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未來信息技術如何管理與處理

未來信息技術如何管理與處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展,未來以電子商務、軟件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IT技術對企業經營和管理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企業也需要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才能改變整個行業和企業的競爭規則,從而贏得新的競爭優勢。相反,如果無視這種趨勢,或沒有很好地利用IT技術提升管理,無論多麽具有實力的企業,都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甚至被市場所淘汰。

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必然經歷"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階段。北京貫智賦能管理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高級咨詢顧問邱昭良博士認為,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還處在信息化的階段,有壹部分企業已經著手實現企業內部系統的集成化,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朝著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邁進。

第壹,實現信息化(information)。中國企業的管理很大程度上還是靠"人治",決策靠"拍腦袋",業務靠手工處理,數字化、精細化程度不夠,導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響。因此,IT應用的第壹步就是從手工操作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

第二,實現集成化(integration)。企業作為壹個有機系統,需要企業內部的產品研發、采購、生產、銷售與客戶服務緊密集成起來。因此,IT應用也需要從局部走向集成。現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缺乏整體規劃,各種IT應用系統彼此孤立,構成壹個個"信息孤島",缺乏集成與整合。因此,企業應用集成(EAI)會是壹些企業下壹步重點關註的問題。

第三,實現網絡化(internet)。很多企業的運作是跨地域的,為實現集成化,就需要實現網絡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經可以支撐商業應用。因此,借助互聯網提供的廉價的通訊手段,可以讓很多中小型企業構建起全國性的業務運作體系,實現業務的有效擴張。而過去,對於很多企業是不堪想象的。企業必須耗費巨資,建設壹個龐大的私有廣域網絡,而現在卻可以實現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數字神經網絡".第四,實現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傳統的交易之外,還要挖掘客戶的需求,從數據裏面獲得財富,輔助企業決策,讓企業成為壹個智能化的企業。

在未來網絡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環境中,驅動現代企業成長的力量將由機會和業務驅動轉向的管理和創新驅動階段中。信息技術應用將會對後兩種驅動力量都能起到強大的支撐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來,企業規模的擴大、業務和管理趨於復雜,企業必須靠加強管理來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益,而單純依靠人的控制和壹些簡單的輔助手段已經不足以保證業務運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業就需要引入壹些專門的信息系統,例如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系管理(CRM)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並在企業內部的管理平臺上整合現有的系統資源,同整個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建立符合統壹標準的信息***享和交流。使得跨企業、跨行業的供應鏈流程更加暢通和便捷。

隨著企業規模的進壹步擴大,開始步入"創新驅動"階段,企業需要對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進行重新梳理和設計,並倡導學習和創新,加強知識管理,因此,這時就需要引入知識管理(KM)、商業智能(BI)、企業應用集成(EAI)等系統和方法,深入挖掘數據中蘊涵的財富,使得業務更加智能、集成,從而達到壹個完美的電子化企業的境地。

不同管理層次的影響從表象上看,信息技術作為手段為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平臺。而實際上,IT不僅是工具,特別是在網絡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全方位管理理念、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及人力資源模式轉換形態的催化劑和助推器。

壹個企業的管理層次中,未來信息技術對於組織變革、業務管理和企業文化的沖擊最為明顯。在組織管理層次,首先是完成了由封閉"孤立"型的樹狀組織,向開放協作型的矩陣組織的轉變;其次是部門間協作關系由靜態"部門接口描述"定義,轉變為由動態業務流程體系來指導。

"過去,部門員工習慣性地只對本部門領導負責,部門領導是部門間交流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很難主動方便地到本部門以外去尋求資源,自然也就很難以目標導向方式進行工作。過去,部門間協作關系用成文的'部門接口定義'來約束,N個部門就要有N個接口規範,且不說工作量大、難以定義完整,最主要的是部門經理可能會不顧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對組織提出的新要求,而以'接口規範'為由拒絕其他部門的請求,甚至到了不知道本部門為何而存在的地步。"聯想電腦公司副總裁杜建華認為跨地域、跨部門、多層次的信息系統的建立,打破了傳統組織壁壘,打破了信息資源"領導瓶頸",建立起了以業務流程為導向的、充分發掘專業化協同優勢的矩陣式組織體系。

