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報告2份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報告2份

鄉鎮精準扶貧工作報告2份

01

領導同誌們:

根據會議安排,我代表區國土房管局就2002年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作簡要匯報。

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CPPCC的大力關懷和指導下,我局按照相關工作部署,精準扶貧,把脫貧攻堅作為服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部門職能,積極調度行業資源,努力在扶貧項目、扶貧資金、扶貧工作、扶貧措施上優先考慮,同時,嚴格遵守和落實區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統壹部署和要求,確保局系統扶貧工作領導班子和幹部不散、力度不減,以D級住房改造和土地復墾為重點,有力推動了該局幫扶的鄉鎮和其他鎮街的精準扶貧工作。

壹是加強組織領導,壓實相關責任

2017根據區政府扶貧工作要求,我局7名局領導組成的局系統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仍在正常運轉,47名結對幫扶的幹部職工繼續認領任務。對於我局結對幫扶的萬古鎮、吉家鎮梯子村的扶貧工作,局黨委經常加強與鎮政府、村委會的工作聯系,對鎮村提出的相關工作事項給予全力支持。及時執行區領導臨時或隨時安排的事項。局系統47名幹部職工不定期對結對幫扶對象進行電話或實地走訪,為幫扶對象出謀劃策,全力幫助其盡快脫貧。對於我局牽頭的萬古鎮扶貧工作,按照區裏的統壹部署,經常加強與鎮政府的聯系,及時組織萬古工業園區管委會、大足旅遊發展委員會落實相關工作。

二、明確重點,切實推進落實。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局相關工作主要立足國土房管職能職責,重點對農村土地整理、農村宅基地建設復墾、危房改造等工作給予全力支持,有效推進了鎮街精準扶貧相關工作。

(1)有效推進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壹是開展農村土地整理項目。去年,32個區級土地整理項目基本完成,實施規模8798.6公頃,總投資21萬元,涉及唐翔、龍崗、龍水、玉龍、吉家、石馬、石灣、金山、回龍、郭亮、萬古、永西、龍市、竹溪、高平、鐵山、寶興等正在招標的區級土地整理項目17個,實施規模4359.2公頃,預計投資1.1億元,主要涉及湧溪鎮石堡村、龍水鎮袁家村、高坑村、龍市鎮嘉寶村、鳳凰村、高坪鎮毛古村、高楓村、瓦店村、新興村、嶽臺村、吉家村。二是開展精準扶貧農村宅基地建設土地復墾工程。去年開展了兩次精準扶貧建設用地復墾項目,涉及24個鎮街,除雙橋經濟開發區3個街道外。兩個精準扶貧復墾項目涉及140戶,總面積93畝,總投資1450萬元。目前填海已拆除,測繪工作正在進行。預計今年5月前完成驗收發證。去年支付第壹筆賠償金201,000元,余款在驗收發證後支付。

(二)及時撥付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按照區殘聯《關於申請撥付2017年度殘疾人危房改造資金的函》(區殘聯函2017號)精神,為169戶D級危房每戶撥付5000元,84.5萬元已足額發放。同時,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我局積極籌措237萬元,全力支持萬古、白萬、高平、高盛、古龍、吉家、郵亭、中嶴等鎮開展扶貧、消除地災隱患、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土地整理、耕地保護等工作。

(三)認真開展扶貧督查。按照《扶貧辦督查工作方案》的工作安排和相關會議精神,我局作為萬古鎮扶貧工作的牽頭單位,於去年6月30日組織旅發委、萬古園區相關人員,對萬古鎮貧困戶D級危房、新認定對象、扶貧對象進行了實地走訪和相關材料核查。相關工作符合相關規定。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存在的問題。第壹,扶貧涉及方方面面。我局作為萬古鎮扶貧的牽頭部門,由於職能和責任,深感薄弱。第二,從結對幫扶的幹部職工個體來看,由於各種因素,他們無力推動相關工作。

