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萬州長平鄉歷史

萬州長平鄉歷史

壹、萬州歷史,重慶萬州夏屬涼州,周屬巴州,秦屬巴縣彜人縣。自21年(公元216年)在東漢建安建立以來,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建縣之初,取名陽曲,後改名南浦、玉泉、安鄉、萬川。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萬州,後數次更名。明洪武6年(公元1373年)降為萬縣。民國時期是四川省第九任行政公署所在地。

萬州建制歷史悠久,區位優勢突出,經濟相對發達。歷來是渝東、鄂西、黔北、陜南、湘西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抗戰時期,萬州形成了空前的戰時經濟,與成都、重慶並稱“成渝萬”,奠定了四川省第三的地位,為萬州寫下了輝煌的壹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萬縣專區,隸屬四川省,轄九縣壹市。1992年撤銷地區,設立萬縣地級市,轄龍寶、天城、吳橋三個區和開縣、梁平、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八個縣。

重慶直轄後,設立萬州區,轄53個鄉鎮街道,面積3457平方公裏。2004年末總人口169.7萬人,城鎮人口約54.5萬人。位置萬州區位於重慶市東部,東鄰雲陽縣,南接湖北省利川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忠縣,西接四川省開江縣,北接開縣。距重慶327公裏,距湖北省宜昌市321公裏。它是三峽庫區中心的壹座城市。

長江自南向北貫穿境內,地理坐標在107 52 ˊ-108 53 ˊ、30° 24ˊ-31 15ˊ之間,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中,耕地9.5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7.5%;有林地1.204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3%。

全境東西長97.3平方米,南北寬67.3公裏。目前全市建成區面積36.3平方公裏,分為3大區8大組團,規劃控制面積58平方公裏。

人口現狀萬州區下轄三個管委會(吳橋、龍寶、天城),14街道辦事處,30個鎮,47個鄉。1998年末,全區總人口1651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31000人,城鎮化水平21.39%,人口密度477.58人/km2。

從1993年到1998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長65438±0.22%。地形長江自西向東北貫穿全境,形成南北高中間低的地形。

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分別占總面積的57%和43%,中間有河流階地、淺丘和平壩。壹般分為兩種。

壹是丘陵和低山地區,主要集中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行嶺谷地區,是該地區的主要地貌,是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的主要區域。二是鐘山區,集中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齊瑤山、方鬥山、鐵峰山等地,適宜種植果樹、藥材和牧草。

境內河流縱橫,河湧深切,呈支流分布,屬長江水系。海拔最高的是堡子鄉七窯村的唐家堡,海拔1.762米,海拔最低的是黃白鄉金山村草房院子河邊的1.066米。

萬州氣候萬州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濕度大,雲多日照少。全年日照時數為1159.8小時;年平均氣溫17.9℃;;無霜期為299天;年平均降雨量1227.7mm,24小時最大降雨量199.3mm:年平均水汽壓18.1百帕;平均相對濕度為82%;年平均風速為0.5m/s;全年最大風向為N,頻率為75%,次大風向為nnw,頻率為6%,最大風速為16.7m/s..

自然資源萬州區因其復雜的地質結構和低山丘陵,自然資源豐富。豐富的水資源:中國雨量充沛,長江過境過程長,支流眾多,水資源豐富。

全區可開發水電資源32.3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4.8億千瓦時以上。各種生物資源:壹是森林資源。

森林覆蓋率26.9%,各類林地654.38+0.204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3%。二是草原資源。

天然飼草種類繁多,包括壹批優良飼草和人工種植的優質高產飼草。三是珍稀植物資源。

發現並種植了多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其中水杉、珙桐為壹級保護植物,二級保護植物10余種,三級保護植物種類繁多。第四是動物資源。

