機制,特別是缺乏約束經驗者行為的有效監督,決策失敗的可能性增大,企業的命運維系於壹身,存在極大的風險。在決定企業是否需要進行現代化改造之時,“家長”壹人說了算,如果其思想保守,沒有意識到現代化改造的重要意義,則企業現代化必然受阻。

“任人惟親”。大多數家族企業在用人方面側重於近親使用,而不能對社會優秀人才進行“擇優錄用”。據《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表明,20.9%的私營企業主願意自己配偶參與企業管理,而絕大多數私企老板都為子女“預留”了接班位置。然而每個家庭的能力有限、智力有限,如果不從社會上進行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沒有壹批優秀人才充實到家族企業,那麽企業的發展就要受到限制。這種任人唯親的觀念和做法與知識經濟時代相悖。

“小富即安”。市場競爭的規律是“不進則退”,企業必須進行“二次創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壹些家族企業在“小富即安”思想的支配下,缺乏長遠規劃和發展戰略,在完成原始積累後停滯不前,最後走向衰落,“富不過三代”。 “小富即安”思想阻礙了二次創業,缺乏有效的創新機制。國外的大企業往往具有強大的研究開發隊伍,不少企業建有研發中心和信息中心,並有配套的企業創新機制,這樣能夠使企業始終保持前沿的產品和尖端的技術,現代化程度較高。中國的許多家族企業往往是“壹兩個產品打天下”,生產工藝和產品性能可以在很長的時期保持不變,後續開發能力比較薄弱,更談不上現代化。

三、家族企業現代化的外部制約因素

中國家族企業實施現代化時,將可能遇到以下外部因素的制約。

1、行業準入限制。受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與公有經濟相比,非公經濟在行業準入方面受到更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能獲得同公有經濟公平競爭的條件。1999年中***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國有經濟重點控制國民經濟命脈的“三個行業、兩個產業”等策略,為家族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但在金融、電信等壟斷性行業,短時期內家族企業還難以有所作為。

2、融資渠道不暢。在間接融資方面,根據《中國私營企業研究》課題組的調查,私營企業在向銀行貸款時面臨擔保條件難以滿足,信評等級評定過嚴,貸款數量太少,貸款期限太短,企業不願公開信息等困難。其中“擔保條件難以滿足”的因素占59.3%。註(4) 在直接融資方面,民營企業上市的仍然很少。家族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自我積累和非正規渠道融資。

3、經濟信息不靈。政府的壹個重要職能是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這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由於政府與國有企業天然的“血緣關系”,政府責無旁貸地為國有企業提供信息。對於家族企業,政府卻視為“旁系”,沒有足夠的動力為其提供信息,家族企業有可能喪失許多進行現代化的機遇。

家族企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

要求中國的家族企業全部向現代化改造,是不現實的,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但是,壹些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中國加入WTO後,應選擇現代化的最優路徑,把第壹代創業者開創的家族企業持續發展下去。以下五個方面的路徑可供選擇。

1、企業制度公司化。家族企業在發展中經歷了業主制(Solo Proprietorship)、合夥制(Partenership)、公司制(Corperation)等主要形式。實踐證明,公司制是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壹種較為科學的企業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立決策層、管理層、經營層三層分立的治理結構,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安全性。同時,企業通過公司制能夠拓展多元化的融資,例如通過上市,成為公眾公司,可以從資本市場獲得充裕的資金支持和有效的監督,為企業與現代化發展創造外部條件。另外實行公司制,為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收購兼並等也創造了條件。中***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幹問題的決定》中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關問題進行了闡述。中國家族企業制度現代化的方向就是建立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及相應的公司治理結構。

2、企業管理現代化。家族企業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用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實施科學管理,這是個動態的過程。迄今為止,企業管理模式先後經歷了家長制、古典式(泰羅制和科層制)、行為科學模式和系統模式等四種方式。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方式也逐漸從傳統工業社會的生產管理向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管理和知識管理轉變,家族企業的管理機制也面臨同樣問題。事實證明,家族企業采取現代管理方法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沃爾瑪超市連鎖店2001年銷售總額達到2200億美元,超過了上年排名第壹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註(5)顯示出了家族企業的巨大潛力。當前國際流行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主要有:學習型組織,即通過“幹中學”(Doing by Studing)使企業靈活適應市場變化;敏捷制造企業,即能夠快速、動態地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生產的管理方式;企業再造,美國管理學家邁克爾·漢默將其描述為 “根本重新思考,徹底翻新作業流程,以便在現今衡量表現的關鍵上,如成本、品質、服務和速度等,獲得戲劇化的改善”;精良生產,其核心思想就是“取消壹切不必要的獲得,杜絕浪費”;管理集成,其主要內容是,整體優化,按照系統論的要求,對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搭配,取長補短,綜合協調,發揮整體效應;企業資源計劃(ERP),基本理念是讓企業雇員能夠獲得和生產經營有關的企業內部和外部各部門的相關信息;註(6)扁平化網絡組織,即通過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網絡系統,改變傳統嚴格專業和部門門分工下的科層制組織模式,減少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我國的家族企業可以結合本身情況有選擇地借鑒與采納,這樣可以避免在企業現代化過程中少走彎路。

3、企業人才社會化。企業的高層經理人員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者,其素質高低、才能發揮程度對於企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家族企業的模式下的人才機制大多是“任人唯親”,這在創業時期由於家族的“親和力”及不計報酬地勞動而產生獨特的優勢,但是當企業規模擴大以後,並非所有家族成員都符合企業的需要,有的還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於高層經理人員,危害則更為嚴重。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家族企業的人才機制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了。人才機制社會化的本質就是使人才能夠在開放、競爭、激勵與約束完備的環境中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管理中去。目前出現了許多新的方法,如股權激勵、浮動工資、技能工資、目標管理等。以股票期權為例,《財富》雜誌1996年公布的全球前500家大工業企業就有89%的推行了這種方法。註(7)中國的家族企業進行人才機制社會化的根本途徑是:壹是建立高層經理人員開放競爭、擇優錄用的機制,使優秀的非家族成員能夠充分發揮經營管理的才能;二是吸取現代人才激勵理論的有關方法,如前述股權激勵、目標管理等;三是實施團隊管理,這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增強班組成員的凝聚力以提高生產效率;四是提高科技人才的比重,進行知識管理。

4、企業經營國際化。中國加入WTO意味著市場將迅速地開放、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對於中國的家族企業來說,也同時存在國際化發展的機遇,並充分獲取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益處。具體看來,主要應當通過如下途徑提高家族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壹是直接參與海外市場競爭,吸收國際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提高企業的現代化水平;二是建立中外合資企業,利用外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與生產方面的經驗來武裝本企業;三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追蹤市場前沿的發展,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如產業定位上應當選擇具有活力的“朝陽產業”,即優先選擇高科技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附加值高的產業等;產品生產和工藝流程高科技化,始終保持尖端性和前瞻性。

5、企業資源信息化。信息技術與信息經濟的發展是知識經濟的重要標誌,也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通過對企業所有資源進行信息化改造,使之與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相協調,並獲得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家族企業的資源信息化改造就是通過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來提高家族企業的科技含量,建立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MIS)、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等並實現與外部互聯網絡的銜接註(8),並以此為基礎利用現代電子商務等信息網絡的模式進行生產與管理。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於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如研究開發、產品設計、工藝流程、管理方式、市場營銷、售後服務、信息反饋等,實現生產與管理效率的提高。

  • 上一篇:深圳財政局關於進壹步規範政府采購中標(成交)結果公示(公開)信息的通知
  • 下一篇:十大電力公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