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縣,隸屬於安徽省池州市,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遊南岸,安徽、江西兩省交界處,是八百裏皖江的起點。
西部和北部靠近河岸,平原、丘陵、湖泊交錯。中南部地形屬於中低山區和丘陵,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金聖湖位於安徽省北部,是安徽省第壹個重要的國際濕地自然保護區。?
擴展數據
據《劉冬縣誌》和《建德縣誌》記載,虞、夏、商、周屬揚州,秦屬九江縣、鄢縣。西漢屬張羽縣和丹陽縣的彭澤、鄱陽、石城三縣。東漢保持不變。
三國分屬吳國彭澤、丹陽、鄱陽三縣。金屬縣彭澤縣、鄱陽縣鄱陽縣、宣城縣石城縣。
南朝宋、齊分屬石城、醴陵郡、宣城郡、揚州,以及鄱陽、鄱陽郡、江州、彭澤郡、旬陽郡。第二代梁、陳在此縣設南太原郡、嘉禾城(今鎮)、晉陽(今壹帶),屬南禹州。
遂平、陳後,太原縣、鶴城縣、金陽縣被廢,分屬旬陽縣龍城縣、九江縣彭澤縣、宣州縣秋浦縣、饒州縣鄱陽縣。
唐至德二年(757),秋浦縣、鄱陽縣置梅城縣,縣以年命名,屬江南西路旬陽縣。
甘源元年(758)屬饒州,永泰元年(765)屬池州。會昌初(841-846)在元和城郡舊址建東流場,屬江州彭澤郡。
南唐寶達十壹年(953),升東流場為劉冬郡,屬江州。
北宋三年(978),改池州池陽縣,貴池金陽鄉割為劉壹東。宋代時,劉冬縣和建德縣隸屬江南東路池州池陽縣。
元初屬江淮行省,元二十壹年(1284)屬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屬江浙池州道。
明、清初屬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道為九華府、華陽府,後改為池州府、直隸南京。
清順治二年(1645)屬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屬安徽。雍正元年(1723)調任兩江總督,雍正十壹年屬安徽寧池太道。
民國元年(1912),劉冬、建德兩縣直轄於安徽。
民國三年(1914)壹月,建德縣因與浙江省建德縣同名,改稱秋浦縣。
1953年2月24日改為安徽省安慶地區,1959、15年5月24日兩縣合並為東至縣,杜堯鎮為縣城,仍屬安慶地區。
1965 7月14東至縣劃歸池州區。
1971 3月29日地區變更,會員不變。
1月29日1980劃歸安慶行署,9月2日1988恢復池州行署,東至縣劃歸池州行署。
東至縣人民政府-基本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