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煤炭工業現狀
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基石,煤炭工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產業。煤炭工業的興衰關系到我國 能源安全,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 展觀,不斷促進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煤炭工業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戰勝了各種困難,取得了長足發 展。煤炭產量持續增長,2003年總產量達到16.67億t,位居世界第壹,保證了我國現代化 建設對煤炭的需求。政企分開,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大多數國有煤炭企 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上市公司業績突出。企業聯合重組和集團化建設取得進展,壹批劣勢 企業退出市場。產業集中度提高,煤、電、化、路、港、航產業鏈逐步形成。生產力水平有 了新的提高,煤炭開采、建井、洗選加工和設備制造技術有了新發展,大中型煤礦采掘機械 化程度、單產單進和全員效率明顯提高,壹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現代化煤礦和高產高效礦 井脫穎而出。煤炭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有大中型煤炭企業主輔分離、減員提效取得進 展,勞動力結構有所改善,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煤礦安全管理體制和機制逐步完善,投入不 斷增加,安全狀況總體好轉。國際交流增加,進出口貿易和利用外資規模逐步擴大。職工精 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國民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目前,國家正在組織 各方面專家開展能源戰略研究,總的結論是需求將有大幅度增加。在整個能源需求中,石油 增量不大;天然氣發展受價格制約;核能和水能發展速度加快,但受經濟發展條件限制,比 例不可能有較大的提高,人們不得不轉向煤炭。專家們普遍提出要大幅度地提高煤炭生產能 力,今後20年煤炭需求大幅度增加是壹個不爭的事實和結論。煤炭需求的快速增加為煤炭工 業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這些挑戰既有資源和環境的制約也有制度和體制上的 障礙。?
從自然條件看,首先是煤炭資源保障程度低。從總體上講,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保有儲 量1萬億t,位居世界第二,但按可供開采的煤炭資源計算,人均占有量僅達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壹半,加之長期以來,煤炭勘探工作滯後,可供建井的精查儲量嚴重不足。有關部門估 算,到2020年煤炭精查儲量缺口1250億t,詳查儲量缺口2100億t,普查儲量缺口6600億t 。需要投資400億元以上。與此同時,資源管理滯後,浪費和破壞嚴重。壹些可供建設大型 煤炭基地的整裝煤田被隨意分割劃分,大型煤炭企業後備資源缺乏。根據2002年國土資源部 《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2001年底我國煤炭儲量為1891.22億t。如果剔除套改量中已 經包含的非經濟儲量,考慮煤礦目前礦井資源綜合回收率只有30%左右的實際,我國實際可 采出的煤炭總量大為減少,資源保障程度大大降低。?
其次是環境壓力日益凸現。我國煤炭富集地區環境承載能力低,有近90%的煤炭資源,分布 在大陸性幹旱、半幹旱氣候帶,這些地區氣候幹旱少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 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繁,植被覆蓋率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開發難度大。 我國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煤炭洗選加工、清 潔燃燒和汙染排放控制技術發展緩慢,全國原煤入洗率僅為30% 左右,大量的煤炭被直接燃 燒,而美國發電用煤占國內煤炭消費總量的90%以上。煤炭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每年產生 煤矸石1.3億t,已累計堆存30多億t。煤矸石堆存占用土地已經超過15萬畝,且每年增加3 00 0~4500 畝,部分煤矸石自燃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煤礦抽放的煤層瓦斯氣利用率低,85% 以 上直接排放。根據《2003年中國環境質量狀況》報告,全國酸雨汙染呈加重趨勢。上 世紀,我國煤炭工業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按照目前的粗放發展模式,再過兩三年,煤層氣與瓦斯直接排空量將達到每年120億m?3,相當於“西氣東輸”工程年輸氣 量,煤層氣與瓦斯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對環境的汙染相當嚴重。
從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看,壹是產業集中度低,安全供應能力差。我國目前有3萬多處煤礦, 平均生產規模只有5萬t/a左右。煤礦點多面廣,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缺乏壹批對全國煤炭 供 需平衡和市場穩定具有壹定調節能力的大型和特大型煤炭企業,市場競爭過度,煤炭安全供 應保障能力差。二是煤礦技術裝備總體水平落後,安全狀況不好。目前,全國煤礦采煤機械 化程度僅為40%左右,遠低於世界主要產煤國家80%~100% 的先進水平。主要煤炭技術裝備 產 品與發達國家相比,性能指標落後15年左右。煤礦事故居高不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三是現有煤礦生產能力下降。近幾年,煤礦新開工規模不足和大批煤礦衰老報廢以及壹些非 法和不符合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煤礦退出,現有煤礦生產能力將不斷下降,有關部門預測我 國現有煤礦生產能力將由2003年的16.67億t,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13.6億t。為保證國民 經濟發展對煤炭的需求,到2020年,全國煤礦需要新增生產能力7億t以上, 至少需要投資 3300億元以上。?
