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從同壹起跑線上出發,掘金醫療和互聯網巨頭都到了哪裏?

從同壹起跑線上出發,掘金醫療和互聯網巨頭都到了哪裏?

文|衛生局小米

健康知識局閆冬雪編輯

“未來,C2B將是起點,‘雙輪驅動’助力醫療健康智慧化。近日,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唐道生向外界釋放了明確的信號:騰訊醫療將在服務用戶的基礎上,與政府、行業、合作夥伴建立產業聯盟,以期打破醫療行業的遊戲。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醫療已經成為未來20年中國增長最快的市場。不僅是騰訊,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微醫、JD.COM、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都在爭相進入該市場。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醫療發揮了巨大作用。據衛生局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疫情期間,超過10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頁面,超過200家公立醫院在新冠肺炎開展免費互聯網問診或在線問診,累計服務近千萬人次。

以騰訊為例。兩年前,騰訊調整組織架構,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以期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升級。其中,醫療方面,2015,微信智慧醫院推出預約掛號、繳費、候診等服務;2017騰訊盈盈、騰訊醫典上線;2019年,騰訊健康通過微信在全國推廣電子健康卡和醫保電子證,連接全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

這些都是騰訊醫療C2B戰略的體現。唐道生此前曾公開表示,未來20年互聯網的重要發展將來自To B領域,騰訊決心聚集公司全力迎接產業互聯網的到來。

在巨頭競速中,壹些平臺努力構建自己的醫療地圖,擺脫單純依靠流量連接的模式,轉而通過科技助力吸引更多用戶(C端)到產業端(B端),打造自己的醫療價值服務鏈。

“連接”醫學

提高全產業鏈的溝通效率

數字化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它的特點是長期的復雜性,尤其是在醫學領域。數字醫療需要連接政府、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最終體現在普通大眾的醫療服務上。

2019 165438+10月24日,由國家醫保局牽頭的全國醫療保險電子證書會議在濟南召開。騰訊(微信)、阿裏(支付寶)、微醫(易聯眾)同時授權,可以在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七個城市。

醫保卡正式進入電子信息時代,三家公司站在了同壹起跑線上。按照國家醫保局的規劃,醫保電子證可以同時加載在微信、支付寶、易聯眾App上,使用哪個軟件的選擇權完全交給用戶。

換句話說,誰和醫院的連接更順暢,誰給用戶的體驗更好,誰就有機會獲得更大的份額。

衛生知識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8月,山東省16地市全部實現醫保電子證書應用全覆蓋,其中* * *激活1600.1000人,覆蓋定點藥店20025家,定點醫療機構7614家,電子證書醫保交易累計筆數385.5萬筆,涉及金額2000元

“相比其他公司提供的電子醫保券,騰訊最大的優勢在於微信的數億活躍用戶。”山東省醫保局計劃財務法規處處長王告訴衛生局,尤其是山東省經濟欠發達地區,使用電子醫保券的微信用戶還是比較多的。

阿裏巴巴的優勢在於,不僅在支付寶提供醫保電子憑證,還通過阿裏健康(今年9月更名為“醫鹿”)升級處方流轉系統,通過旗下各app的聯動,努力擴大醫療服務範圍。在線治療後,用戶可以選擇家附近的藥店進行配送,足不出戶完成咨詢、處方、取藥。

餓嗎?數據顯示,今年4-5月,全國超過1000家藥店上線餓了麽,為消費者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在此期間,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處方藥在餓了麽平臺上的銷售額增長了350%。

同時,作為國家醫保局醫保電子證書的技術實施單位,微醫有數據接口。而且其“互聯網總醫院”風格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醫院集團,包括12家實體醫療機構,21家省市級互聯網醫院。用戶領取電子醫保憑證後,即可完成問診、購藥、支付,回診時無需再次領取。選同壹個咨詢人就行了。

當然,想要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醫療現狀,僅僅改善醫院體驗還是遠遠不夠的。有效地將眾多患者引流到零售藥店,也是此輪醫改的重要目標。

“近年來,藥店經歷了線上線下不同邊界業務的各種沖擊。現在必須考慮網店,騰訊的切入點就在這裏。”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解釋,可以從智慧零售和智慧健康解決方案入手,壹方面讓藥店從單店服務轉變為全天候服務;另壹方面拓展藥店場景,比如歐美,從單純賣藥到微檢中心。

目前,騰訊已與海王星辰、人民大藥房等國內連鎖藥店達成合作。海王星辰市場部總監劉誠龍告訴衛生局,其8000萬會員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在線購買藥品,最快30分鐘送貨到家。

有了方便快捷的購藥方式,如何降低用戶與藥店的溝通成本,提高首付率和用戶粘性,是互聯網醫療平臺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其中,醫聯體與擅長慢病管理的連鎖藥店的合作較為穩定。醫聯體的“雲藥房”為廣大乙肝、艾滋病患者提供在線課程管理和處方配送服務,保證了患者長期服藥的依從性,也為公司獲得了穩定可觀的現金流。

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藥品合規將是決定互聯網公司生死的關鍵因素。互聯網平臺在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和患者之間建立的信息網絡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最終改變各方的醫療習慣,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人工智能輔助

智慧醫療進入“雲時代”

在互聯網+的數字化改革浪潮中,僅僅依靠鏈接來構建生態還是不夠的。

基於大數據、AI和開放平臺架構的能力,騰訊構建了“智慧醫療中心”,為醫療機構提供臨床治療、健康管理、科研教學等壹整套技術支持,並與合作夥伴共建“智慧醫院”和“健康城市”,最終實現醫療健康產業的數字化升級。

