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快遞的總體情況
正當全球快遞運輸公司聯邦快遞(FedEx)等幾大洋快遞在中國長硬翅膀之時,國家郵政局此時也將郵政物流作為今後幾年發展的壹項重要業務備加重視。
近年來,作為中國民營快遞代表地順豐快遞也確定了戰略目標和市場定位。其實,就在2005年新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出臺之前,面對剛剛成為世貿組織成員的中國,2004年,雄雄勃勃的聯邦快遞就早已做了兩件事:壹是與聯合包裹(UPS)、敦豪航空(DHL)、澳大利亞天地貨運公司、TNT、日本海外新聞普及株式會社OCS以及中外運、中鐵、民航等中外企業聯手對抗中國郵政對國際速遞業務的新壹輪封殺;二是與全球影像巨頭柯達攜手,利用在中國最大的零售網絡,搭便車將?聯邦快遞自助服務專櫃?搶先搬進北京9家柯達快速彩色沖印店。自進入2005年,以聯邦快遞以及TNT的品牌推廣更進壹步助推這個以物流服務以及解決方案的營銷戰略。洋快遞這些措施對於中國郵政快遞形成了壹個不小的威脅,同時對於民營快遞更是壹個幾乎毀滅性地打擊。因為快遞業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自然,中國市場也是聯邦快遞等洋快遞的主要競爭市場之壹。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以中郵速遞為例,ESM這個曾是市場占有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快遞品牌,目前占有率不斷地縮減,不到20%左右,而且不斷碰到DHL、TNT等跨國巨頭的圍攻。作為民營快遞領袖的順豐快遞,積極拓展國內市場,
壹、基本信息
順豐速運於1993年3月在廣東順德成立。初期的業務為順德與香港之間的.即日速遞業務。隨著客戶需求的增加,順豐的服務網絡延伸至中山、番禺、江門和佛山等地。在1996年,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加和國內經濟的蓬勃發展,順豐將網點進壹步擴大到廣東省以外的城市。至2006年初,順豐的速遞服務網絡已經覆蓋20個省及直轄市,101個地級市,成為中國速遞行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壹。
順豐速運將經營理念定位於?成就客戶,推動經濟,發展民族速遞業?。順豐積極探索客戶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為客戶產品提供快速安全的流通渠道,幫助客戶更快更好地對市場做出反應,推出新的產品和調整策略,縮短貿易周期,降低經營成本,促進客戶競爭力的提高。
順豐速運全部采用自建、自營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速遞網絡,特別是2002年集團總部成立以來,更加致力於加強公司的基礎建設,統壹全國各個網點的經營理念,大力推行工作流程的標準化,提高設備和系統的科技含量,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和素質,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不遺余力地塑造順豐這壹民族速遞品牌。
二、服務特色
順豐快遞作為壹個默默發展了13年的快遞企業,在中國的南方範圍的快遞業中,已經穩穩站住領頭羊的位置。該公司主要提供以下服務:
順豐速運現提供的服務有:
(壹)香港?大陸、大陸?大陸門到門寄付或到付快遞服務。
(二)大陸?大陸門到門快件限時派送服務。(三)門到門寄付或到付普貨服務,包括:
1、廣東省?廣東省
2、廣東省?華東地區(浙江、江蘇、上海)
3、華東地區(浙江、江蘇、上海)?華東地區(浙江、江蘇、上海)
4、廣東省?福建省
5、華東地區(浙江、江蘇、上海)?福建省
6、福建省?福建省
(四)大陸?大陸代簽回單業務
該司最大的服務特色是"五不":
(壹)該司不設800免費電話服務(他們認為,真正講求時限的客戶不在乎幾角錢的電話費。);
(二)不收同行代理的快件,未開通城市不設代理;
(三)其公布的快件價格不折扣、不優惠;
(四)遞送員培訓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崗;
(五)不做廣告(遞送員取件快是最好的廣告,還有郵政方面的原因)。
這幾個特點是有區別於其他快遞公司的,也是市場上不全部被客戶和競爭對手所知的部分。
三、快遞網絡
順豐快遞的壹個戰略指導思想是由區域性快遞公司發展成全國性快遞公司。順豐快遞從廣東起家,在夯實了珠三角地區密集的快遞網絡之後,向長三角地區復制了其業務模式,進而再向華北、華中和西南地區不斷擴張。目前,順豐在全國網絡覆蓋19個省、直轄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攻擊282個城市。其中廣東、福建***有網點114個,覆蓋非常的密集。順豐快遞網點完全自營,沒有建設代理網點或采取加盟連鎖的方式,其網絡策略是?自然延伸?,即:根據自身實力和發展程度,那裏有市場就將網絡鋪設到哪裏。在經濟發達地區建設密集網點的,放棄經濟不發達地區?如在珠三角地區的廣東省幾乎每個縣都有順豐的快遞站點;華南的附件、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蘇、浙江,順豐的網點也相當的密集;而在經濟欠發達的廣西、雲南、貴州、江西、青海等省,順豐壹個站點也沒有建設。
四、領路人
順豐快遞總裁王衛是個特別的人,至今妳在百度裏面輸入?順豐快遞王衛?也僅僅搜索出壹個頁面,與此強烈對比的是,如果妳輸入?宅急送 陳平?可以搜索到10萬個信息以上,不可謂不奇。王衛,38歲,文化程度不高,93年創業之初,自己攜帶快件往返於深圳和香港之間,對於壹線取派件工作有切身體會,並奠定了註重和關愛壹線員工的經營思想。王衛的低調策略是出名的,很少看到他接受媒體的采訪,也幾乎不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他的這種做事風格使順豐深深的打上了他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