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生命周期的方法不壹,基本都是根據企業發展中出現的特征判斷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極限。我國的嚴誌勇等通過設計技術平衡表、市場平衡表、人力資源平衡表和財務能力平衡表的促進指標和障礙性指標,來確定高技術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劃分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發展期、成熟蛻變期,各階段企業具體表現如下:
種子期: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種子期也稱創意期、創業前期,是科技人員提出高新技術設想(創意),通過其創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論、方法、技術、發明或進壹步開發的階段。此階段具有強烈的知識創新特征,核心的投入要素是科技人員的智力和技能。這壹階段主要的風險是技術風險,這種風險水平相當高,國外有關資料表明,在研究開發活動中,從創意提出到開發成功具有壹定商業前景的項目僅占5%左右。
初創期:也稱孵化期,是科技創業人員或機構將其經過種子期研究所形成的具有商業價值的項目成果,通過產業創業來實現科技成果向產業轉變的階段,是高科技型中小企業創立形成的階段。這階段不僅涉及科技人員將實驗室成果向工業生產環節轉移的技術行為,更涉及到科技創業者的企業家行為,即把原來較為松散自由的科研團體轉化為具有生產經營職能和嚴密組織結構的經濟實體,是取得、整合、運用技術、人才、資金等各種經濟資源並創立企業的過程。從資金需求和來源看,這壹階段資金需求數量大,投入密度強。這壹階段的風險更多地表現為創業風險,即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工業化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經營風險、技術風險、產品風險、市場風險等。成長發展期:是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經過艱苦創業,實現科技成果向工業化生產的轉化後,作為壹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開始進入其正常的成長發展時期。這時,企業營業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生產規模向規模經濟發展,市場由企業獨占或只有少數同行,競爭不十分激烈。這壹階段企業需要大量的追加資金投入。這壹階段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運營的風險和市場環境變動帶來的市場風險。由於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特征,其經營風險比普通企業高。
成熟蛻變期:經過壹段時間的高速發展,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會步入成熟期。此階段企業營業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5%,企業達到規模經濟。對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生命不僅僅是成熟而已,更重要的是蛻變。這是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生命發展歷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蛻變(也稱之為轉型或第二次創業)不僅僅表現在規模能力由中小型企業向大型企業轉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其品質內涵上的轉變,即企業經營的高科技業務水平和檔次,企業的人才素質、組織結構、信息管理、設備技術、營銷服務等各方面都發生深刻的質變。這種轉型蛻變成功與否,是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否發展壯大的關鍵,也是企業生命今後是進壹步成長壯大還是成熟衰亡的轉折點。這壹階段的風險主要是轉型風險,即轉型過程中,因涉及大量資源的重組和轉換而帶來的企業經營收益上的波動和企業轉型失敗的可能。
企業生命周期的各階段呈現各不相同的特點。相應地,在其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的融資需求和所需要的工具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