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生產不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產品不能適銷對路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企業不清楚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需求特點,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服務)沒人買;另壹方面,企業未能有效告知其產品(服務)的實際或潛在消費者,未能找到產品(服務)的有效消費者。所以,企業生產不出適銷對路產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2逆向選擇問題
比如企業完全了解自己產品的成本和質量信息,但消費者沒有這些真實的信息,所以無法識別其質量和價格。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劣質產品制造商無法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都說自己的產品質量好,並且掩蓋自己的真實信息,劣質產品會冒充優質產品。同時,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信息的真實性,所以會對優質產品和劣質產品壹視同仁。當優質產品和劣質產品被消費者同等對待時,價格機制失效,劣質產品具有成本和價格優勢,從而形成銷售優勢。質量好成本高的優質產品會被逐漸驅逐出市場,導致優質市場萎縮,留下劣質產品,這就是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選擇問題可見,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問題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會使市場交易無法正常完成,導致市場交易無效率。
3消費者期望
消費者預期是指消費者在采取某種消費行為或做出某種消費決策之前,對未來與消費有關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價和判斷的心理活動過程。消費者過去的購買體驗會對消費者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決策。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買到性價比滿意的產品,這種成功體驗會使消費者的預期保持在正常水平,有利於高效市場交易的重復和正常發生。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由於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消費者可能會以更高的價格買到壹個質量差的產品。當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產品質量與價格不符時,這種失敗體驗會降低消費者對市場上同類產品質量的預期,會降低他們在下壹次交易活動中願意支付的價格,使許多潛在的高效交易難以實現,從而導致市場交易的低效率。
4.外部聯系問題
以上研究是消費者根據過去的消費經驗調整未來消費決策的問題。現代社會是壹個開放的社會。隨著通信和網絡的飛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和密切,交流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所以,每壹個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不僅會影響他後期的消費活動,還會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活動。這種現象叫做外部聯動。每個消費者在消費之前,不僅要總結自己的消費經驗,還要把別人的消費經驗納入自己的消費決策因素。美國著名學者Rachel Han的壹項研究表明,如果企業能夠將“客戶流失率”降低1%,其利潤就會翻倍。管理學上有壹個計算公式。滿意的客戶平均會告訴三個人自己的精彩體驗,而不滿意的客戶平均要告訴十個人,才能達到心理平衡。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這個數字恐怕會增加很多倍。這將使外部聯動的作用更加明顯,即信息不對稱會在壹定程度上抑制消費需求。
5 .企業不了解消費者對產品使用的滿意度。
消費者滿意度是指顧客在消費相應產品或服務後產生的壹種心理狀態,是壹種自我體驗。當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易成功後,產品就會從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企業無法觀察到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情況,也無法知道消費者對產品是否滿意,比如產品質量和功能是否穩定,使用是否方便,產品是否耐用。消費者滿意度會通過消費者預期效應影響其未來的消費意向,又會通過消費者連帶效應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意向,從而影響未來的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