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大年初四要回姥姥家?
總的來說,有可能。在壹些地區,人們習慣在第四個月的第四天回娘家,結婚的女兒也會帶著孩子回去,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去看望他們的祖母,並給他們在那裏的親戚送去新年的祝福。這個時候,父母也會準備豐富的飯菜招待女婿和孩子。
全國各地的拜年重點是什麽?
中國東部
在魯西北,第壹次給祖先磕頭,第二次給高唐磕頭,第三次給鄉親磕頭,第四次給家人磕頭,第五次給親友磕頭。
在浙江蕭山,也有去祖墳拜年的習俗,稱為掃墓年。在寧波象山縣,結婚第壹年,新女婿去拜年,有很多條條框框。在禮物中,荔枝和龍眼是必不可少,這種組合被稱為包頭,是最重要的禮物。
在上海,客人回家拜年,互道祝賀後,主人會用茶果招待,並贈送兩個白糖或紅糖煮雞蛋。
在臺灣省,拜年(或拜鄭、賀鄭等。)通常發生在第五天之前。客人上門,要請他們品嘗甜料,如紅棗、糖果,喝甜茶,如紅棗茶,以示完全的親密,這叫吃甜。親戚朋友的孩子到了,就把三塊、幾十塊的錢用紅串給,叫結。
西北地區
陜西省富平縣各宗族在元月初壹聚集子女祭拜,祭拜完畢後設金宴,稱為坐節。第二天,親戚朋友們互相贈送面食和豬肉,這就是所謂的崇拜。高陵縣大年初壹,黎明時在竹竿上掛黃紙祭天,稱為迎神。
據說炭可以掛在門上,可以去瘟疫。石泉縣以黃紙為錢,元旦結掛在門上,取名寶蓋錢。臨潼縣把初五作為扶貧節。每家剪紙後,都拿到門口扔掉。那壹天每個人都必須吃飽,這叫填五貧。
華北
北京人把農歷正月初壹作為壹年的開始。在舊社會,除了自己的慶祝活動外,親戚、朋友、同事和鄰居從這壹天開始互相拜年,但僅限於男性,女性要到農歷正月初六才能出去拜年。
東北地區
東北農民拜年:初壹早飯後,除了在家等候祭拜的老人,人們都要盛裝向本村或鄰村的親友拜年。年輕人男女分開,儀式結束後離開家。年紀大的人要在禮拜殿坐壹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