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668621405/2009-00092名 稱:“限塑令”執行情況調查報告有效期:文 號:發布機構: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信息分類:統計/統計信息/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關鍵詞:“限塑令”執行情況調查報告獲取方式:在線鏈接獲取公開形式:及時公開生成日期:2009-07-9 公開時限:長期著錄日期:2009-07-9 內容概述:“限塑令”執行情況調查報告“限塑令”執行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要求,從2008年6月1日起,我國“限塑令”正式實施,禁止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袋,並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這項終結我國塑料袋“免費使用”的政策壹出臺就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註。時至今日,整整壹年過去,為了解太原市“限塑令”執行情況,近日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深入到我市部分集貿市場、超市、副食商場,通過填寫調查問卷、座談面訪等形式,對消費者、個體商戶及市場管理人員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壹、“限塑令”在商場、超市執行情況良好據調查了解,自“限塑令”發布後,各大超市、商場采取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限制使用和生產塑料袋的目的意義,並嚴格執行“限塑令”,不再提供免費塑料袋,而且執行的堅決徹底;經過壹段時間的適應,消費者逐漸養成了自備購物袋、提籃、環保袋或當時購買購物袋的習慣,有的消費者徒手帶走商品。在調查的所有超市、食品商場中都公示了各種塑料袋的規格,有大號、中號、小號等多種購物袋,價位均在0.3元-0.1元之間。從各大超市、食品商場了解到,實施“限塑令”以來,塑料袋的使用量明顯下降,據對某大型超市調查,現在收費塑料袋的使用量比限塑前減少70%。二、集貿市場、小商小販成“限塑”難點相比超市,“限塑令”在集貿市場遭遇了尷尬局面。在執行過程中並不暢通無阻。集貿市場由於是零散的商戶,沒有統壹的購物出口,管理比較困難,特別是菜市場的個體經營者免費提供超薄塑料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據對集貿市場的個體經營者調查顯示,90%的經營者支持國家頒發的“限塑令”。他們認為這是壹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但同時也表示,目前他們仍然提供免費塑料袋也是壹種無奈的選擇。如出售蔬菜、水果、肉蛋類等生鮮食品,顧客擔心食品衛生問題,不可能將買的食品類放在壹個購物袋裏,只能用塑料袋單獨包裝。在超市是免費提供連卷袋的,而在集貿市場如果提出塑料袋收費,馬上就會失去了顧客,生意就無法做。因此,個體商戶急切需要生產出能替代塑料購物袋的又環保又價格低的產品。三、71%的消費者支持和贊同“限塑令”“限塑令”施行的目的在於喚醒國民的環保意識,讓大家了解環保,重視環保,從而在行動上支持環保。執行壹年來,太原市各大超市、商場及集貿市場基本營造出文明購物、環保購物的和諧氛圍;加之近年來市民對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廣大市民和商家對國家實施“限塑令”非常支持和贊同,並積極響應。調查顯示,有71%的消費者對“限塑令”表示支持和贊同,有92%的消費者認為節能環保的行為勢在必行,有58%的消費者塑料袋的用量比限塑前減少,64%的消費者能夠自備購物袋或用菜籃子。環保的購物方式已經逐漸深入人心,逐漸形成了綠色購物的風潮。四、“限塑令”在執行中存在壹些亟待解決的問題1、“限塑令”在集貿市場執行情況不好。調查顯示:“限塑令”實施後,盡管工商管理部門對集貿市場的個體商戶下發了限制使用免費塑料袋的通知,並且進行檢查,但個體商戶仍在繼續向顧客提供免費塑料袋。究其原因壹是個體商戶擔心政府沒有統壹的法規規定,不能長久推行“限塑令”,有反復現象;二是如果塑料袋收費,擔心消費者不到自己攤上來購物影響生意;三是目前市場還有流動商販在出售不合格塑料袋。2、生產、經營不合格塑料袋的商販依然存在。“限塑令”雖然規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但沒有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塑料袋的生產的具體措施,對於現在已經流入市場的超薄塑料袋,也沒有采取強制回收的手段,有很大部分仍然在公開使用,導致部分廠家投機鉆營,暗地裏繼續生產。在集貿市場專門從事銷售不合格塑料袋的流動小商販仍在頻繁活動,而且銷量依然不減。如某集貿市場每天使用近3萬個不合格塑料袋,雖然市場管理人員對銷售不合格塑料袋的流動商販進行過追堵,但由於不法商販的流動性強行動隱蔽,管理難度很大。