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實體店頻頻關門為何電商爭相布局線下?

實體店頻頻關門為何電商爭相布局線下?

如今,長沙很多實體店主在壹起討論的最主要話題就是“現在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就連解放西路那麽好的檔口都

有三四家店空鋪了。房租在增加,人工成本在上漲,更重要的是電商行業截流的客源,使得實體店呈現出十分蕭條的景象,甚至業界稱2016年為實體店的“倒閉

年”。反之,電商卻大舉布局線下,頻頻開設實體店。實體店鋪的出路到底在哪?

走訪 熬不過酷暑實體店頻關門

長沙解放西路壹條街,號稱不夜城,人流量之大、檔口之好、吸金力之強,在長沙各商圈中絕對是首屈壹指,店鋪基本是千金難求。近日,記者走訪時卻發現,這麽優質的檔口竟然有三四家店鋪貼出“出租”字樣,店裏早已搬空。

“隔

壁原來是壹個開了好幾年的服裝店,貼出招租已經半個月了,也沒轉出去。”壹家數碼店老板告訴記者,隔壁店面估計是生意不好而開銷太大,所以不得以轉出去。

這裏稍微大壹點的店鋪,壹個月租金就得四五萬元,現在大家都喜歡上網淘衣服,實體店壓力很大。“六七月份酷暑時節本來就是零售店鋪生意淡季,壹些店鋪面臨

租金續交、合同到期,就幹脆轉讓出去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傳統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像五壹廣場這樣優質商業圈的壹類街鋪,擁有優質的交通條件、地理條件、人流條件,都出現了閉店現象,不少的商鋪處於轉租、退租甚至是長時間的空置,更何況是其他商圈。

在有土豪之城稱號的高橋,今年也有不少店面出現空檔。做茶葉生意的玲姐告訴記者,以前想在茶葉城找個好點的檔口,還得通過中介找關系,轉讓費高達40萬元。而現在好多空鋪等妳挑了,轉讓費也壹落千丈。

此外,新開的實體商城則面臨招商困難的局面,有的商城通過免費給商家提供活動場所來帶人氣,有的商城則打出了三年免租金的招商口號……

記者發現,在長沙,除賓館、娛樂、餐飲行業在此環境下受到的影響較小外,商場百貨、服裝店、化妝品店、禮品店從業者反映銷售情況比較差,在記者走訪的二十多家關閉轉讓的店面裏,商場百貨、服裝店、化妝品店占了近90%。

分析 電商、租金重壓下,實體店進入倒閉年

實,不止長沙,也不止街邊小店出現關門潮,在全國範圍內很多連鎖大品牌的實體店也似乎進入了“倒閉年”。達芙妮、美特斯邦威、真維斯等品牌鞋服店鋪都在迅

速縮減門店。據達芙妮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盈利預警報告顯示,僅今年上半年,達芙妮就凈關店450家。曾經風靡壹時的美特斯邦威經營狀況也不樂

觀,2013年還擁有直營店和加盟店近5000家,到2015年末已經僅剩3700家,銷售店面減少約四分之壹。真維斯4年之內關閉了1012家店面,到

2015年只有2249家零售門店。

2016年上半年,在大型百貨和商超關閉的店面中,超過八成位於壹、二線城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連鎖百強報告統計也顯示,2015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1萬億元,增長僅為4.3%,是歷年來最低的壹年。百貨業態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實體店確實到了壹個生死存亡的時刻。

眾所周知,隨著電商的縱深發展,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血拼族”養成了網上購物習慣,購買力不斷從實體轉移到“網上”。網店不受交易時間、地域限制,價格公開透明,比價方便,售後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等也是吸引越來越多市民加入網購大軍的原因。

除了電商沖擊,還有實體經濟增長乏力,人工成本、租金成本、稅費成本高企蠶食本就不高的利潤等原因。上世紀90年代末,連鎖店開始大發展,房租壹般10至15年到期,近期大部分房租到期,房租成本增長至少翻番,部分毛利率低的超市百貨已經無力續租。

“實

體店基本上是替房東打工。”壹位解放西路上經營手機配飾的老板告訴記者,他這家五平方米的店,之前租金只有3000元,後來房東看他生意好,就漲到了

5000元,而現在壹個月租金高達壹萬多,“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去網上買手機保護殼,生意也是勉勉強強,壹個月多少賺點錢。要是幹不下去只能放棄經營。”

布局 電商反向操作開實體店搶客

當傳統實體店被電商碾壓式淘汰進入倒閉潮時,電商卻在反向操作,在線下頻頻開設實體店。

“小米終於在王府井開設了它在長沙的第壹家實體店。”昨日,市民小易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在小米實體店體驗的照片,壹臉粉絲幸福樣。

了小米外,其實早有電商大佬開始了實體路線。長沙本土就有禦泥坊,去年在步行街沃爾瑪樓下開設形象體驗店,今年又在世紀金源等實體商貿綜合體開張實體店。

其他大品牌這兩年更是加快開設實體店步伐,除阿裏巴巴、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巨子均已落棋實體外,還有膜法世家、茵曼等多家線上服裝、面膜等電商品牌。

為何電商要布局實體店?據禦泥坊店員坦言,30平方米左右的營業面積,租金壹年要60萬至70萬元,盈利空間並不大,“作為互聯網起家的品牌,禦泥坊在步行街開店主要是為了擴充線下實體店,相較之下盈利可能就沒那麽重要了。”

設線下實體店來樹立良好形象是不少電商的初衷,同時也可以彌補電商先天的短板:網絡購物無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另外就是壹直致力於解決的“最後壹

公裏”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當傳統的零售商也開始“觸電”之後,電商不僅沒有了優勢,反而因為線下體驗的短板,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因此,布局線下,成為

電商未來發展的重要壹環。其中,建立體驗中心、解決最後壹公裏問題、樹立品牌形象成為電商的重要訴求。

以電商開的實體店不是傳統意義的實體店。以當當網為例,其開設的第壹家線下實體書店預計9月在梅溪湖亮相,而在其規劃中,未來***要開1000家實體書店。

當當網線下書店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更像是壹個文化體驗綜合體,書店包含咖啡、文創、親子、社交、講座、布展等衍生服務,店內閱讀,網上下單,快遞到

家,在這裏,消費者能得到除閱讀和購書之外更多的體驗。

實體經濟不會消亡

當傳統實體店被電商逼得頻頻關閉之際,很多人唱衰實體經濟,認為實體店會在電商沖擊下壹蹶不振。但電商卻反向操作在線下開設實體店,而且反響越來越好了。可見,實體經濟並不會消亡,在經歷與電商猛烈撞擊後,終將碰出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第三條道路。

以預見,傳統的實體店鋪在電商和電商實體店的雙重沖擊下,未來還將成批“陣亡”。未來的零售業,同質化強調功能性的產品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唯有那些品

牌醒目、價格實惠且擁有壹流用戶體驗的產品,將脫穎而出。而把電商引流以及價格優勢和實體店優質體驗服務兩者結合起來的新實體經濟,將在本輪大浪淘沙中擁

有更多的獲勝籌碼。

存在就有必然的理由。

  • 上一篇:什麽是醫保的補充註射?
  • 下一篇:安徽省春源大藥房有限公司安慶火車站店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