作為首批與騰訊合作“智慧醫療”的三甲醫院,深圳南山醫院從2018開始探索。該院網絡技術部副主任呂周平告訴衛生信息局,借助騰訊智能分診技術,各科室可在半小時內實現不同時間的預約。同時,騰訊雲存儲技術也使得醫院內的上千張醫學影像能夠同時讀取,大大提高了壹線臨床醫生的工作效率。

呂周平特別指出,在南山醫院,患者實名上傳病史資料後,智慧醫療平臺的AI引擎會進行分析判斷,將專家號匹配到病情較重、急需專家的患者,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效率。對於年輕醫生來說,這套基於醫療大數據的AI系統,可以幫助提高臨床診療水平,降低誤診和漏診的概率。

騰訊實驗室主任鄭博士透露,在湖北宜昌的中風風險預測項目中,五家合作醫院的全部數據顯示,與橫向聯邦學習聯合訓練後,診斷準確率提高了10%~20%。

但年輕醫生和基層醫生臨床診療能力的提升是壹個漫長的過程。騰訊醫療副總裁吳文達曾覺得,要提高基層醫療質量,首先要建立醫患互信。這種對人性的信任不是壹家店的互聯網服務就能實現的,團隊需要在線下壹家醫院溝通。

騰訊當然不是唯壹壹家為醫療機構提供AI系統的公司。微醫、卓健、商湯、易圖等數十家公司開展了此項業務。有業內人士向衛生局透露,目前這個市場的技術門檻不是很高,競爭也很激烈。

近幾年衛生局看到很多互聯網巨頭在進入傳統醫療領域時,總會用“快而不破”的互聯網思維,導致實際工作難以推進。經過壹次次的挫折,巨頭們逐漸熟悉了醫療行業,慢慢找到了正確的發展節奏。

在醫療領域,阿裏巴巴也多次調整商業模式。從天貓醫藥館上線,21世紀收購中信,到阿裏健康試水電子健康碼的建立,再到今年9月初在線問診平臺“醫鹿”的上線,阿裏健康業務已逐步涵蓋醫藥電商、在線問診、遠程醫療、AI系統等。然而,阿裏健康2020年財報顯示,其年度虧損達到1569.6萬元,這已經是其上市以來連續第六年虧損。

目前被資本看重的平安好醫生和京東健康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自建醫生團隊。同時,他們還與線下連鎖藥店、社區醫療機構達成戰略合作,真正實現了互聯網服務。

醫療是壹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互聯網公司要想在其中有所作為,就必須深入產業模式,否則只能在各個環節間漂流,很難找到盈利模式。

在疫情下

“C2B”戰略升級培訓。

雖然醫療領域被公認為未來20年的商業金礦,但目前互聯網醫療的盈利模式還不夠清晰,很多上市公司還處於虧損狀態。在賽跑中,各家都在競相盡快完成醫療信息化的大規模布局,齊新也參與其中,期待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整體破局。

毫無疑問,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這壹進程。面對疫情,互聯網+醫療再次迎來壹輪政策利好。在唐道生看來,疫情讓人們重新審視公共衛生體系和智慧醫療的重要性。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騰訊不是‘旁觀者’,而是與廣大醫務工作者並肩戰鬥的‘同行’。”唐道生表示,從公共衛生管理到醫院數字化,醫療健康正迎來全方位升級。

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雲啟動了“杏林計劃”,與行業夥伴共建智慧醫療健康新生態。按照唐道生的設想,騰訊壹方面幫助個人打通信息、掛號、咨詢、購藥、支付等健康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壹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另壹方面,幫助政府、醫院、醫療機構、藥企智慧升級,通過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供給側創新。

換句話說,以C2B為核心戰略,騰訊不僅為藥企、零售藥店、醫療機構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還將為政府搭建PAAS平臺、醫保數據平臺、DRGs運營管理、互聯網加醫保等場景。

隨著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深入,這種打法將進壹步助力數字醫療的互聯互通,通過協同生態輸出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最終推動醫療健康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例如,在前述發布會上,騰訊醫療副總裁黃磊宣布開放騰訊醫療代碼API,與搜索入口、內容平臺、移動應用、智能硬件等不同平臺建立合作。

顯然,互聯網醫療行業不是壹刀切的遊戲。2020年上半年,京東健康醫藥電商業務銷售額達77億元,超過9000家第三方業務的總和,其中SKU 654.38+00萬,年用戶約7250萬。

平安好醫生的優勢在於打造了國內最大的醫生生態圈。健康知識局了解到,我公司平安好醫生醫療團隊超過1.800人,平臺聚集了全國近萬名專家。建立了包括65,438+0,654,38+0,000多家合作藥店,49,000家合作診所,2,000多家體檢中心的線下合作網絡。

而這些傳統醫療資源的缺失,正是騰訊作為互聯網公司急需彌補的“短板”。2015,馬在公開場合正式提出騰訊“把半條命給合作夥伴”的開放態度;2018年,馬再次強調“產業互聯網”概念,騰訊也在同年進行架構變革。現在這兩年,障礙重重、金光閃閃的醫療行業依然是互聯網巨頭們奮力奔跑的領域,to B的數字生態能力是關鍵。

  • 上一篇:什麽是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的含金量如何?
  • 下一篇:下級向上級請示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