而這種情況在其它集貿市場也普遍存在。3、“限塑令”的環保效果不明顯,公眾的環保意識欠缺。調查顯示,有45%的消費者認為 “限塑”壹年來塑料袋的使用效率對環保效果的作用並不明顯,在問及“限塑令”實施遇到的最大障礙時:有32%的消費者認為沒有養成自帶購物袋的習慣;有38%的消費者認為缺少合適的替代品。調查中了解到雖然現在消費者在商場、超市裏使用收費塑料袋明顯減少,但在集貿市場使用免費塑料袋絲毫未見減少,超市用來盛生鮮的手撕平口袋因為被“限塑令”豁免,成了壹些顧客手中的免費替代品。調查結果顯示:有59%的消費者還經常接受商家免費提供的塑料袋,只有4%的消費者從不接受免費提供的塑料袋。部分消費者認為“限塑令”出臺後,政府沒有盡快推出既環保成本又低的可替代塑料袋的經濟實用的購物袋,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特別是到集貿市場購買鮮活的魚、蝦、肉、菜、蛋等需要很多包裝袋分類包裝,如塑料袋收費成本太高,消費者無法接受。消費者認為商場應當提供替代塑料袋的廉價環保購物袋,以彌補沒有塑料袋帶來的不便。4、監管有盲區。塑料袋的使用已經延續了若幹年,而且遍及城鄉的各角落,原有的塑料袋生產作坊及流動商販比比皆是。相對而言,國家出臺的“限塑令”,沒有相應配套的法規制約。工商、環保等管理部門對違規者執法監管力度薄弱。調查顯示,在執行“限塑令”初期,大部分集貿市場與各大超市壹樣,按照“限塑令”的要求,全部使用符合標準的收費塑料袋。由於沒有相應的法規制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檢查力度的減弱,個體商戶為了招攬顧客,應付檢查,明著使用收費塑料袋,暗著繼續使用不合格塑料袋。五、進壹步加強執行“限塑令”的幾點建議1、進壹步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通過多方渠道和多種方式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使“限塑令”提倡的人人參與、自覺限塑、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深層意義更加深入人心,從而提高老百姓的環保意識,自覺自願的執行“限塑令”。2、從生產源頭控制“白色汙染”。在調查中消費者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壹致認為,必須嚴厲查處關停非環保超薄塑料袋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加強對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批發零售商戶、流動商販及使用單位的監督檢查,實行塑料袋的資質生產制度,對生產、銷售、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行為依法進行嚴肅查處。3、加快低成本替代品的研制。曾經伴隨老百姓日常生活多年的塑料袋要立刻“下崗”,老百姓對此依依不舍,塑料袋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為此建議政府盡快出臺優惠政策和加大資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環保要求、低成本、百姓樂於使用的替代品,盡快改變“塑料袋裝天下”的現狀。4、理順監管關系,加大監管力度,清除“限塑”死角。對集貿市場等沒有統壹購物出口的零售場所,工商部門對市場開辦單位進行監管,如查到市場內商戶違反“限塑令”,應該處罰市場開辦單位,而市場開辦單位對商戶進行管理。在限塑的同時,廢塑料的回收、運輸、貯存、再生利用至關重要。調查中多數市場管理者及商家都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依照相關法規制度,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清理“限塑”死角,使“限塑令”真正覆蓋全社會。5、塑料袋要禁,絕非壹朝壹夕。限塑令固然能夠減少民眾對塑料袋的依賴,但由於購買塑料袋成本低廉,仍有部分消費者和經營者對此項支出不屑壹顧,因此,建議應將 “限塑令”上升到“禁塑令”。同時,還應進壹步推廣其他環保型壹次性消費品,只有這樣,限塑令的實施才不會孤掌難鳴,資源節約、節能減排的循環經濟發展才具有可行性。總之,從長遠看,要杜絕超薄塑料袋進入市場必須從根源著手。如果說“限塑令”沈重打擊了傳統的塑料行業,倒不如說是給塑料行業重新洗牌,適時改變競爭策略,實現轉型將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塑料行業的市場需求不會萎縮,相反限制使得不少小作坊企業關停,恰恰給那些符合生產要求的企業騰出了更大的空間。為環保塑料袋企業和無紡布袋企業開拓了市場,同時為科研單位、生產企業尋找到既方便環保,又不浪費資源,成本還相對低廉的替代品提供了新的商機。
上一篇:喜馬拉雅有聲讀物的發展現狀下一篇:Python中,django框架模式有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