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和運行企業標準體系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標準化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管理規範化、有序化、科學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整體協作配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之壹。企業應建立以產品標準為核心並與配套標準形成有機整體的標準體系,將企業標準作為企業管理中先進技術和積累經驗的載體,並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及時進行調整,使個人技術轉化為積累的企業技術,通過標準形式推廣新技術,為* * *生產經營提供相同的準則和依據,使企業活動中的各個部門和環節有效合理運行。
2.實施標準,建立內部標準實施監督和自我約束機制,是提高企業質量的有效措施。
壹方面,標準的實施要與產品設計審查、質量控制、產品檢驗、質量認證等工作相結合,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合力推進標準。此外,在業務管理方面,企業管理方法和流程的規範化、有序化和科學化,增強了各業務部門的標準化意識,學習、熟悉和掌握標準成為業務工作的基本功,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素質。
3.標準化為企業應用計算機,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創造了條件。
企業實施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藝(CAPP)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數據,包括各種標準和標準工程數據。計算機輔助標準信息系統的建立可以快速提供各種標準和標準工程數據。為了實現信息數據資源的共享,必須對信息數據進行標準化,建立信息編碼體系及其標準化,規範數據處理程序、各項業務工作,規範數據庫管理。因此,標準化是企業計算機輔助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和運行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