有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等脊椎動物和野生動物312種,其中哺乳動物69種,鳥類124種,爬行動物15種,兩棲動物12種,魚類92種。已知珍稀動物20多種,其中猴子、黑熊、穿山甲、狼、野豬是主要保護動物。礦產資源豐富:區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儲量豐富,組合良好。

全區已探明礦產資源38種。其中,能源礦產包括煤炭、石煤、泥炭、天然氣;黑色金屬包括鐵和鈦;有色金屬包括銅、鉛、鋅、鉬、金和鎳;分散元素礦物為鍺和鎵;放射性元素礦物包括鈾;冶金輔助原料包括耐火粘土、高嶺土、矽石、白雲石和石灰石;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有磷、硫、巖鹽、鹵水、重晶石、毒重石、含鉀巖石;建築材料和其他非金屬礦物包括石膏、石灰石、頁巖、粘土、應時砂巖、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煤炭儲量1278萬噸,天然氣儲量2400億立方米,巖鹽儲量2800億噸。

潛在旅遊資源:萬州區旅遊資源數量多,類型全,相對集中,易於開發。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壹,擁有各類旅遊資源65438余處,旅遊社區13個,其中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aa級景區2個,市(省)級重點景區3個。擁有全國11主要旅遊線路之壹——長江三峽旅遊線路,是新三峽旅遊的新起點。

土地資源全區土地總面積3457平方公裏,其中耕地670.83平方公裏,林地790平方公裏,茶園3.72平方公裏,果園33.47平方公裏,城市用地231。

二、重慶萬州歷史萬州歷史悠久,歷史悠久,名人薈萃。

早在西周時期,它就屬於秦朝,位於巴郡。秦朝統壹全國後,分為36郡,郡位於川東。因“萬川畢慧”、“萬商碧雞”而得名,是長江十大港口之壹。

長江三峽西段,橫跨大巴山、巫山、齊瑤山、東平山,地處三峽庫區腹地,舉世聞名的三峽就在其中。它位於長江上遊,在四川盆地的東角,靠近川江的咽喉和東部的三峽。

水路距重慶327公裏,距宜昌321公裏,是川東水陸樞紐,被譽為“川東門戶”。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大西文化”。

這裏的陽光雨露,養育了巴蠻子、、甘寧、秦良玉等驍勇善戰的勇士,哺育了劉伯承、林鐵、薛子正、等民族精英,培育了劉、巴智圖、何其芳、等才華橫溢的學子。這裏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黃庭堅、諸葛亮、張飛、張、李等在這裏上演悲情大戲。

夏商屬涼州,周屬壩子,秦屬巴縣。東漢建安二十壹年(216),劉備芬隱忍設陽曲郡,治今長灘城,為萬州郡設之始。

蜀漢建興八年(230),陽曲設南浦縣,城遷至萬州區南岸。西魏二年(553年),南浦改玉泉縣,遷至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

北周時期(557-584),玉泉縣先改為安鄉,後改為萬川縣,分別由周楠和萬川縣統治。隋開帝十年(598),萬州縣廢,萬川縣改為南浦縣,與共治。

楊迪大業三年(607),周楠及該省南浦縣屬巴東縣。唐武德二年(619),設南浦郡,統領梁山、南浦、武寧三縣;武德八年改南浦縣為周浦。

貞觀八年(634),周浦改萬州,天寶元年(742),萬州改南浦縣,甘源元年(758)恢復萬州,仍由南浦縣統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南浦郡入萬州,領武寧郡。

明洪武四年(1317),武寧郡入萬州,六年(1373),萬州降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立萬縣專區。

1965438+2007年3月,英控重慶海關在萬縣東鐘鼓樓上遊的錦江站正式設立通關。1925年7月,段政府宣布萬縣正式開埠,萬縣成為四川省第二個直接報關出口的通商口岸。

楊森在1928建立萬縣城,自己當鎮長。他認為“入鄉隨俗,不耕田不育人,不能治國。”進入城市,道路泥濘,塵土飛揚,不是壹個好城市。"