(2)工作建議。首先是組織架構。建議取消目前部門主導的扶貧模式,由鄉鎮政府(辦事處)承擔主要責任。各政府職能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提出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或實施與精準扶貧相關的具體項目。第二是政策方面。建議扶貧工作主管部門進壹步明確貧困戶準入退出的具體政策並進壹步加強審核比對,以便鎮街能夠順利認定整改。

四、下壹步工作計劃

2018年,我局將按照區有關工作部署,認真推進扶貧相關工作。以及農村土地整理復墾、災害防治、耕地保護、危房改造等領域。,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和職責,為鎮街扶貧開發做出最大貢獻。

02

壹、主要成果

截至7月底,全市特色種養業超過1的貧困村有204個,占全市有條件發展特色種養業的286個貧困村的71.3%。其中1,01個村形成“壹村壹品”,占有條件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村的35.3%。有44418戶貧困戶從事1多種特色養殖業,占有條件發展特色養殖業的53046戶貧困戶的83.7%。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94家,直接帶動260個貧困村、28618戶發展特色種養業。

二、主要工作

(壹)規劃實施產業精準扶貧工作。根據省市部署要求,我市制定出臺了《扶貧期間亳州市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意見》(鄭波辦秘[2017]149號),明確了扶貧期間產業精準扶貧的目標任務,重點培育發展十大扶貧產業。結合我市實際,探索建立了四種產業扶貧模式。3月、6月、7月分別召開了3次調度會,7月底召開了全市產業扶貧現場會,對下壹步產業扶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特色種養業扶貧政策的落實。為促進貧困戶自主發展和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的積極性,我市各縣區均出臺了扶持特色種養業精準脫貧的政策。譙城區:2006年4月1日,印發《精準扶貧(產業)實施方案》。根據這壹計劃,今年補貼了6879戶特色種養業貧困戶,發放扶持資金2008.27萬元。2065438+2007年2月20日,貧困村蓮藕種植扶貧實施方案下發。未列入的20個貧困村,按照每畝65438萬元的標準發展蓮藕種植。目前種植蓮藕230畝,發放扶持資金230萬元。2065438+2007年5月25日、28日分別頒布了《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獎勵補償辦法》和《進壹步推進脫貧攻堅養羊補貼實施辦法》,目前正在組織實施。渦陽縣:2065年6月65日438+06,65,438+00《種養業特色產業扶貧財政補助實施辦法》出臺。根據這壹計劃,今年已有3954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得到補貼,發放扶持資金3358074元。2065438+2006年9月,37個貧困村由龍頭企業帶動,省級特色品牌糧食生產發展基金675萬元,建成特色品牌糧食生產基地19.9萬畝。蒙城縣:5月17,10,2017,出臺《特色產業扶貧獎補辦法》。根據該計劃,對10076戶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進行了補貼,發放扶持資金2028.528萬元。對符合省規定的特色專業村和“壹村壹品”專業村,分別按照每村65438+萬元和2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勵和補償,目前正在組織實施。利辛縣:2017年3月3日,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出臺。按照這個方案,該鄉上報了家庭特色種養業補貼資金數。其中,補貼特種養殖業貧困戶5585戶,獎勵資金1620萬元,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3361戶,補貼資金995萬元;農機作業補貼覆蓋42546戶未脫貧農戶,補貼資金2600萬元。目前資金已經落實,近期可以打卡發放。

