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泄露個人信息的五種方式

泄露個人信息的五種方式

泄露個人信息的五種主要方式:

1.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個人信息,收集成冊,以壹定價格賣給需要購買的人;

2.酒店住宿,保險公司保險,租賃公司,銀行認證,電信,移動,聯通,房地產,

郵政部門等需要實名登記身份證件的部門和場所,個別人員利用登記的便利泄露客戶個人信息;

3.以各種“問卷調查”的名義竊取他人個人信息。他們聲稱,只要在“調查表”上填寫詳細的聯系方式、收入和信用卡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打勾”調查,就可以獲得不同獎項的獎品,以此誘導人們填寫個人信息;

4.在購買電子產品、車輛等物品時,有的商家填寫的是非正式的“售後服務單”,其個人信息被使用;

5、超市、商場通過郵件向群眾傳遞免費申領會員卡時的信息,通過個人泄密。

個人信息泄露,可采取以下措施:

1.更改賬號

個人信息泄露後,應盡快更換賬戶。因為現在網絡很發達,信息泄露後如果不更換賬號,這個賬號下登錄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出。因此,壹旦發現泄露源頭,就要立即停止使用該賬號,從源頭上切斷泄露源頭。

2.更改重要密碼

現在,人們離不開互聯網。個人信息壹旦泄露,涉及範圍很廣。尤其是對於喜歡網購的人來說,個人信息往往與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聯系在壹起。因此,壹旦個人信息泄露,重要密碼應立即更改,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3.報案

個人信息壹旦泄露,要報警。報案的目的壹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是可以立案。壹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妳類似的情況,可以壹起應對。這樣既能保護自己的隱私,又能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

違反有關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或者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由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責令暫停或者終止為非法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用提供服務;拒不改正的,處以壹百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253條之壹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上一篇:我的全屋定制怎麽樣?天氣熱嗎?
  • 下一篇:Xi安向日葵觀賞地推薦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