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有省管的徐州地震臺和新沂地震臺。市地震局管理的徐州礦務集團大黃山地震臺、大屯煤電公司地震臺、徐礦臥牛山地震觀測站、義安山鐵路觀測站。遂寧、奉賢還有3口深水觀測監測井被列入國家地震監測井。還有遍布全市的地震宏觀觀測站,比如徐州彭祖園的徐州動物園。目前我國觀測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手段有:地震測量、地形變化、地應力、地下水、地磁、地電、重力、動物習性等宏觀異常。徐州有30多套儀器,除重力、地應力外有六大手段。地震臺站晝夜不停地工作,在防震減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山東省1983 11.7菏澤5.9級地震和山東省1.995蒼山5.2級地震發生後,徐州地震臺網及時測得數據,並迅速向市政府報告了外部地震要素,為穩定民心做出了貢獻。
汶川地震時,江蘇地震臺網捕捉並測得四川第壹條地震信息。
礦產資源
徐州是中國重要的煤炭產區,也是華東地區的電力基地。擁有煤、井鹽、鐵、鈦、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儲量大,品位高。煤炭探明儲量39億噸以上,預測儲量69億噸,年產量2500萬噸以上;井鹽儲量220億噸,品位高,發展煤化工和鹽化工的資源條件十分優越;鉀鹽礦探明儲量22億噸,約占國內探明儲量的1/5;石膏年生產能力500萬噸,居華東地區首位。有中國中煤集團公司所屬的大型國有企業大屯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徐州還是國家糧棉生產基地、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稭稈養畜示範區、林業科技發展示範區、五大蔬菜主產區之壹。是中國銀杏、蘋果之鄉,全國四大膠合板加工基地之壹,農副產品資源豐富。
[編輯此段]歷史文化
徐州是彭祖文化和漢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
徐州古稱彭城,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徐州的建城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堯帝時期建立的大師鵬國。彭城的名稱出現在春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573年,是江蘇最早的城市。於霞治水時,把全國分為九州,徐州是其中之壹。當時“徐州”只是壹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成為這個區域的中心城市。
堯帝在彭祖建立師鵬王國時,彭城得名。夏商時期,大彭國非常強大,壹度是五霸之壹。大鵬國的創始人彭祖活了800歲,是中國烹飪和氣功的創始人。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他受到孔子的高度贊揚,被道家視為創始人之壹。彭祖的飲食養生對以後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春秋戰國時期,彭城是宋、徐、楚的都城。秦漢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彭城也是西漢、東漢、三國、曹魏、西晉的都城,延續了500多年。從這裏走出來的布衣皇帝劉邦統壹了全國,創造了歷史上輝煌的漢朝。西漢時期,彭城是劉姓王楚國和彭城國的重要諸侯國。東漢末年,曹操遷至徐州,轄彭城,原稱徐州。
徐州也被稱為“千年蜻蜓之鄉,壹代帝王之鄉”。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這裏生活和勞動。原始社會末期,堯稱彭祖為大國,徐州始稱彭城。後來秦末,劉邦出生在奉賢,在沛縣長大。徐州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現代戰爭中,有抗日戰爭中的徐州會戰,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
漢文化
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徐州,也是他發跡的地方。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經過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公元前10年6月劉邦在定陶行了皇帝大典,遷都長安。此時強大的漢朝和西羅馬帝國遙相呼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漢朝四百年間,徐州有十三個楚王,五個彭城王,應該有十八座墓。事實上,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分封了壹個下邳國,先後交接了四個下邳王。
徐州十八座漢墓已考古,包括北東山二代楚墓、獅子山三代楚墓、托蘭山四(五)代楚墓、龜山六代楚墓、東東山八代楚墓、土山東漢彭城墓。西漢徐州最具代表性的楚墓是北東山、龜山、獅子山的楚墓。以“精”“奇”“雄”為先導。被譽為徐州文化三大奇跡之壹的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呈現出豐富的內容:有袖袍華貴的官俑、頭戴兵器的衛士、帶長器械的編結俑、腳踏戰靴、帶弩帶弓的軍俑等十余種。獅子山的漢兵馬俑不僅是漢代的藝術瑰寶,也是徐州作為軍事中心的歷史見證。它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而且對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和軍事制度都有重要價值。
西漢時期徐州地區流行崖洞墓,但到了東漢時期,墓葬形制發生了變化,盛行漢代的石墓。漢代畫像石是漢族人在墳墓和禮堂中雕刻的壁畫。漢代畫像石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壹。目前,徐州地區出土的漢畫像石有700多幅,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收藏的漢畫像石有500多幅。韓旭畫像石與蘇州園林、南京六朝陵墓並稱“江蘇文物三寶”。
