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大潮中,有壹群創業者既普通又特殊,那就是帶著幼小嬰兒的媽媽們,俗稱“馬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漢市“馬寶”創業者超過65438+萬人,且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馬寶”創業者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為什麽那麽多年輕媽媽選擇創業?他們在做什麽項目?有什麽效果?接下來,創業故事網為您講述創業“馬寶”們的創業故事。
抓住機會成為明星
辭職是無奈之舉,但也有壹些“寶媽”像劉小姐壹樣,熱衷於尋找商機,投身嬰兒相關行業並獲得成功,成為“創業明星”。
新年第壹天,王宇收到了壹位年輕媽媽的喜訊。這位母親是她創建的懷孕俱樂部的成員。在俱樂部上了很多課程後,她就順產了。在王宇的手機裏,有很多這樣的好消息短信。“能夠幫助這麽多媽媽實現無痛分娩,我感到非常自豪。”她說。
幾年前懷孕俱樂部成立時,王宇的女兒剛滿4歲。現在她又懷孕了,即將成為“二寶媽媽”。到目前為止,她的俱樂部已經幫助了上千名準媽媽度過了焦慮懷孕,尤其是在指導她們自然分娩方面,在江城有壹定的名氣。
“我真的摸到了市場機會。”王宇透露,她創業的時候,武漢只有壹個月子會所,並沒有專門的會所對孕婦進行孕期指導。所以,她的俱樂部壹開業,就在孕媽媽中迅速傳播開來。幾個月前,她擴建了光谷的會所,在武昌徐東和漢口開了分店。
“馬寶”以無限的優雅開始了創業。曾在武昌壹家媒體工作過的周小姐,從她生完孩子後的哺乳經歷中受到了啟發。她不僅成為了專業的國際認證母乳餵養顧問,還創辦了武漢首家母乳餵養媽媽支持中心,先後為數萬名媽媽提供了母乳餵養指導和培訓課程,還為眾多母乳不足、哺乳困難的媽媽提供了幫助和指導。
充當皮膚護理劑
在“馬寶”創業者中,大多選擇門檻較低的方式:在家開網店,賣面膜、彩妝、衣服、嬰兒用品。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壹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專門招聘“馬寶”做代理和銷售。該公司董事長郭渺表示,其品牌的銷售代理已達2萬人,其中90%以上是“馬寶”。“他們的時間更自由,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
劉壹(化名)曾經在壹家藥店當售貨員。去年,35歲的她懷上了二胎。壹站就是壹整天的工作,讓她更容易在當年6月份辭掉工作回家,在家照顧大寶寶,養寶寶。
“沒有工作,突然覺得經濟壓力很大,就想著多賺點錢給兩個孩子。”她說,朋友介紹她加入“微信生意”,說在家也能掙錢,於是動了心,開始在朋友圈做代理賣口罩。
但是,創業門檻低不代表風險低。像劉壹壹樣,許多從事代購和代理行業的“寶媽”不僅賺不到錢,還導致投資積壓。
壹位家住武昌積玉橋的“馬寶”近日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半年前加入了某護膚品的代理團隊,自掏腰包買了8萬多元的產品。起初,她把它們賣給親戚朋友。她周圍的人都被“騷擾”後,人脈枯竭,現在家裏積壓了近7萬元的貨物,讓她苦不堪言。
失敗者遠遠超過成功者。
有人創業成功,成為“明星”;有的人最後迷迷糊糊的,壓力更大。“馬寶”的創業經歷給其他“馬寶”帶來了哪些啟示?
“利用女性的優勢和自身的經驗,是‘馬寶’創業的先天條件。”武昌嶽家嘴壹家子曰中心會所的負責人說,她生完孩子後不久就加入了子曰會所行業。“剛創業的時候,我親自上陣招攬客戶,會關心每壹位來訪的準媽媽和新媽媽。我用自己的經歷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最終說服了他們。”
王宇也表示,“馬寶”創業選擇母嬰行業有其獨到之處:壹是有親身經歷,熟悉情況;其次,市場體量大,前景看好。
為什麽仍然有很多“寶媽”選擇代購、代理等低門檻的創業途徑?很多“馬寶”表示,他們辭職回家後,切斷了並不富裕的社會資源,人脈、機會、資本都很稀缺。再加上能量有限,他們只能“屈服”,導致故障率上升。
創業故事。com提醒,很多微信業務和網店大量招募“馬寶”做代理,網上經常看到“微信業務,全職媽媽,創業月入萬元以上”之類的宣傳,說在家開網店有多灑脫,嚴重誤導。“電子商務人才”需要專業的培訓,而不僅僅是嘴上說說。不是每個“寶媽”做微信生意後都能輕松月入萬元。事實上,失敗者遠遠超過成功者。
據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以來,省總工會累計發放貸款180萬元,幫助5000余人實現創業夢想,其中不乏“寶媽”。她們大多是年輕的高學歷女性。只要發揮自身優勢,尋找商機,踏踏實實做事,在創業的路上大有可為。
“所有的創業都是有風險的。”壹位已經在漢口開了三家母嬰連鎖店的“馬寶”建議,第壹次創業的“馬寶”壹定要和全家人商量規劃後再做決定。如果他們的生意失敗了,他們該怎麽辦?會不會給家庭增加經濟壓力?家庭是否有壹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只有提前把這些問題考慮清楚,創業才會容易,也不會壓力太大,畏首畏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