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1。威脅網絡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哪些?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安全威脅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對網絡本身的威脅,另壹種是對網絡中信息的威脅。對網絡本身的威脅包括對網絡設備和網絡軟件系統平臺的威脅;對網絡中信息的威脅不僅包括對網絡中數據的威脅,還包括對處理這些數據的信息系統應用軟件的威脅。
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很多,對網絡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人為的無意失誤、人為的惡意攻擊、網絡軟件系統的漏洞和“後門”。
非故意的人為失誤是網絡不安全的重要原因。網絡管理員不僅在這方面肩負重任,而且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稍有不慎,安全配置不當,就會造成安全漏洞。另外,用戶的安全意識不強,不遵守安全規定。如果密碼選擇不慎,他們會把自己的賬號借給別人或者隨意分享給別人,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
人為的惡意攻擊是目前計算機網絡的最大威脅。人為攻擊可分為兩類:壹類是主動攻擊,通過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系統和數據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壹種是被動攻擊,在不影響網絡和應用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攔截、竊取、破譯重要機密信息。這兩種攻擊都會對計算機網絡造成極大的危害,導致網絡癱瘓或機密泄露。
網絡軟件系統不可能100%無缺陷無漏洞。另外,很多軟件都有設計師和程序員為了方便而設置的“後門”。這些漏洞和“後門”恰恰是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問題3: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影響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
由於企業網絡由內網、外網和企業廣域網組成,網絡結構復雜,威脅主要來自:病毒入侵、黑客非法入侵、數據竊聽和攔截、拒絕服務、內網安全、電子商務攻擊、惡意掃描、密碼破解、數據篡改、垃圾郵件、地址欺騙和基礎設施破壞。
我們來分析幾種典型的網絡攻擊:
1.病毒入侵
幾乎哪裏有電腦,哪裏就有電腦病毒的可能。計算機病毒通常隱藏在文件或程序代碼中,伺機自我復制,可以通過網絡、磁盤、光盤等多種手段傳播。正是由於計算機病毒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其危害最能引起人們的關註。
病毒具有不同的毒性,從開玩笑到在受害機器上顯示幾條警告消息,到破壞或危及個人計算機甚至整個企業網絡的安全。
有的黑客故意釋放病毒破壞數據,大部分病毒都是無意中傳播出去的。員工無意中打開了受感染的電子郵件附件或下載了帶有病毒的文件,導致了病毒的傳播。這些病毒會從壹臺個人電腦傳播到另壹臺,因此很難從壹個中心點檢測到它們。
保護任何類型的網絡免受病毒攻擊的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網絡中的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軟件,並定期更新軟件中的病毒定義。用戶可以信賴的殺毒軟件有賽門鐵克、諾頓、邁克菲。但是,如果沒有緊迫感,很容易陷入盲目跟從殺毒軟件的誤區。
所以,光有工具是不夠的,還要在意識上加強防範,註意操作的正確性;在企業中培養集體的反病毒意識,部署統壹的反病毒策略,高效及時地應對病毒入侵至關重要。
2.黑客的非法進入
隨著越來越多的黑客案例被報道,企業不得不意識到黑客的存在。黑客非法入侵是指黑客利用企業網絡的安全漏洞,未經許可非法訪問企業內部網絡或數據資源,從事刪除、復制甚至銷毀數據的活動。壹般來說,黑客常見的入侵動機和形式可以分為兩種。
黑客通過尋找不設防的路徑進入網絡或個人電腦。壹旦他們進入,就可以竊取數據,破壞文件和應用程序,阻礙合法用戶使用網絡,這些都會對企業造成危害。黑客的非法入侵會有企業的潛質,企業不得不未雨綢繆。
防火墻是防禦黑客攻擊的最佳手段。位於內部網和外部之間的防火墻產品可以監控所有試圖進入內部網的流量。無論是基於硬件還是軟件的防火墻,都可以識別、記錄和阻止任何帶有非法入侵企圖的可疑網絡活動。硬件防火墻產品應具備以下高級功能:
●數據包狀態檢查:檢查數據包通過防火墻時的數據,以確定是否允許其進入局域網。
●流量控制:根據重要性管理傳入的數據。
●虛擬專用網(VPN)技術:使遠程用戶能夠安全地連接到局域網。
●Java、ActiveX和Cookie屏蔽:只允許運行來自可靠網站的應用程序。
● Proxyblocking:防止局域網用戶繞過互聯網過濾系統。
●外發電子郵件屏蔽:它可以阻止發送帶有特定單詞和短語的電子郵件,以防止員工有意或無意地泄露某些信息。
3.數據竊聽和截取
這種方法直接或間接地攔截網絡上的特定數據包,並對其進行分析,以獲取所需的信息。壹些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用戶的信用卡號等重要數據在與第三方網絡傳輸時被截獲。加密技術是保護傳輸數據免受外部竊聽的最佳方法,它可以將數據變成只有授權接收者才能還原和讀取的代碼。
最好的加密方式是采用虛擬專用網(VPN)技術。虛擬專用網絡鏈接...> & gt
