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制糖需要添加什麽?

制糖需要添加什麽?

根據生產白糖的方法不同,有碳化法和硫化法生產白糖。

第壹,碳酸法。

碳酸化法提純粗糖汁的工藝包括預加石灰、主加石灰、第壹次碳酸化和第二次碳酸化四個步驟。

預先添加的石灰。粗糖汁(以甜菜糖廠為例)除渣後,在預灰桶中加入約占加工甜菜重量0.2 ~ 0.3%的石灰(石灰乳);預加石灰的目的是中和糖汁中的遊離有機酸,防止糖分轉化,調節糖汁的PH值至11左右(膠體的等電點),使膠體等非糖凝結。

主要是加石灰。將預浸灰汁加熱至85℃左右,用攪拌器送入主浸灰桶,均勻加入石灰,主浸灰量為甜菜重量的1.75 ~ 2.25%,主浸灰要快,避免蛋白質、粘液、轉化糖等非糖分解生成可溶性鹽。

首先碳化和過濾。主要添加石灰的糖汁在碳酸化罐中與送入的二氧化碳氣體接觸後,中和石灰生成輕質碳酸鈣,第壹次碳酸化的pH值(PH值)控制在11左右。此時,浸出汁中的非糖與石灰生成的化合物處於最佳沈澱和凝聚狀態。飽和過程中形成的輕質碳酸鈣是無糖的最佳吸附劑和助濾劑;第壹次碳酸果汁過濾前,需要加熱到90 ~ 100℃。加熱的目的是降低糖汁的粘度,提高糖汁中沈澱物的沈降速度,使濾餅多孔,便於過濾和洗水。過濾方法可以是用板框壓濾機過濾全汁,也可以是在沈降罐中沈降後,沈降後的泥汁用真空抽濾機過濾;壓濾機過濾結束後,通入重量為濾泥150 ~ 200%的熱水,洗去泥中的殘糖。

第二次碳化和過濾。二次碳酸化的目的是盡可能降低糖汁中的石灰(鈣鹽)含量,減少糖汁中的膠質和色素,提高糖汁的純度;由於甜菜品質的差異,需要尋找石灰含量最少、不含碳酸氫鈣的最佳點作為灌裝終點,測定其堿度,灌裝時按此最佳堿度控制;為了防止第二次碳酸化過程中產生碳酸氫鈣,糖汁應在碳酸化前加熱至102 ~ 103℃。利用液位靜壓和袋式過濾器過濾二次碳酸果汁,得到過濾糖汁,加熱後送至後工序蒸發濃縮。濾泥直接返回壹級碳化槽。

二、亞硫酸法。

亞硫酸法澄清糖汁(以甘蔗糖廠為例)包括預浸灰、壹次加熱、硫磺熏蒸、中和、二次加熱和過濾三個過程。

預灰化和首次加熱。去渣後的甘蔗混合汁進行預灰,調節pH值(PH值)至6.2 ~ 7.4,再經第壹加熱器加熱至60 ~ 70℃,使蛋白質等有機氮化物固化,但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以免造成蔗糖的轉化損失,影響二氧化硫氣體的吸收。

中和。加熱後的甘蔗汁被送到硫磺熏蒸塔進行硫磺熏蒸。硫磺熏蒸的目的是漂白甘蔗汁,提高甘蔗汁的酸度,使中和用石灰乳量增加,沈澱物增加,過濾情況改善。在硫磺熏蒸後的糖汁中加入波美度約為13度的石灰乳,使糖汁中和至PH值6.8 ~ 7.5。糖分太低就容易轉化,糖分太高就容易破壞,產生有色物質。

第二次加熱過濾。加灰中和後的糖汁經第二加熱器加熱至98 ~ 102℃,降低了亞硫酸鈣的溶解度,沈澱析出,使蔗蠟脫水,加快了沈澱過濾速度;第二次加熱後的汁液在沈降罐中沈降後,上層清汁和下層泥汁過濾後的汁液混合加熱,送至下壹工序蒸發濃縮。濾泥洗滌後用作肥料。

第三,石灰法。

糖汁石灰澄清主要用於生產原糖和紅糖,工藝和設備簡單。澄清工藝為:先在甘蔗混合汁中預加灰,調節pH值至6.4,然後加熱至90℃,繼續加灰中和,調節pH值至7.0,再加熱至100 ~ 102℃,然後送去沈降過濾;沈降後清汁與濾出的泥汁混合,然後進行蒸發、濃縮、煮沸和結晶。

四、磷酸漂浮法。

磷酸浮選法是通過加入磷酸和石灰來處理糖汁,多用於我國南方甘蔗糖廠精制原糖和進壹步澄清糖汁和糖漿。由於用磷酸和石灰處理糖汁和糖漿過程中產生的絮狀物很難過濾,常采用氣浮的方法,通過撇渣裝置除去液面的浮渣。浮渣壹般用板框壓濾機過濾。如果用真空吸濾機過濾,需要添加助濾劑。

亞硫酸法提純糖汁時,降低成品糖色值的方法是還原法(利用二氧化硫的還原作用),成品糖在貯存過程中與空氣接觸氧化後顏色變黃(色值增大);為防止成品糖顏色變黃,二氧化硫殘留量高,可采用石灰磷酸鹽法進壹步凈化糖汁和糖漿,提高質量。

  • 上一篇:我是重慶人,學的水利水電工程,請問重慶市黔江區水務局效益怎麽樣,應屆畢業生值得進去嗎?期待您的指教。
  • 下一篇:武漢信息系統服務交付能力等級認證在哪兒申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