徐州漢代文化景觀中有許多歷史遺跡,如馬戲臺、泗水亭、霸王樓、歌峰臺、拔劍泉、子房廟、墓冢墓等。每個景點都有感人的歷史故事,讓人想起楚漢戰爭的硝煙和雲煙。
歷史上偉大的名字
古鵬徐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蜻蜓之地是將軍們的故鄉。勇者如風,謀士如雲;文人,詩人,藝術家。不計其數;民族英雄,革命英雄,彪炳史冊。歷代徐州有好幾個開國皇帝。除了劉邦,南朝的宋武帝劉玉,南唐的烈士李扁,南沛縣的齊皇帝蕭道成,梁武帝的蕭炎,侯亮的偉大祖先朱全忠,都是徐州人。
徐州的王侯將相更是層出不窮。劉的諸侯遍布漢朝,不必細說。和劉邦並肩作戰成功的有20多個不同姓氏的人。如安國侯、姜侯周勃、殷侯關穎、蕭何、曹參、周暢、樊噲、夏侯嬰等墓。東漢末年,彭城人張昭被稱為江東第壹謀士。東晉武將劉牢之,清初狀元李攀,清朝雍正宰相李傕,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柳永。
徐州也孕育了壹代又壹代的文人藝術家。漢初彭城諷刺詩人魏夢、主持編纂《淮南子》的淮南王劉安、中國目錄學鼻祖劉向、劉向之子劉欣撰寫了中國第壹部目錄,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西晉竹林七賢之壹劉玲、 南朝的劉義慶編撰了中國第壹部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撰寫了中國第壹部歷史批評專著。 他寫了中國第壹部政治書《正典》,在徐州度過了23個春秋。他自稱是自己家鄉的大詩人,白居易,唐朝最重要的詩人之壹劉禹錫,是代名詞李煜,生活在南唐。中國楹聯第壹人劉,有“劉三娘”之稱的南朝才女劉玲仙,“蘇門六君子”之壹的,清初文學評論家張竹坡,分別是1914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和銀獎的畫家王和李嵐,他們被稱為清末民初教育家的“詩書畫三絕”其他人包括清史專家肖宜山、雕塑理論家王子雲、中國著名畫家、人民音樂家凱爾、指揮家胡德峰、書法家馮亦武和“丹麥四小名人”之壹的許。
千百年來,徐州的風流人物和明星數不勝數,真是難以形容。以下只是幾個例子:
(1)彭祖
徐州古稱彭城,起源於彭祖。彭祖是黃帝的後代。他是壹個著名的壽星,活了800歲。擅長指導養生、飲食、性愛氣功。因為擅長烹飪,被稱為中國烹飪鼻祖,中國第壹廚師。據說他煮了野雞湯(辣湯)獻給帝堯封侯,從而建立了大彭國。
(二)劉邦
徐州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布衣皇帝漢高祖的故鄉。劉邦的出生頗具神話色彩。據說漢高祖的母親是在玉龍橋懷的孕,她的孕橋就在今天豐縣東北的梁樓村。漢高祖的年輕人為了躲避混亂,搬到了裴城北方大約三裏的地方。所以當地有“漢、劉邦輩出”的說法。
漢高祖十年,漢高祖親征叛亂歸來,途經沛縣,在沛宮設宴招待父母。120名青少年也被選出來組成合唱團來幫助醒酒。酒酣耳熱時,漢高祖唱了壹首歌,並寫了壹首詩:“風起雲飛,織女歸海,勇者留四方”,孩子們也跟著唱了起來。宋,高祖劍舞,甚悲。我對沛縣的長輩說:遊子想家。我雖以長安為都,百年後魂歸故裏。
高祖離開沛後,沛想顯示皇帝的威望,請了壹個好工匠在石頭上刻下《大風之歌》,並建了壹個100尺高的平臺,在臺上立碑。相傳《大風之歌》碑為東漢蔡邕所作。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壹直流傳至今。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後,父親馮鞏日夜思念家鄉,時常郁郁寡歡。於是,劉邦命令位於中國首都長安附近的秦國故裏李益(今臨潼區),仿照馮異(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的街道布局,為太上皇馮鞏重建壹座新城,並把他的壹些舊友遷到這裏居住,這讓他很高興。據史料記載,新豐城的修建與劉邦的家鄉豐縣壹模壹樣。豐縣城鄉鄰居搬新居,連雞犬都能找到各種門戶,被稱為“雞犬知新豐”。
(三)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是夏香(今江蘇宿遷)人。公元前206年,都城彭城確立了西楚霸王的地位,統領天下。楚漢戰爭,兵敗自盡於烏江。
(4)劉翔
劉向(公元前77-公元前6),西漢時期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改,生於沛國豐(今徐州豐縣),漢高祖之孫。治春秋谷梁傳。他檢閱了皇家圖書館,撰寫了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別錄》。寫了《九嘆》等33篇辭賦,大部分已經失傳。他的其他著作《洪範五行傳》、《新序》、《說苑》、《列女傳》至今猶存。還有《五經依桐》,也很尷尬。劉向編纂了《戰國策》,劉向把這本書命名為《戰國策》。同時,他還對復雜多彩的歷史生活進行了命名——“戰國”之名由此而來,這也算是劉向編校《戰國策》的壹個額外收獲。
(5)張道陵
張道陵(生卒年不詳)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宗教領袖,道教的創始人和領袖。真名叫淩。裴國峰(今徐州豐縣)出生。他曾為江州修會,後居蜀中,在山學道,著有24部道書,以水咒治病,並召集弟子傳教。受其教者,出米五鬥,其道謂之“米道五鬥”他死後,陳恒、孫露等。是世界領袖,後道家稱之為“張天師”,中國神話中四大天師之壹,其道亦稱“石天道”。
(6)李煜
李煜(937-978),字,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原名,字鐘胤。李煜登基時,南唐是宋朝的藩屬國。975年,宋軍進入金陵,俘獲皇後,南唐滅亡。宋朝。宋太祖被認為不聽話。吃了宋太宗給的藥後,他死了。歷史上叫李後主,南唐皇後。李煜在政治上是昏君,在文學上是文學家、詩人、詩人。他的主要成就是在詩歌方面。他和父親李靖都擅長詩詞和書法。他的文字善於用簡單的筆觸表達情感,感情是真實的。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被評為絕美。早期作品以反映宮廷生活為主,如長相思、浣溪沙等。他被抓獲後,與前期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代表作有《於美人》、《破陣》、《浪淘沙》、《遇見妳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