他“仿歐美國家,移風易俗”,大力推行自己的“新政”,大刀闊斧地開始市政建設,任命留日學生海思安為工程師。在老城區基礎上規劃新城區,先後修整環城路、溫明路、壹馬路、爾瑪依娜路、三馬路、西山路、果園前路、果園後路、長城路、望江路、電報路等12泥結碎石路。

萬安大橋、復興大橋開工建設;新開鐘鼓樓、南金街兩個市場;西山公園和高大的西式鐘樓的建設是長江沿岸第三大鐘樓,僅次於上海和武漢,它仍然是萬州的標誌性建築。然後,重新組織城市,規劃區域,劃定商店和住宅地段,修建公共廁所。古老的萬州舊貌換新顏,商業蒸蒸日上,成為“成、渝、宛宛”並稱為四川三大城市之壹。

萬縣專區成立於1950,屬川東行政區。萬縣機構設在萬縣市,轄萬縣(在沙河)、開縣、城口(在復興鎮)、巫溪、雲陽、奉節、巫山、忠縣。

1952萬縣區屬於四川省領導。原屬川東行署直接管轄的萬縣市,劃歸萬縣署領導。

轄1市8縣。1953,萬縣市改為省轄市,委托萬縣負責。

屬於原大竹地區的梁平縣劃入萬縣地區。轄1市9縣。

1970萬縣地區更名為萬縣地區,位於萬縣市。轄萬縣市及萬縣(在沙河)、開縣、城口(在復興鎮)、巫溪、巫山、奉節、雲陽、忠縣、梁平。

2005年撤銷龍寶、天成、吳橋三個移民開發區,萬州區直管鎮街,轄13個鄉鎮、28個鎮、11個街道,面積3457平方公裏。2005年6月24日,萬州區人民政府駐地2010由太白巖街道遷至陳家壩街道(即由高筍塘82號遷至天成大道756號),重慶三峽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全面完成。

萬州是最大的三峽移民區,移民26.3萬人,三峽庫區1/5移民搬遷到萬州。萬州成為重慶第二大城市,是因為成為三峽移民的主要移民地,規模擴大。

擴展數據:

萬州區位於四川盆地東部邊緣、重慶東北邊緣,面積345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54.38+0萬畝,其中耕地58.49萬畝;25度以上坡地501.400畝,其中旱地32.49萬畝),城區面積32.5平方公裏。這個地區的山丘起伏不平。最高點是堡子鄉沙坪峰,海拔1.762米;最低點是黃白鄉,海拔1.006米;西北為高盛鄉鳳山料小埡口,海拔1,373.3米;而中國的相對身高差分別是1.84 . 5米和1.266米。

低山丘陵面積約占四分之壹,低山平地面積約占四分之壹。平坦的堤壩和梯田很少,零星分布。境內河流縱橫,江河溪流切割較深,落差較大,高度較寬,呈支流分布,均屬長江水系。

長江從西南石柱、忠縣交界處的昌平鄉石槽溪(海拔118m)進入,向東北穿越腹地,經黃白鄉白水灘(海拔106m)流入雲陽縣,流量80.4km..中國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裏的河流有長江以北的竹溪河、杜鶴河、石橋河、汝溪河、普利河,長江以南的泥溪河、吳橋河、白水溪河,93條溝壑,總水域面積163,000畝(108.66平方公裏)。

我國出露地層的地質時代多見於中生代三疊紀和侏羅紀。

三。萬州歷史上的主要地表變化。萬州區位於四川盆地東部邊緣,重慶市東北邊緣,東經107 55' 22' ~ 108 53' 25 ' ',北緯30° 24 ' 25 ' ' ~ 31 65438+。東至雲陽,南至湖北石柱、利川,西至忠縣、梁平,北至開江、開縣。東西寬97.25公裏,南北長67.25公裏,面積3457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54.38+0萬畝,其中耕地58.49萬畝;25度以上坡地501.400畝,其中旱地32.49萬畝),城區面積32.5平方公裏,距重慶直線距離228公裏。這個地區的山丘起伏不平。最高點是堡子鄉沙坪峰,海拔1.762米;最低點是黃白鄉,海拔1.006米;西北為高盛鄉鳳山料小埡口,海拔1,373.3米;而中國的相對身高差分別是1.84 . 5米和1.266米。