問題4:題目:威脅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_ _、_ _和_ _。1)非故意人為失誤:如運營商安全配置不當導致的安全漏洞、用戶安全意識差、用戶密碼選擇不慎、用戶隨意將賬號借給他人或與他人共享等,都會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
(2)人為的惡意攻擊:這是計算機網絡的最大威脅,敵手攻擊和計算機犯罪都屬於這壹類。這種攻擊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壹種是主動攻擊,通過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壹種是被動攻擊,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攔截、竊取、破譯重要機密信息。這兩種攻擊都會對計算機網絡造成極大的危害,並導致機密數據的泄露。
(3)網絡軟件的漏洞和後門:網絡軟件不可能100%無缺陷無漏洞。然而,這些漏洞和缺陷是黑客攻擊的首選。黑客闖入網絡的事件,大部分都是由於安全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另外,軟件的後門是軟件公司的設計師和程序員為了自己的方便而設置的,壹般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壹旦打開後門,後果將不堪設想。
問題5:請說明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很多。網絡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非故意的人為失誤、惡意的人為攻擊、網絡軟件系統的漏洞和“後門”,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壹)網絡本身的威脅
1.應用系統和軟件安全漏洞。Web服務器和瀏覽器很難保證安全性。起初,人們引入程序使主頁活起來。然而,許多人在編寫程序時對軟件包了解不多。大部分人都沒有編新程序,只是適當修改了壹下。因此,許多程序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同的安全漏洞。而每壹個操作系統或者網絡軟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總是處於危險的境地。壹旦連接到網絡,它就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2.安全策略。安全配置不當,造成安全漏洞,比如防火墻軟件配置不正確,根本不起作用。很多網站在防火墻配置中不自覺地擴大訪問權限,忽略了這些權限可能被其他人濫用。網絡入侵的主要目的是獲取系統的存儲權、寫入權和對其他存儲內容的訪問權,或者作為進壹步訪問其他系統的跳板,或者惡意破壞這個系統,使其被破壞,失去服務能力。對於壹個特定的網絡應用,當它啟動的時候,會打開壹系列的安全漏洞,很多捆綁了這個軟件的應用也會被啟用。除非用戶禁止該程序或對其進行正確配置,否則安全風險將始終存在。
3.後門和木馬。在計算機系統中,後門是指軟硬件制作者在程序中故意設置的用於非授權訪問的訪問密碼,但由於後門存儲量大,也對網絡中的計算機系統構成了潛在的嚴重威脅。特洛伊馬是壹種特殊的後門程序,是壹種基於遠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隱蔽性和非授權性的特點。如果計算機安裝了特洛伊服務器程序,黑客可以使用特洛伊控制器程序進入計算機,並通過命令服務器程序來控制計算機。
問題6:網絡安全自然災害和事故的影響因素;計算機犯罪;人為行為,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黑客行為:由於黑客的入侵或入侵,如非法訪問、計算機病毒拒絕服務、非法連接等。;內部泄漏;外部泄漏;信息丟失;電子間諜,如信息流分析、信息竊取等。網絡協議的缺陷,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網絡安全威脅主要包括兩種:滲透威脅和植入威脅。滲透威脅主要包括:偽造、繞過控制和授權違反;植入威脅主要包括:特洛伊馬和陷阱門。陷阱門(Trap door):在系統或系統組件中設置壹個“特性”,以便在提供特定輸入數據時允許違反安全策略。目前我國網絡安全存在幾大隱患: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網絡結構因素有三種基本的網絡拓撲結構:星形、總線形和環形。在壹個組織建立自己的內網之前,各個部門可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采用的拓撲結構可能完全不同。在構建內網時,為了實現異構網絡間的信息交流,往往需要犧牲壹些安全機制的設置和實現,從而對網絡開放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協議因素在構建內網時,用戶為了省錢,必然會保護原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另外,網絡公司為了生存,對網絡協議的兼容性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很多廠商的協議可以互聯、兼容、互通。這在給用戶和廠商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例如,在壹種協議下傳輸的有害程序可以迅速傳遍整個網絡。地理因素由於內網可以是局域網,也可以是廣域網(內網是指不是公網,是專網),網絡往往跨越城際,甚至國際。地理位置復雜,通信線路質量難以保證,會造成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壞和丟失,也給了壹些“黑客”可乘之機。用戶因素企業自建內網,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成立後,用戶範圍將從員工擴大到客戶和想了解企業的人。