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文萊:壹個盛產石油的“袖珍”小國。

文萊:壹個盛產石油的“袖珍”小國。

文萊人口只有43.33萬,國土面積比上海還要小,1,000多平方公裏。就是這麽壹個袖珍小國,人均GDP卻能高達3萬美元。

而且,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2020年前三季度文萊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全年GDP為6543.8+065.8億文遠。這麽小的國家是怎麽富起來的?

直到20世紀60年代,文萊才在近海發現可開采的石油。石油的成功開采改變了文萊的發展模式,文萊得以從落後的農業國迅速成為石油富國。

文萊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4億桶,與科威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相當。因此,文萊也被稱為“東南亞的迪拜”。

20世紀70年代,中東爆發第四次戰爭。為了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施壓,阿拉伯國家出動石油武器,大幅提高原油價格。借助這股東風,文萊經濟發展驟然提速。到1974,文萊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11.5%。

自1975以來,文萊政府制定了第三個國家發展計劃,經濟基礎雄厚。該計劃的目標是通過提高就業水平,主要是發展農業和制造業,實現經濟多樣化。在此期間,國際油價仍在上漲,隨著天然氣的開采,文萊的第三個國家發展計劃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阿拉伯國家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壹直處於微妙階段,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總體呈下降趨勢。此時,文萊的石油出口收入已占總收入的60%以上。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也減緩了文萊的經濟發展。因此,第四個國家發展計劃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與此同時,文萊政府發現,在未來30到40年內,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氣都將被開采。

從65438年到0984年,文萊獲得了政治獨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政治獨立為文萊的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動力。新領導層決定調整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第五個發展計劃。

文萊決心改變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單壹模式,提高非油氣資源和產業在國家發展中的比重。為此,文萊政府制定了壹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減少石油出口對國家財政收入的影響。

文萊的經濟體制以公有制為主導,所以文萊非常依賴公有制經濟。鑒於石油出口的影響,文萊決定先放寬對私有制經濟的限制,以刺激國內經濟的發展。

但是,很難降低石油出口行業的影響力。直到第八個國家發展計劃,文萊的私有制經濟才有了理想的發展規模,經濟發展模式開始從政府主導轉向私人主導

其次,文萊大力推動旅遊業。文萊的國土面積雖然只有5765平方公裏,但資源卻非常豐富。

文萊有11森林保護區,占國土面積的39%,其中86%為原始森林。僅國家森林公園就占地48875公頃。

另外,文萊處於熱帶,壹年四季炎熱多雨,非常適合珍稀動植物的生長。在文萊,壹棵樹甚至可以同時棲息400多種不同種類的甲蟲。

文萊利用當地資源投資旅遊業,建設各種旅遊項目。2001年,文萊迎來了旅遊年的盛況。文萊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特別註重保護環境。

文萊非常重視森林覆蓋率,每年都制定壹系列措施限制亂砍濫伐和原木出口,將森林保護納入規範化管理。因此,文萊的林業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15%。

文萊采取的壹系列措施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穩定了財政收入。

文萊的內部措施穩定了國內經濟發展,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對外,文萊更多地在區域合作的範圍內促進對外出口的發展。為此,文萊於1984加入東盟。

文萊加入東盟後,與新加坡、泰國等成員國保持了良好的經濟往來,還向馬來西亞提供了65438+億美元的貸款,盡管當時兩國存在邊界糾紛。

加入東盟後不久,菲律賓總統提出在東盟框架下建設東東盟增長區。這是文萊轉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好機會。文萊也很好地利用了這個機會,積極開展增長區的各項工作。

首先,文萊蘇丹訪問周邊國家,簽署了壹系列發展經貿合作的協議和備忘錄。次年,菲律賓也回訪了文萊,進壹步擴大了雙邊經貿合作,並成立了合資公司。其次,為了進壹步適應增長區的發展,文萊決定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港口貿易。並在港口開辟了新的自由貿易區。

經過多年努力,文萊采取的措施在壹定程度上減緩了對石油的依賴,促進了多元經濟的發展。然而,文萊出口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單壹經濟模式並沒有實質性改變。

文萊雖然借助國際石油上漲的東風,在1974-1979年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但畢竟是短期效應。當國際油價穩定後,文萊經濟發展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出口結構模式單壹導致文萊經濟發展缺乏動力,整體經濟發展也呈下滑趨勢。同時,這也是第四次開發計劃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