境內河流縱橫,江河溪流切割較深,落差較大,高度較寬,呈支流分布,均屬長江水系。長江從西南石柱、忠縣交界處的昌平鄉石槽溪(海拔118m)進入,向東北穿越腹地,經黃白鄉白水灘(海拔106m)流入雲陽縣,流量80.4km..中國流域面積超過65,438+000平方公裏的河流有長江以北的竹溪河、杜鶴河、石橋河、汝溪河、普利河,長江以南的泥溪河、吳橋河、新田河,93條溝壑,總水域面積65,438+063,000畝(65,438+008.66平方米)。

我國出露地層的地質時代多見於中生代三疊紀和侏羅紀,形成於23 ~ 1.37億年前,其中侏羅紀分布最廣,其次是2.85 ~ 2.3億年前的三疊紀、古生代二疊紀地層和部分地方25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地層,我國地質構造線。四川菱形構造盆地,隸屬於新華夏第三大巨型隆起帶——武陵山褶皺帶和大巴山弧形褶皺帶的西緣,自東北向東北延伸,消失在七腰山背斜構造的西北部,形成向西北突出的萬縣弧形構造線。

萬州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冬暖多霧;夏天熱,幹旱多;早春氣溫上升快且不穩定,秋季漫長多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氣溫和,無霜期長,霜雪稀少。中國年平均氣溫17.7℃,最高年平均氣溫19.0℃(1982),最低年平均氣溫17.6℃(1974)。多年極端最高氣溫41℃(1972年8月26日),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65438+10月27日,1975+2月15)。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84.4小時,最大日照時數為1,71.3小時,最小日照時數為924小時。據我國大灘口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1.24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49.6毫米(65438+最小年降水量981.9毫米(1976),年平均水面蒸發量620毫米,年總蒸發量達1085萬立方米。

四、譚家歷史,知道的請回答,謝謝1,從姓。

相傳堯治水中原時,堯派鯀治水,鯀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據說,鯀的妻子夢見吃了薏苡,醒來後懷孕,生下了禹。

舜即位後,任命鯀之子禹治水,禹采取疏通的方法,結果成功。禹治水成功後,舜以禹為氏。

周初封諸侯時,在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以西)創建了壹個姓司的分支,國號為子。春秋初,稱雄諸侯,周莊四年(公元前683年)吞並譚。

譚的兒子逃到莒國(今山東莒縣)。子子孫孫以國為姓,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為山東譚氏。

2、來自古代西南少數民族。據《萬姓族譜》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六姓為譚氏,自稱盤古後裔,望洪農為雲貴譚氏。

擴展數據:

譚氏族譜:山東:鄆城縣有個郭譚村,全村姓譚,還有其他鄉鎮有譚氏家族。濰坊安丘市有壹個村莊“譚佳虞丘村”。村裏所有姓都是“譚”的,排除外姓,才是真正的譚後裔。

洪武時期,山東省發生旱災和瘟疫,他們移居到這裏。村裏藏著壹本“譚家譜”。原下落不明,後人有補遺。江蘇:浙江武進皮嶺崗巷譚氏宗譜:蕭山孝義譚氏宗譜十二卷、嘉興譚氏宗譜十卷、嘉興譚氏宗譜壹卷、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綿陽譚氏宗譜十三卷(民國九年修訂)、綿陽譚氏宗譜六卷(1989修訂)、天門譚氏宗譜(1989年修訂)。

  • 上一篇: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 下一篇:網絡營銷策劃範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