(3)著力推進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實施。結合實際情況,我市通過“大款”和資金扶持,依托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首先是渦陽縣溫氏養豬扶貧項目。該項目采用政企* * *建設模式,在全縣78個貧困村建設156個豬舍,每個豬舍總投資約75萬元(各地豬舍招標價格不完全相同),其中政府投資約60萬元,文公司投資654.38+05萬元,產權歸鄉政府。養豬場由文的公司經營,每個養豬場每年出資8萬元,帶動40戶貧困戶,每年可帶動6240戶貧困戶增收2000元。目前140棟正在施工,將於8月15前完工;16號樓招標已完成,8月底前完成。二是蒙城縣強英鴨產業帶動扶貧項目。按照戶貸企保模式(全縣60個貧困村每個村至少2個)建設330個垂直籠養大棚,每個鴨棚總投資80萬元,其中建鴨棚農戶出資5萬元,貧困戶出資654.38+0.5萬元,強英鴨業公司擔保銀行貸款65萬元。鴨棚的產權屬於能人或大家庭。每個鴨棚帶動3個貧困戶,* * *每年可帶動990個貧困戶每戶增收3000元。目前已投產12臺,在建32臺。三是利辛縣英國鴨產業強勢帶動扶貧項目。該項目采用政企* * *共建模式,在全縣90個貧困村各建設壹個肉鴨養殖扶貧社區(每個社區建設兩個垂直籠養大棚,首批建設1)。每個大棚平均總投資86萬元,其中縣政府整合扶貧資金20萬元,強盈公司選種農戶20萬元,強盈公司擔保農戶46萬元。產權屬於農民。每個鴨棚每年給村集體分紅3萬元,再由村集體分給貧困戶。目前已投產3架,建成40架,在建47架。第壹批可以在8月底前完成。四是利辛縣金雞扶貧項目。該項目采用政企* * *建設模式,建設240萬只蛋雞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3.63億元,其中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生物資產和流動資產投入65438+13萬元,利辛縣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入2.5億元(通過農業開發投入150萬元) 將租賃給德清源公司65,438+05年,租金按固定資產投資的65,438+00%收取。 貸款本息、地租、稅費等相關費用分期償還後,剩余600萬元用於帶動3000名貧困人口每年分紅2000元。可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500個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可達654.38+0.5萬元。目前,雛雞場壹區6個標準化雞舍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蛋雞養殖場第壹區域項目於7月25日正式開工。第五,銀行貸款支持扶貧項目。截至7月20日,全市已發放10108戶44040.43萬元,5048戶25330.75萬元。

(四)加強扶貧模式和政策宣傳培訓。根據全市統壹安排部署,市農委積極參加全市“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扶貧業務培訓。市農委主要負責人上了第壹課,精心挑選了4名熟悉業務的人到縣裏授課。* * *參加培訓40期,培訓89個鄉鎮13218人。同時,我委組織人員在各地深入調研,總結出特色種養業扶貧模式可復制的範例,先後編制了《特色種養業扶貧模式匯編》和《亳州市重點扶貧模式匯編》,下發到縣、鎮、貧困村和貧困戶,並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引導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脫貧致富。

(五)加強特色種養業扶貧監督檢查。根據市委的統壹安排,我委抽調8名工作人員組成2個檢查組,進村入戶,對特色種養業發展情況進行抽查。截至目前,已隨機抽取32個貧困村、240戶貧困戶,向市委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市政府分管領導報送了7期特色種養業扶貧抽查報告,並以亳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名義上報市扶貧局, 要求各縣區限期整改,加快實施重點項目,加快建立村村通產業項目庫,努力擴大特色種養業扶貧覆蓋面。

第三,存在問題

壹是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對政府和扶貧政策依賴性強,發展特色種養業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接產業扶貧項目積極性不高,與貧困戶風險收益分配不均,帶動能力不強。

四、下壹步工作安排

壹是完善工作機制。堅持精準貫穿特色種養業扶貧各個環節,持續開展扶貧抽查,深入查找問題,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政策措施,進壹步完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工作。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落實政策和重點項目,有計劃地出臺新的政策和項目,讓每壹個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貧困戶都能享受到政策支持,帶動更多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三是創新主體驅動機制。創新扶持政策,構建適當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調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進壹步擴大特色種養業扶貧覆蓋面,促進貧困村和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實現持續增收和穩定脫貧。

  • 上一篇:五行屬火,公司名稱集合了響亮大氣的名字。
  • 下一篇:新建企業環評公示在什麽地方公示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