從體制和制度上,煤炭產業發展還缺乏公平競爭環境。壹是行業管理弱化。當前我國能源行 業管理的政府職能過度分散,缺少代表國家意誌的、統壹的能源管理部門。各部門出臺的煤 礦管理制度和政策有時缺乏協調,使企業無所適從。特別是,近幾年煤炭行業管理機構變動 頻繁,管理人員銳減,行業管理更加弱化。目前煤炭工業管理體制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對比, 還 是行業管理需要,都是十分不適應的。二是企業負擔沈重。現行增值稅計征辦法沒有體現煤 礦的特殊性,稅制改革後,煤炭產品增值稅實際稅負增加了6個多百分點,每年多交增值稅1 00多億元,加重了煤炭企業負擔;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收費變成了煤炭企業的剛性支出。如 鐵路建設基金,煤炭企業每年就要交納150多億元。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社會負擔依然十分 沈重。三是企業發展制約因素多。相當壹部分國有企業還沒有真正成為合格的市場競 爭主體,沒有建立起科學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治理機制;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存在較大 缺陷,電價由國家控制,占煤炭消費總量50%以上的電煤價格,實際上並沒有放開;市場競 爭還不充分,壟斷力量依然強大,特別是電力行業利用相對集中的優勢,面對眾多煤礦采購 燃料煤,具有明顯優勢;能源特別是煤炭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健全,《煤炭法》相關配套法規 制訂工作滯後,法律對煤炭行業的保護難以落實;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大批下崗失業人員不能得到妥善安置,企業裁減人員,提高勞動效率受多種因素制約;衰老報廢煤 礦退出機 制不健全,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和發展存在很大困難。四是職工生活質量差。煤礦生產生活 環境艱苦,工資收入低,人才流失嚴重,從根本上降低了煤炭企業競爭力。
2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煤炭工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中國煤炭工業必須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 的發 展觀,堅定不移地走新型煤炭工業化道路,努力提高煤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最大 限度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此,我們要集中精力解決好以下幾個 重大問題。?
2.1 資源合理開發和保護
煤炭資源是煤炭工業發展的基礎。提高煤炭資源保障程度,對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 義。?
(1) 加大資源勘探力度,增加可供開采後備資源量。重要的是解決勘探資金投入問題。 要 建立完善煤炭資源勘查開發投融資體制,擴展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鼓勵和支持商業性資源 勘探,增加煤炭資源後備儲量。全面加強煤炭地質勘查,重點做好優質動力煤和優質煉焦用 煤資源勘查。加強現有礦區深部和外圍地質勘探,開展中東部地區老煤礦接替資源找礦工作 。統壹規劃和組織預查找煤和普查勘察。積極引進應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加強煤田地 質勘探隊伍建設,提高資源勘探質量和水平。千方百計地增加煤炭後備資源量。?
(2) 完善煤炭資源管理體制,進壹步強化資源管理。按照統籌協調精幹高效的原則,強化 政府對煤炭資源的宏觀管理。按照綜合開發、合理利用、集約化經營、可持續發展原則,加 強煤炭資源勘查和開發規劃的編制和審批。按照產權明晰、規則完善、調控有力、運行規範 的要求,培育和規範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加強對市場運行的監管。通過招標、拍賣、掛牌 等競爭的方式有償取得探礦權、采礦權。轉讓探礦權、采礦權必須遵循市場規則,得到政府 部門的許可,並依法辦理轉讓手續。?
(3) 實行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用經濟手段管理好資源。建立煤炭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的激勵機制。有償轉讓或拍賣煤炭資源,優先考慮衰老礦區(井)資源接續,解決國有重點 煤礦後備資源。支持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符合條件的煤炭資源勘查 開采活動,減免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與價款。?