未來企業的業務運作和管理不僅在內部通過信息系統整合起來,而且在整個產業的供應鏈和價值鏈上實現多點對多點的傳送和交換。企業業務管理架構呈現多維、交叉的趨向,咨詢、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通過內部網絡和軟件相互滲透,***同組成客戶為導向的高績效思維跨團隊協作組織;另壹方面,由於電子商務使得內部信息系統和外部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信息系統點對點的嫁接在壹起,並且不斷復制,使得不同企業的電子采購、制造銷售、客戶關系關系更加實時化和靈捷化,本行業的業務運作和管理的效率越來越高,最後,價值通過供應鏈不斷擴散到整個行業和其他行業。

最後,未來信息技術對企業文化已經並繼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企業文化在信息時代至少具備兩個特征:協同與創新。在傳統企業中,這是壹對難以調和的矛盾,而在信息時代,個體將被賦予更大的權力和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主要是資源互動關系,團隊將不再是凍結個性的冰窖,而是激發潛能的催化劑。

軟件技術發展對於管理的影響"我們目前的方向是企業管理軟件,主要的目標客戶是企業客戶,通過應用我們的軟件平臺和工具來實現管理的效益提高,也會在某壹方面帶來企業運營模式、商業模式和管理觀念的改變。"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強認為這不僅僅是壹個軟件的概念,它會給企業帶來壹系列深刻的變化。

未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會在兩個方面會對管理軟件造成比較大的沖擊,並直接影響企業的外部和內部的管理架構。壹方面,隨著網絡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基於企業內部網絡的管理系統開始滿足跨企業、企業供應鏈或者聯合體這種競爭環境下的管理需求,企業之間的信息協同和交流加強。吳強認為目前國內應用的還不多,不過,基於互聯網的多企業運作的協同的供應鏈模式會在兩三年之後形成壹個熱潮。

未來的電子商務模式強更加成熟,真正的B2B模式壹個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加上P2P(點對點)的交換,可能是ERP,也可能是SCM等,使得每壹個企業的系統和另外壹個企業的系統實現對接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之間必須有協同的標準。這也會要求實現系統對接的企業之間管理體系和架構的同等,必然促使企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標準。

另壹方面,軟件技術的開發技術將會有重大的改革,過去的軟件開發是功能型的,廠商向客戶展示自己產品的功能多麽強大,功能型的軟件模式過於固定,不適合個性化的彈性的系統要求,因此,軟件必然會向組件化、可重構化發展,就好像有很多零件壹樣,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組裝,因為未來每個企業的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壹樣,如果管理模式和別的企業壹模壹樣,那麽自己也沒有多大的競爭力,因此對於軟件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信息的流動更加快,管理會變得越來越快捷和靈活,流程優化或重組很快就可以達成,節省很多時間,軟件系統也就馬上會重新組建起來。

根據賽迪顧問的研究報告,軟件開發、應用環境的簡易化將是未來的主要的趨勢之壹。IT廠商出於商業和技術利益的考慮,各自產品之間形成了差異,計算機用戶出於歷史原因和降低風險的考慮,必然也無法避免多廠商產品並存的局面。於是,如何通過屏蔽各種復雜的技術細節而使技術問題簡單化的需求也就應運而生。這些趨勢促使企業的內部信息傳遞更加流暢,管理決策更加迅速,和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的交流更加便捷。

國內企業成長比較快,喜歡立竿見影的管理模式,因此對管理軟件提出相應的要求。而且,管理相對成熟後,軟件才能進壹步發揮作用。軟件推進管理進步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是管理推進軟件進步。而且這兩者間是相輔相成的,軟件是管理思想的體現,管理理念的轉變促使軟件不斷發展,軟件只是壹個管理平臺,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方法。

  • 上一篇:ppt目錄怎麽做?
  • 下一篇:制造企業如何走精益管理與信息化結合之路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