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壹步發揮信用評價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規範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山東省信用辦關於貫徹落實國辦發〔2019〕35號文件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意見》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壹、總體目標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全面記錄、科學評價市場主體的信用情況,加速構建以信用監管信息全量歸集、按需***享、依法依規公開公示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大力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全面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持續深化失信聯合懲戒,有效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環節,不斷提升信用監管信息化建設水平,努力打造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二、主要任務
夯實信用監管數據基礎。在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集中歸集和公示的基礎上,推動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補償、行政獎勵和行政監督檢查等行政行為信息在7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推動司法裁判和執行活動中應當公開的失信被執行人、虛假訴訟失信人相關信息通過適當渠道公開。充分發揮市政府政務信息資源***享交換平臺、市信用信息***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互聯網+監管”系統的作用,暢通信用信息***享、交換渠道,有效整合公***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投訴舉報信息和互聯網及行業組織等第三方信息,構建社會信用信息“壹張網”,實現市場主體基礎信息、執法監管和處置信息、失信聯合懲戒信息“應歸集、盡歸集”“應公開、盡公開”,構建數據同步、措施統壹、標準壹致的信用監管協同機制,夯實信用監管數據基礎。
強化事前環節信用監管。廣泛開展經營者準入前誠信教育,增強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等的依法誠信經營意識。加快梳理、編制信用承諾制事項清單,制定信用承諾書樣式和記錄標準,全面推行審批替代型、主動公示型、行業自律型、信用修復型承諾制度,將承諾、履約情況作為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參考。引入和培育壹批具備相關資質的信用服務機構參與信用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信用檔案記錄、信用等級評估、信用報告編制及結果互認機制。督促和指導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在行政管理和公***服務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有關規定,對虛假承諾、不履約承諾及其他失信行為依法依規實施懲戒。
加強事中環節信用監管。建立信用信息自願註冊機制,鼓勵市場主體通過“信用中國”官方網站等渠道,註冊資質證照、市場經營、合同履約、社會公益等信用信息。做好與國家、省公***信用信息平臺的對接,定期將各行業各領域公***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推送至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供其參考使用,並依法依規逐步向社會公開。鼓勵和支持各行業監管部門利用公***信用綜合評價、行業信用評價、市場信用評價結果,對監管對象進行風險預警和分級分類。推動“雙隨機、壹公開”監管等與信用等級相結合,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對存在違法失信行為、風險較高的市場主體,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
健全事後環節信用監管。建立信用聯合獎懲清單化管理制度,明確信用聯合獎懲事項認定標準及獎懲措施,重點將存在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社會危害較大違法失信行為的市場主體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依法依規對相關市場主體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進行失信懲戒。推動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將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嵌入行政審批服務、公***資源交易、行業監管業務流程,建立失信聯合懲戒聯動工作機制。組織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失信專項治理,督促失信市場主體限期依法履行義務、消除不良影響。對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質量、安全生產、養老托幼等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領域,要嚴格監管,加大懲戒力度。對於特定嚴重失信市場主體,堅決依法依規在壹定期限內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措施,直至逐出市場。
註重市場主體權益保護。健全信用修復工作機制,失信市場主體可采取作出信用承諾、完成失信整改、通過信用核查、接受專題培訓、提交信用報告、參加公益慈善活動等方式進行信用修復。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為失信主體信用修復創造條件。建立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告知制度,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同時,應當引導失信市場主體及時修復信用。完善異議投訴制度,信息提供和采集單位應當及時核實、處置、反饋相關情況。因錯誤認定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錯誤采取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響。符合條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可向失信市場主體提供信用修復培訓、信用報告編制、信用管理咨詢等服務。加強信用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嚴格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和國家秘密,嚴肅查處違規泄露、篡改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謀私等行為。
三、有關要求
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把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作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主動將信用監管手段融入行政管理和公***服務關鍵環節,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視聯網等技術手段,探索應用聯合執法、非接觸式監管等模式,不斷提升執法監管效率。
開展試點示範。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要圍繞信用承諾、信用修復、失信聯合懲戒、信用大數據開發利用等重點工作,組織具有壹定基礎的縣、部門開展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試點示範。積極開展做好我市申報、爭創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相關準備工作。
加強考評獎懲。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要建立重點任務協調推動及績效評估工作機制,加強督促檢查和評估,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要加強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協調,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評估結果納入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考評、政務誠信考評指標體系。
加強宣傳培訓。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策、措施及成效的解讀和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加強對基層和壹線監管人員的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其運用新型監管措施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