(4) 把資源節約擺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綜合利用水平。要加強煤炭資源的綜合勘查、綜 合評價、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鼓勵和支持煤炭企業開發利用低品位資源、替代資源和二次 資源,擴大資源供應來源。建立和完善促進資源保護和利用法律制度以及礦井儲量利用年度 評估和審核制度,激勵企業珍惜煤炭資源,不斷提高資源回收率。努力使全國煤礦礦井資源 平均回收率逐步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左右,其中大中型煤礦礦井資源回收率達到50%以上 ,小煤礦達到30%以上。?
(5) 建立煤炭資源戰略儲備制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將重點規劃區煤炭資源納入國 家儲備系列。對國家開發區和重點規劃區以及稀缺煤種和重要煤種實行戰略性保護,提高 資源的安全保證程度。?
2.2 推進結構優化和升級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煤炭需求不斷增加和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為煤炭產業結構調整 提供 了時間和空間。我們必須抓住這壹機遇,積極調整自我,限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提高經濟增 長的質量和效益。?
(1) 加快國有煤炭企業的戰略性重組,優化煤炭產業組織結構。要支持大型煤炭企業通過 產權聯結改造中小煤礦,培育8~10個生產規模5000萬t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構建4~5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億噸級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使這些企業 集團國內 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成為商品煤供應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場投資 主體,提高國家對煤炭市場的調控能力。
(2) 推進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提高煤炭安全供應能力。加快神華、山西焦煤、山西動力煤 、陜西中部、豫西、兩淮、魯西、黑龍江、內蒙東部、雲貴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新建和改 擴建壹批大中型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對現有礦井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大型 礦 井全部達到“雙高”水平,中型礦井80%達到“雙高”標準。嚴格辦礦標準,依法關閉非法 開采和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對資源條件較好、依法生產的小煤礦,實施聯合 、改造,實現有序健康發展。?
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與培育大企業大集團是煤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煤炭安全供應能力不可缺 少的兩個重要方面。要以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為契機,推動大企業大集團的建設;以大企業大 集團建設為手段,促進煤炭基地建設。?
(3) 延長產業鏈,推進產業升級。要通過鼓勵發展煤電、煤電鋁、煤化工、煤建材、煤焦 化、煤氣化等優勢產業,延伸煤炭產業鏈。支持煤炭企業建設大型坑口電廠,實現煤炭就地 轉化。大力開發煤炭氣化、液化和焦化產品,積極建設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設大型煤炭氣化 、煤炭液化示範項目,擁有大型煤炭液化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煤炭液化實現產業化。搞好 煤層氣開發,加強開發區建設,形成煤層氣產業。發揮礦區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第壹 、第三產業。?
(4) 抓好潔凈煤技術的推廣應用,鼓勵使用潔凈煤產品。制定政策,嚴格煤炭使用標準, 最大限度地減少直接燃燒原煤。以綜合利用為重點,以增效減汙為目的,擴大煤矸石、礦井 水和焦化煤氣的利用領域,2020年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實現潔凈生產和潔凈利用。?
2.3 實施科技興煤與人才強煤
科技含量高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征。煤炭工業要實 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施科技興煤和人才強煤戰略。?
(1) 推進技術改造和信息化建設。加大以實現煤礦生產機械化、集約化、高產高效為目標 的礦井生產系統技術改造,優化生產布局,大力發展綜采綜掘技術。加大以防治安全事故、 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為目標的安全技術改造,增強礦井防災抗災能力。加大以推廣應用潔凈煤 技術為目標的技術改造,提高煤炭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水平。加大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 目標的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在煤炭工業的廣泛應用。?
(2) 推進技術創新與系統集成。重點對煤炭資源開發、煤礦安全、煤炭潔凈利用與環境保 護、煤礦信息化和管理科學等五大領域的***用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組織100項 重大科技攻關,取得壹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基礎、高新技術研究為主要 內容,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和以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為內容的科技服務體系。推 動應用類研究機構進入煤炭企業,鼓勵和支持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同煤炭企業合作,推進科 技成果的轉化。2010年煤炭科技貢獻率提高20%,總體跟上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達到國際 先進水平。?
