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
1,數字基礎設施
重視信息網絡、雲網協同、計算機網絡融合發展等新興基礎設施的增量建設和傳統基礎設施的存量改造。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區,布局國家綜合計算網絡的國家樞紐節點。
2.數據元素
高度重視政府數據開放獲取,提出深化政府數據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有序獲取,建立完善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積極培育數據交易中心和數據服務提供商,支持社會數據服務機構發展,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數據價值,推動數據價值產品化和服務化,大力發展專業化和個性化數據服務。
3.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從企業、行業、集群三個層面系統推進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支持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重點支持智慧農業和水利、工業、商貿、智慧物流、金融、能源等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工程;積極探索平臺企業與產業園區聯合運營模式。
4.數字工業化升級
堅持跨界融合應用導向,完善5G、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推動軟件產業做大做強,引導和支持平臺企業加強數據、產品、內容等資源的整合和享受。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培育壯大壹批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海外倉龍頭企業和優秀產業園區。重點培育互聯網醫院、智能銷售、無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長點。
5.智慧城市建設
全面推進公共服務數字化,深化智慧城市和數字生活建設。加快實現“壹張網辦”,推進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和網絡化服務。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城市數據融合和業務協同,因地制宜建設數字雙城,鼓勵加快城市智能設施向農村延伸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