用戶的增加也對網絡的安全造成了威脅,因為這裏可能有商業間諜或者“黑客”。主機因素建立內網時,將原有的局域網和單臺計算機互聯,增加了主機的種類,如工作站、服務器,甚至小型機和大中型計算機。由於他們使用的操作系統與網絡操作系統不同,壹個操作系統的漏洞(比如有的系統有壹個或幾個沒有密碼的賬號)就可能造成整個網絡的極大隱患。單位安全策略的實踐證明,80%的安全問題是由網絡內部引起的。因此,該單位應高度重視自己內部網的安全,必須制定壹套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安全問題的薄弱環節。要對用戶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選擇職業道德較高的人擔任網絡管理員,並制定出提高安全意識的具體措施。自然災害等其他因素也是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
問題7:網絡安全的概念和網絡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2)來自內部網絡的安全威脅
從上面的網絡圖可以看出,整個計委的計算機網絡具有壹定的規模,分為多個層次,網絡上節點多,網絡應用復雜,網絡管理難度大。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二級和三級安全威脅上,包括:
●無法控制網絡的實際結構;
●網絡管理人員無法及時了解網絡的運行狀態;
●無法了解網絡漏洞和可能的攻擊;
●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攻擊缺乏有效的追蹤手段;
內部網絡的安全涉及技術、應用和管理等諸多因素。只有及時發現問題,確定網絡安全威脅的來源,才能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有效保障網絡安全。
A.網絡的實際結構已經失控。
計算機網絡上用戶眾多,用戶的應用水平差異很大,給管理帶來很多困難。網絡的物理連接經常發生變化,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辦公地點調整,如搬遷、裝修等;
●網絡應用人員的調整,如加入或調動員工;
●網絡設備的調整,如設備升級更新;
●人為錯誤,比如網絡建設中的錯誤。
這些因素將導致網絡結構的變化。如果網絡管理者未能及時發現,並將其納入網絡安全的整體策略,很可能導致網絡配置不當,導致網絡性能下降,更嚴重的會造成嚴重的網絡安全隱患和直接經濟損失。
因此,我們需要壹個有效的掃描工具來定期掃描網絡,發現網絡結構的變化,及時糾正錯誤,調整網絡安全策略。
B.網絡管理人員無法及時了解網絡農場的運行狀況。
網絡是壹個多應用平臺,運行著很多應用,包括網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郵件系統等。作為網絡管理員,您應該能夠完全理解這些應用程序的操作。同時,由於網絡用戶數量龐大,很可能會有用戶運行其他應用程序,這壹方面可能會影響網絡的正常工作,降低系統的工作效率,另壹方面可能會破壞系統的整體安全策略,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
因此,網絡管理員應該有有效的工具來及時發現錯誤,關閉非法應用,確保網絡安全。
C.無法了解網絡漏洞和可能的攻擊。
網絡建成後,要制定壹個完善的網絡安全和網絡管理策略,但實際情況是,壹個有經驗的網絡管理者是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建立壹個非常完善的安全體系的。具體原因如下:
●即使最初的安全策略非常可靠,隨著網絡結構和應用的不斷變化,也要及時對安全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
問題8:討論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和類型:非故意的人為失誤,如運營商安全配置不當導致的安全漏洞;如果資源訪問控制設置不合理,可能會無意或有意破壞壹些資源;用戶缺乏安全意識,密碼選擇不慎,用戶將自己的賬號借給他人或與他人共享,都會對網絡安全造成威脅。
人為的惡意攻擊:這是對計算機網絡的最大威脅,對手攻擊和計算機犯罪都屬於這壹類。這種攻擊可以分為以下兩種:壹種是主動攻擊,通過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絡入侵者稱為主動入侵者。主動入侵者對網上的數據包進行攔截修改使其失效,或者故意添加壹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起到誤導作用,或者登錄系統占用大量網絡資源,造成資源消耗,損害合法用戶。另壹種是被動攻擊,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攔截、竊取、破譯重要機密信息。這種只竊聽而不破壞網絡中傳輸的信息的攻擊者稱為被動攻擊者。這兩種攻擊都會對計算機網絡造成極大的危害,並導致機密數據的泄露。
網絡軟件的漏洞和後門:網絡軟件不可能100%無缺陷無漏洞。然而,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黑客闖入網絡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因為網絡軟件存在漏洞,導致安全措施不完善而釀成的苦果。另外,軟件的後門是軟件公司的程序員為了自己的方便而設置的,壹般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壹旦打開後門,後果將不堪設想。
問題9:影響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病毒威脅黑客攻擊數據、攔截和拒絕服務?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