(3) 搞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建立人才匯集機制。調整政策,多種形式引進優秀人才,鼓勵 和支持大中專畢業生到煤炭行業工作,提高科技人員比重。構建學習型企業和學習型行業。 建立面向全體職工的教育培訓體系,推行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制度,改革煤礦職工招聘辦法, 變招工為招生。建設覆蓋全國的現代煤炭教育遠程網絡,加強職工繼續教育;籌備設立“煤 炭艱苦專業定向助學基金”;總結推廣經教育部批準的“對口單招”經驗,擴大單招 範圍。?
2.4 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國煤炭工業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1) 積極開發和利用國際煤炭資源。鼓勵國內煤炭企業到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等國投 資建礦,參與煤炭資源領域的國際合作,勘查、開發和利用國外優質煤炭資源。積極開展地 質調查、煤炭資源勘查和開發領域的對外合作,擴大雙邊和多邊科技交流與合作。?
(2) 調整煤炭進出口結構。根據國內資源狀況和市場需求,適當控制焦煤出口,在我國煤 炭出現短缺時,加大優質動力煤和焦煤等稀缺煤種的進口。?
(3) 積極利用外資。在國家調控煤炭資源和建設規模的前提下,鼓勵國外大企業大公司到 我國投資入股,參與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建設。鼓勵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參與我國煤炭經濟 結構調整及國有企業改組改造。?
(4) 註重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把引進外資與引進先進技術、現代管理和專業人才結 合起來,重點在高產高效、安全生產和煤化工、煤炭液化等方面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 盡快提高煤炭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
2.5 註重安全健康和職工生活
實現煤礦安全生產是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內容,是保證煤炭工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重 要基礎,是維護和保障職工生存發展權利的根本措施。?
(1) 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國家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強化各級 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切實加強安全管理。?
(2) 依法對煤礦安全進行監管。建立與完善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依法治理和 監管煤礦安全生產。盡快建立《煤礦安全與健康法》和配套實施細則。加大監察執法力度, 嚴厲打擊非法開采現象。?
(3) 建立安全投入長效機制。遵循煤礦安全生產的規律,所有煤礦都必須保證對安 全設施的投入。規範管理煤炭生產維簡費。單獨提取煤炭生產安全費用,建立煤礦安全生產 設施投入備案制度。?
(4) 全面強化安全培訓。運用法律、法規、標準和行政手段,強制生產經營單位依法進行 安全培訓。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接受安全培訓並經考核獲得資格,特種作業人員 必須持證上崗。?
(5) 千方百計地提高職工生活質量。研究設立煤礦井下作業人員最低收入保障線。完善基 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井下作業人員傷亡保險制度。積極 爭取國家政策扶持,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步伐。關心職工生活,廣開就業門路,幫助下 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繼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豐富職工文化生活。?
2.6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
在我國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強化環境保護,這是科學發展觀 的重要題中之義。?
(1) 建立有效的環境管理法律和制度。把清潔生產納入煤炭行業發展規劃。鼓勵煤炭企業 發展上下遊產業,實現煤炭—電力、煤炭—化工,煤炭—建材等穩定的產需銜接,發展循環 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嚴格執行煤礦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復墾和排汙收費等制度 。嚴格執行煤礦建設與煤礦環境保護設施的設計、施工與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2) 建立煤礦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增加財政支持力度,解決老礦區歷史遺留的生態環境欠賬問題。利用國家“三高壹優”等政策,大力扶持老礦區技術改造,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進 步,提高清潔生產水平。逐步建立以煤炭企業為主的環境治理投資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投入 ,加大對廢棄煤礦和老煤礦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力度。?
(3) 加強清潔生產監督。限制高硫煤礦建設,限制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開采煤炭資源,禁止 在地質災害危險區開采煤炭資源。未經批準,不得在鐵路、重要公路兩側壹定距離以內開采 礦產資源。?
(4) 搞好生態環境評價。新建煤礦必須充分考慮水土保護、土地復墾、地質災害防治和地 質環境影響,采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避免或減少對大氣、水、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 的不利影響和破壞。加強對煤礦“三廢”治理的監督管理。嚴格按國家規定標準控制廢氣排 放,加大對煤礦有毒有害廢水汙染物的監督治理和查處力度。
來源:中國煤炭