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如何洗牌電商。以前百貨洗供銷社的牌,超市洗百貨的牌,品牌專賣並沒有完全洗走超市,而是把超市最賺錢的商品搶走,淪落為低級店!電子商務,因為其信息和營銷的雙重特性,極低的運營成本和快速的傳播優勢,正在壹掃傳統的商業格局!B2B電子商務服務幾乎等同於傳統的交易會。五年後,交易會和投資促進將由互聯網主導。B2C電子商務網站正在向超市靠近。五年後,比超市質量更低更好的產品網絡大賣場,再加上VIP會員制的個人銷售,會讓超市苦不堪言!C2C電商壟斷,因為成本和價差,會逐漸讓店鋪無路可走!電商大潮在口號中展開了勢不可擋的戰爭,中小企業發展別無選擇!因為有了互聯網,中國在短短五年內產生了陳天橋、丁磊、李彥宏這樣的世界級超級富豪。因為互聯網,中國在短短五年內誕生了海爾、聯想、華為等世界級大企業。我們五十多年發展沒有達到的,網絡五年就變了,懶惰、落後、愚蠢是否應該繼續,互聯網再有五年就要給沈睡的企業沈重壹擊!
其實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落後半拍了。優秀的網絡資源已經被有意識有實力的企業占據。查壹下搜索排名,網絡廣告,電商金店的主要位置...諸如此類。中小企業還沒睡醒,就已經被迅猛的熱潮甩在了後面。那些眼光暗淡的中小企業呢?壹個字——追!俗話說,話語權第壹。廣大中小企業在抓傳統比賽的同時,必須組織自己的隊伍參加線上比賽,花少量的錢學習經驗。在參與的實踐中,妳總有超越的機會和方法,可以在競爭中留下自己企業的痕跡。我舉個簡單的例子:10年前,企業可以沒有電腦,5年前,企業可以沒有網站。今天呢?如果企業在網上查不到任何信息,首先會懷疑自己的信用有問題。如果它找不到企業的網站,就會立刻懷疑自己的實力有問題。這就是商業的進步!
在與國內電子商務專家booksir的討論中,我研究了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應用的三個核心問題。今天企業才剛剛開始網絡競爭,網絡、信息化、電子商務還有壹些不成熟的地方。booksir認為核心問題是壹個:中小企業不要盲目跟隨電商時代的競爭。比如在搜索排名、B2B網站、C2C網店建設等投資過程中。,不要盲從,不要和別人較勁。現在互聯網剛剛發展到信息傳播的強勢階段,中小企業參與競爭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溝通,在網上留名!適當的投入,比如建立自己的企業網站,購買壹些低價的有針對性的搜索服務,參與壹些開發電子商務網站的低收費服務,就足夠了,主要是為了交流、探索和學習。不要為了跟上競爭而盲目跟風網站建設的復雜和奢侈,與有實力的企業爭奪網絡黃金資源。那些都很貴,暫時出不了效果,有實力的企業搶網絡傳播資源。意在強化品牌和企業形象,但廣大中小企業千萬不要爭。暫時不可能像傳統投資那樣利用互聯網賺錢,投資和收益壹定不成正比!比如大企業可以花幾十萬建壹個網站,然後花幾十萬推廣,小企業不行。時至今日,建網站的技術已經不再困難。花500塊買個自助網站服務就夠了,無非就是展示產品和企業信息,不需要復雜!把省下來的錢花在簡單的推廣上。
核心問題二:競爭要持續,要統壹,要節約。如前所述,網絡只是處於傳播階段,還不能完全實現銷售、投資等直接價值的轉化,所以投入太多只是浪費!但是不做基礎投資而忽視參與競爭是愚蠢的,妳會落後的!中小企業壹定要明白,在網絡價值無法直接轉化的今天,不要指望投資馬上有回報。偶爾有些案例產生了很大的收獲,但只有少數案例只能保持跟隨,不能期望太高!這個後續要註意連續性、統壹性和經濟性。我們現在的目的是保持參與競爭壹線,目的是傳播、探索、學習,也就是在網絡中留下企業的痕跡和標識,逐步積累經驗和潛在價值。如果變來變去,之前的投入基本就白費了!
核心問題3:學以致用。互聯網上有巨大的免費資源,也有很多低價的輔助工具來切入互聯網的競爭。我們說的是利用那些免費的通信資源,應用是應用低成本簡單的輔助工具。兩者科學結合,產生的效果不亞於高投入!
壹些重要資源長期被有實力的企業和大企業占據。如果妳想爭奪他們,妳需要花很多錢。作為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中小企業,不要去做!我們要做的就是廣泛而自由的傳播,讓目標客戶發現更多的機會,在行業內精準傳播,直接針對目標客戶,精準搜索目標客戶。比如壹些行業網站,比如中國鞋網、中國服裝網、中國燃油網等上千家行業站,都是免費加入的,搜索的優化也是免費的,也沒有什麽技術可以做。可以通過輔助工具來完成!如果覺得復雜或者工作強度太大,可以用輔助軟件來完成。比如廈門學者的商務軟件,可以自動發送商務信息、登錄黃頁、搜索客戶、優化搜索排名等功能,加上客戶關系管理、企業網站自助建設系統、人才招聘等免費服務。壹個文員可以連續壹年經營、發布、搜索信息,然後把企業的信息留在網絡的各個角落。當企業正式需要展開推廣時,企業的名字和產品早已為大家所熟知,積累的潛在價值發揮了作用!這個結果既經濟又有價值。
商業格局重新洗牌是必然趨勢。中小企業必須提前加入。通過實踐、積累和學習,他們可以先掌握資源的利用和占用,競爭也就沒什麽好怕的了。網絡和傳統壹樣,可以通過各種積累實現品牌滲透和價值提升,比如三口服液,在中國無數面墻上留下了痕跡,做壹個品牌也是如此。雖然三者已經消失了這麽多年,但是中國的人們已經很努力的去記住它了!那麽,通過網絡的痕跡來實現下壹個商業模式,還用懷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