長期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使得文萊國內經濟結構比例嚴重失衡。

文萊國土面積本來就小,森林覆蓋率高,有效耕地面積自然很少。文萊的耕地面積連總面積的1%都不到。所以文萊的農業發展非常薄弱,生產力比較低。

文萊的總人口甚至比中國的壹些縣還少,經濟總量也不如中國,但文萊的人均GDP卻遠高於中國。按照世界銀行的分類,文萊仍然是高收入國家。

盡管如此,文萊的人口比例也嚴重影響了經濟結構。服務業僅占文萊GDP的8.15%,工業比重高達90%。文萊人壹般選擇高薪事業單位做管理部門,很少有人願意從事農業等生產部門。文萊的這種經濟結構非常不健康,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和沖擊。

經歷了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後,文萊石油總產值呈現連年上升趨勢。即使在2012年,石油占GDP的67.97%。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雖然石油使文萊成為高收入國家,但它也比其他國家更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文萊最重要的油氣產業被外國公司壟斷,而文萊政府在經濟危機中很難制定穩定經濟結構的政策,這使得文萊的財政收入極不穩定。

而且文萊政府會根據油價的走勢來選擇是否投資。這種不穩定的投資模式甚至造成了文萊經濟結構的失衡。

近年來,文萊逐漸意識到國內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為此,文萊政府重新制定了經濟發展措施。2008年,文萊政府正式提出“願景2035”國家發展戰略,預計到2035年實現國家發展目標。

為調整經濟結構比重,文萊在“2035宏偉願景”中提出要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和高素質人才的自由貿易區。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文萊政府加大投入,引進國外先進管理經驗。

2013,中國提出“壹帶壹路”建設計劃。為了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文萊積極響應中國的政策。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萊向中國派遣使節,並向梁武帝贈送特制地毯。後來到了隋唐兩朝,文萊使節到了中國。可以說文萊與中國的關系很深。

新時期,文萊與中國的合作交流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

2016年,文萊蘇丹在會見王毅外長時,也明確提出要推動“壹帶壹路”與“2035年遠景規劃”有效對接,建設“廣西-文萊經濟走廊”。

“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建設包括港口物流、冷鏈運輸、原油保護稅等壹系列項目。

除了戰略願景,兩國還可以在其他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文萊的原油占GDP的60%,中國也是石油生產和消費大國。在“壹帶壹路”倡議下,雙方可以基於石油領域進行多方面的合作。

然而,眾所周知,中國是壹個“基建狂魔”,妳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中國的高速列車和中國的工人。因此,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文萊可以快速升級國內設施。2014中國企業赴海外承包文萊建設項目,簽訂土地租賃協議,計劃投資5000萬美元。2015年,中國與文萊合作建設了壹座跨海大橋,全長約30公裏。

同時,中國也是壹個旅遊大國。每到節假日,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來自中國的人,中國人的購買力不容小覷。文萊的森林覆蓋率、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海灘都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旅遊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文萊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許多就業崗位。第三產業的發展反過來助推了文萊經濟的轉型升級。

兩國政府早在2000年就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明確規定了旅遊中產生的責任和問題。這樣的規定有利於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除了旅遊業,中國還承包了文萊的移動網絡改造項目。短短兩年時間,文萊的網絡信號發展迅速。為文萊創造了1720萬文萊元,折合1320萬美元。然而,以“航行自由”為名,美國軍艦頻繁在南海活動,導致南海局勢持續升溫。

中國和文萊被南海隔開。南海局勢確實影響了中國和文萊的經濟合作以及兩國共同開發油氣資源。甚至有壹段時間,中國在文萊的石油進口持續減少,中國對文萊的貿易逆差轉為順差。

這對兩國的關系和經濟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幸運的是,中國和文萊壹直都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南海問題後,雙方為解決貿易問題進行了頻繁的交流和積極的磋商。

文萊知道,南海局勢的穩定是其經濟長期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在南海問題上,文萊始終保持正確的立場,不怕偏袒任何國家。

與此同時,文萊不斷完善和發展“宏偉願景2035”戰略,明確提出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周邊海域爭端,確保戰略目標順利實施。

文萊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每次政府都能及時調整國內經濟發展戰略,激發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近年來,在“壹帶壹路”的建設下,文萊的經濟結構逐漸趨於平衡,應對危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強。文萊的轉型升級使得非油氣產業發展越來越繁榮,對GDP的貢獻越來越大。

文萊離“宏偉願景2035”中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目標越來越近,GDP總量也在逐年創新高。所以文萊才能富裕。

  • 上一篇:網上銀行如何查詢幾年前的活期賬戶?
  • 下一篇:武漢裝飾公司排名前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